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杜娟 《文教资料》2014,(14):66-69
德沃夏克作为捷克民族乐派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一生都与斯拉夫民族有密切联系,其音乐更体现了斯拉夫情结。《诗意音画》钢琴组曲创作于1889年,是德沃夏克创作顶峰期的大型钢琴组曲,通过十三首充满个性色彩的、浑厚而纯美的标题乐曲展示了浓郁的东欧斯拉夫民族的音乐色彩。本文通过对这套钢琴组曲在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上的分析,以总结和举例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德沃夏克作品中的民族特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把握民族乐派钢琴作品的演奏。  相似文献   

2.
德彪西一生创作了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但在钢琴在钢琴音乐方面的才华尤为突出。本文以德彪西的《为钢琴而作》这一组曲为分析目标,这部作品共包括了三首乐曲。在对这三首乐曲的曲式结构以及音乐特点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同时对这首组曲中所涉及到的演奏技法进行总结,以期通过准确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还原出作者原创的初衷。  相似文献   

3.
莫里斯·拉威尔是法国近代杰出的作曲家、钢琴风格的革新家与和声、配器的卓越大师。他的创作既秉承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理念,又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本文以拉威尔的钢琴组曲《镜》为研究对象,分三个部分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展开分析、阐述,并结合自己在学习和演奏过程中的体验探讨了对该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4.
塞缪尔·巴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在20世纪多元化的音乐潮流之中,他始终坚持着自己传统的浪漫主义特征,创作了一批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及深远意义的作品。其中钢琴组曲《漫游集》融入了丰富、多彩的当代音乐元素,具有很高的欣赏、学习价值。本文通过对钢琴组曲《漫游集》中多种当代音乐元素的运用及演奏分析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钢琴组曲《山花集》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蒋祖馨创作的一部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经典作品。本文以该组曲全四首乐曲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音乐分析、旨在探索作者创作本首曲的民族风格,从而为教学及演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钢琴作品《红旗颂》改编自吕其明所创作的同名管弦乐序曲.在原曲中作曲家以多种乐器音色的交织融合与交相辉映形成富有感染力的音响效果.而钢琴虽然音色丰富、音域宽广,但相对于管弦乐器组合而言音乐的表现力较低.演奏者需要深入研究作品曲式结构与音乐内容,把握演奏技术要点与音乐特征,才能完美诠释该部钢琴作品.基于此,文章以钢琴作品《红旗颂》曲式结构分析为切入点,介绍该作品演奏技术要点,并简要论述其音乐特征,旨在为钢琴演奏者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是一首中国风韵与异国音调结合,运用创新技法创作的成功作品,作品以鲜明的音乐语言将视觉形象复活,同时又饱含了作者的真切感情。这首组曲在中国作品中加入了日本音调,创作技法的不同,创作思维的独特,表现出一种含有哲理性的意境。通过对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及特色,以及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性特点的了解,将有助于欣赏者和演奏者更好地了解中国钢琴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曲式结构及创作手法两大方面对奏鸣曲D568进行具体的分析。通过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568的音乐本体分析,使我们在演奏中能够准确地把握该乐曲的风格特点;同时,为弹奏者更好地演奏舒伯特钢琴作品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他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成为钢琴组曲体裁的典型范例,作品创作独具风格,创作手法有着强烈的独特个性和典型的艺术风格,此曲在演奏上还有一定难度。《图画展览会》的演奏艺术为钢琴艺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由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创作的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是中国现代钢琴音乐中的一部代表作品,此曲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融入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表现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时代特色,本文以组曲第三首《童嬉》为例,探讨了此曲的音乐特征和演奏表现.从音乐特征的分析中,着重论述了乐曲的核心动机和主题音调、结构、和声以及节拍、节奏;在演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钢琴四手联弹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舞剧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组曲《天鹅湖》的创作背景,并以《俄罗斯舞曲》为例,从音乐特点以及演奏技巧两个方面,就钢琴四手联弹演奏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2.
民族音乐文化底蕴深厚,随着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掀起了民族音乐新的创作篇章,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融合已成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流行趋势。权吉浩创作的《"长短"的组合》是一组具有典型朝鲜族民族音乐特色的现代钢琴组曲,中西合璧,具有鲜明的朝鲜民族音乐特色,更增强了钢琴曲的色彩性与感染性,焕发别样韵味。对此以《"长短"的组合》为研究对象,对钢琴组曲中朝鲜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进行解析,并阐述演奏技巧与要点,从而深入了解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雅 《职教论坛》2012,(26):42-43
钢琴组曲《学生日记》是一部具有强烈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儿童题材钢琴作品。作者徐坚强先生在作品中对简洁的音乐素材进行深度的挖掘,以不同的形式构建组曲的各个乐章,体现出作曲家的个性化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14.
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钢琴演奏,要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就必须通过对钢琴作品的深刻理解,领悟作曲家的思想意境,通过认真读谱、把握节奏、乐句处理、听觉培养及演奏的歌唱性等全面技术进行钢琴作品的"二度创作",将作曲家"一度创作"的意念与乐想再现给听众.  相似文献   

