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轩”做何解释?初中第一册《过故人庄》注释②释“轩”为“檐廊”,即“檐下平台或走廊”,笔者认为不妥。从对偶关系来看,“开轩面场圃”中的“开轩”应与下句“把酒话桑麻”中“把酒”相对。“把酒”,文中释为:端着酒。可见,“把”在此用做动词,支配“酒”。由此...  相似文献   

2.
对于“钩心斗角”词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如近代比较普及的本子《古文观止》注为:“或楼或阁,备因地势而环抱其间,屋心聚处如钩,屋角相凑若斗。”而《古文释义》上则注为:“廊腰之联属则纡曲如钩,檐牙之凑合则相向若斗。”与前者截然不同,“钩心斗角”在这里被理解为重复描画“廊”和“檐”的了。现行高中四册语文《阿房宫赋》一课中的注释取的是《古文释义》上的解法:“廊腰连结,纡曲如钩;檐牙对凑,状如相斗。钩心,指廊腰。斗角,指檐牙。”  相似文献   

3.
轩的由来     
上海的书画商店,当推朵云轩著名。古时候,“轩”指何物?轩,原为车的前檐,故其字从车。后来亦指屋檐下。据明人张自烈《正字通》记载:“檐宇之末曰轩,取车象也。殿堂前檐特起,曲椽无中梁者,亦曰轩。”由此可见,轩实为一种廊屋。最初,轩并非指室,更无以室名轩。《汉书·史丹传》云:“元帝留好音乐,自临轩槛,上铜丸以摘鼓。”这里的轩槛实为栏杆。自唐朝开始,渐以室名轩,宋朝后则渐盛行。一般而言,轩与斋经常通用,譬如同是书画商店,北京称“宋宝斋”,上海则称“朵云轩”,要说有区别,则斋较严肃,而轩则不然。如苏东坡作过《待月轩记》,黄庭坚有…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收录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课本对“月色入户”一句的注释为“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显然,这里是把“户”训释为“窗户”。笔者翻阅了手边的几种选本,发现“户”字注释各本不一,时下也多有讨论。周裕锴等人编著的《三苏》对“月色人户”之“户”解释为“门户”;(中华书局,2010)任中敏选编的《宋词三百首》解释为:月光低低地照进华美的门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可见,“户”字有“窗户”、“门窗”、“门户”等多种注解。到底哪一种注释更为合理?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户”字及其相关词语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月色人户”中的“户”的意思应为“门窗”。  相似文献   

5.
释“率尔”     
《论语·先进》中的“子路率尔而对”“率尔”一词,高语课本解释为“轻率”;《现代汉语词典》(1984年版1072页)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28页)也均作“轻率”解。  相似文献   

6.
《阿房宫赋》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下面就文中一些文句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关于“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理解首先,如何理解“廊腰”和“檐牙”?课本注释说: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廊腰缦回,译为走廊宽而曲折。檐牙,  相似文献   

7.
也谈“”“臣”“易”“”安徽李粹华赵宗祥同志《区别有“”或“臣”、“易”或“”偏旁的字》(见《1995年第5期《中学语文教学》第47页),从韵母上区别这两组学生经常写错的字,我认为很好,但有疏漏之处。现补充如下:常用的字中,有“”旁的字韵母为“i...  相似文献   

8.
《山西晚报》2004年12月9日第12版发了一则热线报道.小学二年级课文课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腊梅”变成“蜡梅”,学生家长和语文老师对此感到疑惑,并且担心学生以前学的是“腊梅”,现在改为“蜡梅”.到升学考试答题时该写哪一个才算正确呢?学校不同,使用的课本也会不同,小学生们所学的祖国语言文字也不相同,怎么办?类似情况还有很多。《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以下简称《现汉》293页.“叮咛同‘丁宁’。”951页:“[旁皇]同‘彷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310页:“[丁宁]现在规范词形写作‘叮咛’。”977页“[彷徨]……不要写作‘旁皇’‘镑徨’。”到底应当何所适从?  相似文献   

9.
二、王家营行宫 王家营行宫,在常(今作“长”)山峪东北四十里,康熙四十三年建。榜曰“引流成溪。”凡四重,东西所亦如之。其阳面山,地势平旷,涧壑交流。宫内廊轩接比,院宇高明。右则民居鳞次,场圃纵横,烟村掩映,宛在《幽风》图画间也! 长山峪:乡镇名。在今河北省滦平县东南部。 榜:此指匾额、木牌。 廊轩接比;长廊小室,接连紧靠。李商隐《正月崇让宅》诗:“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相似文献   

