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真理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哲学难题。现代逻辑创始人弗雷格以独特的方式追求真:他从语言分析角度出发,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得出真是无法定义的基始概念,真与句子紧密相关,他把真化归为句子的真,并借助句子和真来说明什么是思想,真存在于断定句中,句子的意义是思想,句子的意谓是真值。  相似文献   

2.
在逻辑与哲学的研究中,弗雷格具有独特的求真方法,弗雷格认为,思想是某种对此能够产生真的问题的东西,逻辑研究的出发点是具有真值的思想。围绕这一宗旨,弗雷格构造了一种形式语言,即概念文字,以此来求真,他在建立了形式语言的基础上,完成了演算系统的构成,以此来研究真。在此基础上,弗雷格通过研究句子来研究真。在求真中弗雷格坚持了客观性,语境论及概念和对象区分的三个原则。弗雷格真之思想对于后人逻辑研究方式的转变,当今哲学研究方式的转变以及今后中国传统思维的转变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弗雷格认为,逻辑研究真,是关于实真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逻辑的任务是仅仅说明最普遍的东西,对后有思维领域都有效的东西。弗雷格运用逻辑与语言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真”,通过严格的形式语言和系统的逻辑演算的方法求真。他的论述涉及逻辑研究的对象及方式,逻辑和心理学的区别,这些论述反映了他对逻辑这门学科性质的独特认识,他的观点对现代逻辑和20世纪哲学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弗雷格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真"之思想,形成了关于"真"的完整理论.在他看来,"真"不具有实体属性,不存在与客体在存在方式或存在状况的符合与对应,"真"只用来表达断定句形式中的断定力.当"5是素数"这个句子带有断定力时,真也就被表达出来,它与"5是素数是真的"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另外,他将"真"作为初始概念,认为真是不可定义的.如果对"真"进行定义,将走入"定义的循环".因为要知道什么是"真",就需要论证表象与现实的一致性,而二者的一致又依赖于"真"的定义.这种思路与做法必将导致循环定义,故弗雷格认为"真"是不可定义的.基于以上两点的分析,他再次对符合论提出批评.他认为,如果符合论对"真"的理解是正确的话,那么结论是"事实比真更为基本,应该在事实的基础上定义真",但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总是通过真来确定事实,而不是通过事实来确定真.我们似乎可以在弗雷格思想中找到收缩论的雏型,因为他关于"真"的认识与收缩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收缩论最重要的观点在于说"P是真的"和说"P"有相同的涵义,谓词"是真的"是多余的."真"本身是可收缩的,不带有实体性质.于是,我们可把弗雷格作为表达真之收缩观点的第一位哲学家,虽然他并不是坚定的收缩论者.  相似文献   

5.
弗雷格以他创立的现代逻辑为基础,开创了意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对表达式含义与指称的区别是弗雷格意义理论最基本的内容,它的核心概念是真。弗雷格意义理论对哲学和逻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逻辑走上了形式化的道路,形成了以他的意义理论为基础的外延逻辑,并影响了人们的现代逻辑观。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以其交往行为理论在更大程度上完善了语言哲学尤其是语用学的理论。他在总结分析哲学的三种意义理论,即格莱斯的意向主义语义学、弗雷格的真值语义学、维特根斯坦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对当前的语言哲学作出批叛,认为这三种意义理论的前提是把有效性加以普遍化。他认为,语言行为不仅能行事,而且可以作为其它行为协调机制,而言说者是提出怎样的有效性要求、如何提出的有效性要求以及为什么会提出有效性要求的,是其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他提出,有效性要求应包括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三个方面,而上述的有效性要求的三个方面就是他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完善而提出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以其交往行为理论在更大程度上完善了语言哲学尤其是语用学的理论.他在总结分析哲学的三种意义理论,即格莱斯的意向主义语义学、弗雷格的真值语义学、维特根斯坦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对当前的语言哲学作出批判,认为这三种意义理论的前提是把有效性加以普遍化.他认为,语言行为不仅能行事,而且可以作为其它行为协调机制,而言说者是提出怎样的有效性要求、如何提出的有效性要求以及为什么会提出有效性要求的,是其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他提出,有效性要求应包括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三个方面,而上述的有效性要求的三个方面就是他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完善而提出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弗雷格的意义理论是关于语言符号的。弗雷格把语言符号分为三个种类,即专名、谓词和句子;并认为,这三种语言符号在其意义上均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即指称和涵义,指称是由涵义决定的;弗雷格还指出,在不同的语境中,符号的指称和涵义会有所变化。本文对弗雷格关于三种语言符号的意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分别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弗雷格的思想论在其逻辑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弗雷格的思想论的基本内容大致概括为:思想是真的载体,是可以言真的领域。思想的最主要性质是其客观性和抽象性,思想是处于本体论的地位,思想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而断定句是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思想就是断定句的意义,以及弗雷格对思想和语言关系的深入分析,对于逻辑哲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弗雷格在自己的语言哲学体系里提出了著名的“涵义”理论,并将这样的“涵义”解释为指称对象的“给定方式”;“给定方式”存在于语言或数学表达之中,只有通过这样的“给定方式”,联系同一对象的不同信息和认知模式才得以呈现;然而,囿于“经验实在论”的限制,弗雷格将自己的“涵义”及其“给定方式”放置在了一个非理性的语言符号世界之中,从而导致了弗雷格“涵义”因“实在论”需要而失去其真实“位置”的结果.文章基于相关理论的分析,旨在确立弗雷格“涵义”及其“给定方式”的位置与主体,探讨“涵义”及其“给定方式”的理性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11.
弗雷格的逻辑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算术真理是分析真理,这种分析性是被界定为:如果一个命题可以用逻辑和定义证成,那么这个命题就是分析的。弗雷格的逻辑主义失败了,因为他重构算术的系统有矛盾。随后逻辑学家发现:标准的二阶逻辑加上休谟原则可以推出二阶算术的公理。这一结论被称为弗雷格定理。新逻辑主义的核心论点是:休谟原则虽然不是"显定义",但是这个原则可以解释"基数""有穷数",因此休谟原则给出了一种解释抽象对象的路径。但是新逻辑主义也面临着种种的质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布鲁斯对休谟原则"分析性"地位的怀疑。文章在介绍布鲁斯和新逻辑主义争论焦点的基础上,将澄清新逻辑主义在认识论上并不是要论证算术真理的"分析性"而是论证休谟原则可以解释"数",并且解释这种方法为什么优于其他公理系统的"隐定义"。  相似文献   

