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探讨,不能仅从媒介自身及其与政治等意识形态关系的方面去展开。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经济环境、城市化水平、跨境民族的特殊结构形态、受众的区域性特征、东北文化的独特构成、特殊的语言环境等方面,极大地影响着东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态势和发展。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的研究必须突出新闻传播与社会诸系统之间的整体关系,才能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属性和特征做出完整的评估和把握,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世举 《当代传播》2013,(4):59-60,88
随着传媒生态的变迁,单一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价值取向无法适应多元的社会系统。民族工作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应以更为丰富的内容服务于更为多元的受众,以有效的新闻传播实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核心使命。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00—2019年全国和云南省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中关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项目,对比全国和云南省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从宏观的立项分布、立项类型及各年数据变化到微观的研究选题和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呈现云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现状,以期为云南省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发展提供参考,让相关研究成果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是中国新闻传播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科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分支。作为一个兼具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特质的交叉学科,它的兴起与发展不仅可以改变以汉语为单一载体的传统新闻传播史格局,也可以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新闻传播事业提供更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不能仅从经济、政治、新闻等意识形态去分析探讨,要以东北地区独特的社会文化综合因素为背景和依托,对该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文化生态、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共同价值、传播媒介的文化符号等予以综合的审视和考量,这样才能深刻地把握和凸显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属性和特征。这种文化观照对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与红河学院主办的“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论坛”,12月4日在云南省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蒙自市红河学院举行。六七十位专家学者就“新闻传播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议题展开研讨。红河学院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黄绍文教授以《传统美丽家园与不和谐的美丽家园建设》为题、中央民族大学刘立刚教授以《新闻传播研究:困境与突围》为题、陕西师范大学南长森教授以《当前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结构转型及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科转向》为题、暨南大学陈伟军教授以《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与路径》为题、南京大学韩从耀教授以《大数据时代的少数民族传媒教育》为题等进行了大会发言。  相似文献   

7.
有关新疆新闻出版业尤其是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列出一系列的数据和事实,但最基本的一条是,新疆的新闻出版业是随着自治区的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有了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新疆新闻出版业尤其是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业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和长足的发展,在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积累有益于经济发展、社会进  相似文献   

8.
兴起·发展·繁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10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 ,分三个部分回顾了 2 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起、发展、繁荣的历程 ,并预示 2 1世纪网络民族新闻传播将会崛起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更加光辉灿烂 !  相似文献   

9.
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不仅要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去分析,更要对该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文化生态、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共同价值、传播媒介的文化符号等予以综合的审视和考量,这样才能深刻地把握和凸显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属性和特征.这种文化观照对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石  彭敏 《今传媒》2012,(7):138-140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具有其独特性,不少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活动尚处于新闻传播的初、中级阶段。在对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后,少数民族新闻学还应适应少数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状况,拓展研究视野,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与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并重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语篇在语言使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均具有特殊性。新闻的特点决定了新闻话语并不是一种自然透明的媒介.而是存语青的外壳下起操纵作用的丰十会化意识形态的反映。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格托斯哥大学媒体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糟糕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一百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在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几个历史时期后形成了一支空前壮大、日益成熟的民族新闻工作队伍。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其发展速度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其成就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地区报承担着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责任,同时也在长时间内占据着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而在全新的新闻媒介环境之下,少数民族地区报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本文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报的现状,对新闻传播环境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的理论专著。本文通过内容分析,对该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并从少数民族新闻发展的角度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5.
张斌 《今传媒》2010,18(10):132-133
改革开放30年和建国60年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族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我国传播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梳理民族新闻的历史和现状,探讨民族新闻工作的特殊规律,对民族新闻的定义做出既符合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规律又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基本界定,并就民族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和防范民族新闻报道中的偏差提出了一些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姚远 《新闻世界》2010,(4):94-95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的理论专著。本文通过内容分析,对该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并从少数民族新闻发展的角度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兴起于20世纪初叶,发展与繁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改革开放后.当前,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多语(文)种、多层次、多渠道的特色鲜明的新闻传播体系.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是少数民族文化组成部分,又同是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广博而复杂,不仅涉及少数民族新闻媒体的历史、形态与功能,同时还要观照少数民族文化的渊源与沿革,新闻传播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构建,探讨的层面极为丰富,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丰富和深化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且不断为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是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的理论专著。本文通过内容分析,对该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并从少数民族新闻发展的角度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群众较多,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翻译。信息时代下,一些新的词汇,给民族语言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也容易引起一些误会,不利于新闻内容传播。面对这种情况,要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翻译水平,以促进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之后,民族新闻事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能否将本民族的特色报道出来,成为我国民族新闻报道中的重中之重.文章论述了民族新闻的现状、特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旨在为当前网络时代民族新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