10.
是“最终”不是“死”──《游褒禅山记》“卒”义辨析安徽定远中学李同生高中语文(人教社1990年10月版)第一册《游褒禅山记》中有一条注释值得商讨。课文对“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一句的“卒葬之”,解释为“死后埋葬在那里”(265页注释①)。显...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P133页),将初唐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写成了“岐路”,笔者认为是排版、校对失误。其理由有三点:一.课本注释“岐路”为岔路,是指分手的路口。查《辞海·语词分册》:岐,读音为qí,释义有4条:①古邑名。②同“歧”。③见“岐疑”。④姓。歧,读qí,释义为叉开,如歧路。引申为歧异,不相同。显然,课本的注释“岔路,是指分手的路口”,是据“歧”字义而得的。二.查由中华书局出版、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P141页)原诗为“无为在歧路”。三.查朱…  相似文献   

12.
“虚以下人”与“不耻下问”黑龙江呼兰县一中鄢义高语第二册(必修)《问说》一文中有个“虚以下人”的说法,课本释为:“意思是不耻下问”。(课本第282页)窃以为不妥。为便于说清,且把“虚以下人”所在的整段文字引述于下: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  相似文献   

13.
芜崧 《学语文》2006,(5):40-40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上册在谈到语素时说:“‘蝴蝶’只是一个语素。‘蝶’在别的组合如‘粉蝶、彩蝶’中仍是一个语素。”(248页)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重订本195页)、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191页,中央电大出版社,1996年)等几套有影响的高校汉语教材都持相同的观点。然而,王艾录先生对此提出质疑:“承认‘蝴蝶’是语素,同时承认‘蝶’也是语素,这在逻辑上是站不住的。至于说‘蝶’在甲词里语素,在乙词里不是语素,这恐怕在汉语研究史上是没有过的,所以其科学性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4.
给自然段“分层”的几个问题韦树人“认识自然段,理解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大纲》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总体要求。在《大纲》“各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中,要求一年级“认识自然段”(14、21页),二年级“能初步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15、23页),三年级“...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有贾谊的《过秦论》一文,文中有“瓮牖绳枢”这一个短语,教材解释为:“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门板,形容家里穷.牖,窗户.枢,门扇开关的枢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二册(2002年审查通过)的解释是:“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起因 苏教版《数学》(下文都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单元(第61页)有这样一道题。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日子,关于“支”与“枝”的用法让我颇为头疼。先是学生把诗句“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枝”写成“支”,接着我又为一道改错题“落座以后,我看到墙上挂着一只猎枪”(苏教版第十册第24页)而不知所措:课文《天鹅的故事》中清楚地写着“落座以后,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支猎枪”(苏教版第九册第39页),教参上也清清楚楚地写着“只”改成“枝”(苏教版第十册教师参考用书第42页)。带着困惑,我打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寻个究竟——  相似文献   

18.
现行初中《语文》第三册《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故》)一文第10段,介绍保和殿有这么一句:“殿前广场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殿试在“广场”举行?使人生惑。查阅1987年版初中《语文》第三册《故》文,则为“这里(指保和殿)也是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两文比照,殿试之所竟一外(殿前广场)一内(保和殿内),如此不同,孰对孰错?殿试考场究竟设在哪儿?查《辞源》(合订本,商务印书馆)“殿试”条(1914页):“科举时代,帝王于宫殿内考试贡举之士称殿试。”指出“殿试”在“宫殿内”。《…  相似文献   

19.
一《康熙字典》作为字书,率先在“薪”字下列出了一个义项:“草亦曰薪”;晚清之《经籍纂诂》未录。后来,《中华大字典》“薪”下引了《说文》“荛也”及《通训定声》“草柴”之说,而未加按断,模棱两可。近出《中文大辞典》、《中文形音义综合大字典》与新《辞海》等,均于“薪”下列有“草”义;而新《辞源》又付之阙如。集汉语字书之大成的巨著《汉语大字典》(1986~1990)亦将“薪”之“草”义排除在外(见第五册3306页),《汉语大词典》因之。“薪”字有无“草”义,语言学界历来看法不一。至今,权威辞书不收这个义项,我们不敢…  相似文献   

20.
曹嫄 《学语文》2011,(3):29-29
“资源”是当下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这个词的解释是:“图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第4801页)。所谓天然,指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和它相区别或对应的是“人工”。(《现代汉语词典》第1347页)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