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就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电影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新媒体技术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形成的新的影像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旨在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对新媒体影像进行分类,并对这种新的电影表现形式进行美学价值探讨,从而促进新媒体电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纪实影像以其独特的摄影方式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纪实影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媒介技术为纪实影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了纪实影像的表现方式,成为纪实影像革新的重要工具.由常秀芹所著的《从摄影到电影——纪实影像的历程》一书立足纪实摄影与纪录片这两个纪实影像文本,追溯纪实影像的发展历程,概述纪实影像的基本内涵,探究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分析纪实影像在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群像表达与美学特征,探求纪实影像的美学特点,预测纪实影像的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特性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影像叙述遭遇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的媒介形式,必然产生新的变化和新的艺术尺度.新媒体影像艺术正在以其媒介间性、赛博空间性与数据库化生存等叙述特性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范式.而现有的新媒体影像叙述仍旧没有脱离传统影像的叙述逻辑和语言规范,真正适应新媒体媒介特性的叙述模式仍在形成之中.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对新世纪十年中国电影制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的变革与创新是新媒体语境下的核心词汇,基于此而产生了数字化、网络化、互动性等新媒体特质.而电影历来被视为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尤其依赖于技术的革新.随着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的全面到来,数字技术在给电影业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同时,也使电影面对新技术以及众多新兴媒体的挑战,不得不重新思考电影媒介的特性、本质、形态、传播方式、电影存在的方式以及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尝试性地探讨新世纪十年在新媒体语境影响下的中国电影制作理念、视听艺术表达的变化以及对电影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电影与新媒体艺术的影像异同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前是视觉先行的时代,以影像为中心的视觉符号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年创作者则是两岸影像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厦门大学两岸大学生影像联展承载着推进影像艺术发展、传播两岸三地文化、推动两岸交流的重要使命。本文聚焦于两岸大学生影像联展历届作品,探讨作品的制作特点、题材类型和美学特征,并思考两岸大学生影像联展的文化交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峻 《新闻知识》2012,(4):43-44
新媒体艺术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等的又一种新型视觉艺术.它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兴艺术学科.本文通过对新媒体艺术语言特性的探求,揭示新媒体艺术独特的感知方式和审美维度,以及其对影像艺术、现代传媒等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浅析新媒体视角下传统戏曲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媒介,广播、电影、电视推动了戏曲的艺术的传播。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使戏曲的传播方式彻底改变,极大地推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而应对新媒体,传统戏曲行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9.
《红高粱》作为一个经典的文本,从1986年的小说,到1988年的电影,再到2014年的电视剧,完成了跨越多种媒介形式的传播。本文认为,无论从传播广度、开掘深度还是艺术高度而言,影像都已经成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并实现了跨屏传播和媒介融合。只有策略性地运用影像文化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才能形成影响深远的巧实力。《红高粱》由此成为一个典型案例,值得解剖。  相似文献   

10.
影像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小屏微影像、电影电视节目等大屏影像、VR影像等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女书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与现代影像传播手段相结合,为女书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活力,它对提升受众对女书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女书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驰 《出版广角》2016,(23):74-7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影视领域,传统电影美学受到很大的冲击.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物质现实的制约,逼真地展现客观世界的人与事,同时也赋予电影新的假定性内涵.近年VR技术的兴起更是为影像艺术开拓了新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技术与影视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韦茹萍 《视听》2022,(4):136-138
随着影像技术和艺术理念的不断发展,历史题材历史纪录片作为架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成为承载中国历史文化、展现艺术美学和提升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纪录片是跨越时间、空间的媒介形态,如一部影像史书,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使命.在当下多元化的世界历史文化格局中,纪录片《中国》扎根于本土历史文化,形成了新颖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  相似文献   

13.
就在电影的理论研究潜心于对西方文化理论的引进,迷醉于同样的演绎式推理之时,电影因数字技术的强势介入,正在经历一次"华丽的转身”,正在把各种传统的观念、程序和模式从受约束的"身体”上抖落出去,获得一次凤凰涅榘的新生.另一方面,新媒体和新艺术也给电影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除了影像风格和叙事法则的改变,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与艺术表现有关的各种新形式、新手段、新技巧持续地被引入电影.从技术到艺术,再从艺术到美学,这是任何一种艺术成长与发展所经历的一般过程.技术提供了所有这一切的基础与前提,技术的不断更新催生了艺术的实践新探索.然而,从艺术走向美学的道路,不是自然呈现的,也不是笔直通畅的——首先需要一种重返的意识,然后才是艰难的探索前行.  相似文献   

14.
王璐 《传媒》2021,(2):94-96
数字技术发展促使电影不断尝试新的叙事形式,数字叙事、互动叙事成为电影叙事学新的关注点.VR技术进入电影领域,在感官体验上使电影呈现出前所未用的奇观景象,继而激发起对VR影像叙事机制的研究.本文从对传统电影的叙事性入手,对比VR影像与传统电影在叙述机制中的区别与联系,以叙述和演示的关系为切入点,寻求建构一种VR影像叙述机制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黄懋 《东南传播》2022,(2):69-72
近年来的“科幻文艺片”指称涉及类型片的“现代主义策略”问题,它往往处于类型电影研究的边界,而借助吉尔·德勒兹关于“现代电影”的根本性思考可以进一步揭示“策略”背后的美学依据。战后兴起的现代电影曾借用科幻片的样式,试图在类型框架内开展“时间-影像”的电影实验,其关键是将题材内容与电影经验中的“时间”问题化,由自在的变成自为的。所谓“科幻文艺片”正是延续了这一美学策略与传统,通过对“纯视听情境”“回忆-影像”与“时间绵延”进行科幻式的想象与呈现,将叙事结构、风格样式、影像形式与题材内容统一在时间问题中,为科幻类型电影与艺术电影的融合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艺术在20世纪末出现并开始发展,逐渐成为当代艺术范围内的主导力量,在技术不断革新的过程中,新媒体的艺术界限不断被打破和重组,多种媒介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综合性的艺术作品.本文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探索在数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背景下,艺术家对技术运用和创作思考的过程,进而探讨新媒体艺术中互动和观念对身体、媒介、概念...  相似文献   

17.
影像媒介的出现使大众从语言文化主导的时代进入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电影作为最具影像表现力的大众媒介,无形之中已经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电影银幕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形象,这些形象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引来竞相讨论,原因之一就在于电影造型的强大艺术表现力。电影造型通过视觉化的表达方式摆脱了词汇和篇幅的限制,能够将文化形象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然而,不同地区的文化大相径庭,同一地区的文化形象在电影中的造型也有着不同的艺术追求,因此,电影对地  相似文献   

18.
手机电影:数字时代新的影像传播形式100多年前,胶片电影伴随着工业时代的机械发明和进步而诞生,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手机电影作为数字时代信息媒介的产物而逐渐进入了媒介,成为3G时代新的移动媒体播放终端上新的影像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种类的多样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电影营销模式,并形成一种以网络技术为主的电影营销手段,通过充分利用新媒体元素的优势和特点,展开电影销售活动,最大化提高电影销售业绩,推动电影产业的健康、持久发展。此外,网络技术不仅改变了电影营销思维,而且改变了电影营销手段。本文主要分析新媒体时代的电影营销环境,新媒体在电影营销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分析新媒体元素对电影营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发展对电影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对于电影艺术而言,数字化不只是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也包括传播过程。当下,电影的观影媒介在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拓展。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观影媒介的特点来进一步剖析观影媒介对电影艺术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它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