12.
意义的指称论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它们所指称的客观对象,但指称论仍然面临着各种问题,比如空词项存在问题、弗雷格"认知价值"困惑问题以及保全真值的等值替换问题,等等。关于"同一性"的探讨和意义指称理论息息相关,而基于"同一性替换"原则的弗雷格"认知价值"困惑更是引发了分析哲学家持久而激烈的讨论。对此精致的指称论代表弗雷格区分了指称和涵义,然而弗雷格从未说清涵义是什么,通过在弗雷格的精致指称论基础上提出专名的"一般性涵义"与"语境涵义",摹状词的"一般性用法"与"语境用法",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弗雷格的意义理论。  相似文献   

13.
弗雷格认为句子的意义是思想,句子的意谓是真值。在复杂语境中,句子具有通常意谓和间接意谓,“保值替换”并不失效。弗雷格没有解释在任意复杂语境中“保值替换”能否顺利进行,也没有对句子具有通常意谓和间接意谓的可行性做出明确解释。  相似文献   

14.
弗雷格独特的概念论思想在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有本体论的意义,又有认识论的意义。他从数学中的函数出发,以函数和自变元的结构为基础,对概念和函数作了深入的探讨和阐发,并解释了它们的性质和关系。弗雷格这种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推进逻辑和逻辑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意义标准是逻辑经验主义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亨普尔批判了可检验标准和可翻译性原则,并且在此基础上修正了逻辑经验主义的意义标准,认为在确有认知意义和确无此种意义的句子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只有程度之别。  相似文献   

16.
弗雷格对意义的研究从具有神秘色彩的"思想"最终转到了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上,创立了语言哲学的人工语言学派,从而开创了反对心理主义的研究进路。与之相反,塞尔认为意向性是连接语言和心灵的桥梁,语言的意向性派生于心灵的意向性,因此,对语言的研究必然要依赖于对心灵的研究,进而构建了意向性语言哲学理论。塞尔的这一研究进路必将使其理论陷入主观性的困境,解决的途径只能是结合语境,回归到弗雷格的语言哲学路径,形成语境—意向性分析进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一:汉语句法最本质的独特性征:a无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b语言单位划界之模糊性;c句型总纲呈“主题——说明”的格式,句子生成以意会为主,由“句读板块”依时空、逻辑、事理之自然顺序铺排而成。讨论二:句法独有性征之成因:a意音结合单音节语素性,b表达习惯、原则,c更直接、更深沉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中学英语教学法的首要原则是“听说领先原则”和“交际目的性原则”,而后者要求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英语课应上成工具课而非知识课,这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所明确了的改革方向。近几年,不少英语教师只片面强调英语语言的语音、词法和句法等“语言习惯的形成”操练,忽略了英语交际目的性原则,致使学生只会造“漂亮的句子”,不会说英语。这就失去了一个人学习语言的目的和意义。美国语言学家 Peter Cole 曾说过:“语言习惯的习得其本身并不是真正掌握语言。”因此我认为英语教学应加强交际目的性原则的运用与操练。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弗雷格提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包含着一个思想。这里的"思想"不是指思维的主观活动,而是指思维的客观内容,可以成为许多人共有的东西。并且他主张思想是句子的涵义,真值是句子的意谓。"真值"是指句子是真或句子是假的情况。判断就是从思想层次到意谓层次的推进,即从句子思想到真值的推进。弗雷格认为"思想"是客观非实在的,不属于外部世界,也不属于内心世界。弗雷格对"思想"的论述体现了他的反心理主义思想,对后来的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未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语言注重形合,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前后对应,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汉语语言注重“意合”,借助语言意义传达句子意思。所以在解单项选择题时。学生经常按照汉语语言表达习惯和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解题,与英语的“形合”特点发生碰撞。本文从三方面分析汉语思维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对英语语言“形合”特点的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