15.
1979年,汪立三先生受东山魁夷先生绘画作品《冬花》、《森林秋装》、《湖》、《涛声》的启发而创作了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本文在深入分析《东山魁夷画意》这部钢琴组曲创作的基础上,对音乐与绘画的共同特征、音乐与绘画的对应关系以及音乐与绘画创作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霍尔堡组曲》写于1884年,是格里格为纪念诗人霍尔堡而作的一部钢琴组曲,后被改编成管弦乐组曲。该组曲是格里格运用古组曲的体裁形式以及民族音乐创作风格的成熟期作品。本文从《霍尔堡组曲》的组曲形式上与古组曲的继承与发展入手,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创作特征的具体分析研究,阐释这首作品的组曲形式的特征以及创作手法特征,以期对格里格的创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钢琴组曲《西藏素描》是崔炳元于1984年创作的一首钢琴室内乐作品。这首作品以其鲜明的情绪特征、直观的音乐形象、地域文化浓郁的艺术内涵,描画了一幅古朴大气的西藏素描图。第三乐章"卓——村民的舞蹈",作曲家力图结合藏族民间歌舞特色,表现出藏区人民对家乡、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向往。通过剖析此曲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及其演奏诠释,我们一方面可以窥视出作曲家借藏族音乐特色来抒发个人情怀的用心,另一方面也能对此类"地方性"音乐风格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8.
手风琴曲《儿童组曲》是王树生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作品以改革开放后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为背景,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童年时光,反映了新时期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一作品由《月下叙事》、《捉迷藏》、《春之舞》、《有趣的接力赛》四个乐章组成。本文从《儿童组曲》的曲式分析、音乐特点以及演奏特点多角度进行剖析和阐述,从而更为准确的理解此曲,更好地把握此曲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相似文献   

19.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创作主要是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其作品以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感情,或以古挪威民间叙事歌的庄严风格,赞颂了民族历史的光荣。笔者对其《霍尔堡组曲》的创作进行分析,并就演奏进行阐释,以期引发更多对格里格作品创作及其演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本土音乐家对于传统"地方性"音乐元素的日益关注,西洋作曲技法与传统作曲方式的不断碰撞,中国艺术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多产年代,出现了许多具有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优秀钢琴作品,其中,崔炳元的钢琴组曲《西藏素描》就是极为经典的一部作品。其第一乐章"谐——牧歌与对歌"以藏族民间歌舞元素为主导,结合"中西相容"的现代作曲手法,向人们生动诉说了川西藏区的民俗故事。通过解析此曲的创作背景、音乐本体及演奏要点,我们既可以深入剖析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并对藏族音乐元素应用于钢琴音乐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