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一开始,她对自己的婚姻就是不满意的。第一次约会,在清静优雅的咖啡厅,她看着他穿崭新笔挺的西服,打整整齐齐的领结,却是那般局促不安,还没开口说话,脸已经红了。借着灯光,她甚至看得见他额头上细密的汗珠。  相似文献   

2.
肖霞 《新闻传播》2007,(12):56-57
在广播中,很多主持人节目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其实主持人都是在照稿念,但不论主持人达到怎样熟练的程度、做得多么天衣无缝,毕竟那是一种在“假“状态下产生出的“真“,与虽有缺陷虽不完美但却绝对真实绝对自然(没稿就是没稿,念稿也让人知道是在念稿)的播音主持不是一回事。电视节目也是一样,主持人经常坐在提示器前,看着字幕说话,尽管时常用头部和身体的移动掩盖眼睛的“专注“,却很难不给观众留下僵化、言不由衷的印象。无论广播还是电视,很多节目主持人说了半天受众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不管他怎么说,声音就是进不到心里,即使听明白了意思,也总感觉不是主持人在说话,而是他背后有个人在通过他(她1向你说话。  相似文献   

3.
徐胜 《新闻实践》2005,(2):34-35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 当然不是指物理距离。情窦初开的人都知道答案:我爱他(她),可他(她)却不知道。真个是"咫尺天涯"。因此,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人心与人心之间的距离。 因为不是物理距离,因此改变方式可以有很多,比如一次握手。  相似文献   

4.
留下一串爽朗的笑声,S君的日本学生本城千鹤子道别离去。S君没有马上收拾桌上剩下来的饺子,多少有些愧意地沉坐在沙发上,凝思着。他觉得此次千鹤子来的不容易,而他招待的却有点简单了些。三年前,千鹤子来北京语言学院学汉语,S君任其教师。而后几次来信,一定要再度来华,再看看她的汉语教师。因为她的独生女儿为她添了外孙女,要人照料,她脱不开身,耽误了行期。外孙女会走路了,她自己却又患了乳腺癌。手术过后,她仍不忘夙愿,可为师的……千鹤子虽已愈天命之年,性格却很活泼。初学汉语,本不深奥,但对初来中国的上年纪人来说,却如堕云雾之中,每学一句都很艰难。学会一句,她都像获得巨大财富般地开朗大笑。可是,每当答  相似文献   

5.
到周末可以正大光明睡懒觉的时候,却总是很早就醒,在MSN上刚好遇见在英国熬夜上网的网友,彼此从未见过面,却可以聊得热火朝天。到9点多,睡意却不经意袭来,没有告别就去睡觉。老公起来,刚好接班,和平时一样,在网上浏览新闻。网友不知斯人已换,跟他说话,他也回答。不过还算诚实,坦白告诉她已经换了人。  相似文献   

6.
【案例】在别人眼里,张先生一直很善侃,不管是哪,只要有他在肯定热闹。他也是一个闲不住嘴的人,一会不说话就憋得难受,常常大半夜地给朋友打电话聊天。可是不久前,他却因为抑郁症住进了医院。周围的人知道后都傻了眼,这么爱说话的人居然也会得抑郁症?  相似文献   

7.
《新闻三昧》2013,(5):54-55
邓前堆:到镇里县里演讲了几次 [记者印象] 对于北京,邓前堆已经不再陌生,今年3月,他作为人大代表将全族的心声带到了两会上,并围绕乡村医疗问题,准备了三个建议.再次见到邓前堆,皮肤黝黑,身着民族服饰,说话乡音浓重.人们都说,邓前堆还是从前的那个乡村医生,没变.但是,他的工作与生活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的梦     
中学时代,我暗恋着一个美丽的女孩.她有着清秀的脸蛋,一双会说话的大眸子,个儿虽不高,却小巧玲珑.她叫关小倩,我叫她倩.  相似文献   

9.
邵薇 《军事记者》2005,(7):25-27
一直听她说话,听她有时笑出声。然而,她依然给你安静的感觉,包括黑亮眸子透出的宁和,白皙却血管突起的手透出的淡定。  相似文献   

10.
汤国基 《新闻世界》2007,(11):18-18
王菲前不久曾经对媒体说。“其实上帝吝啬得很,他给予每一个人的东西都是有限的。我有天赋的好嗓子,但我却不是很会说话,我的任性、爱发脾气,其实也与我的不会说话有关。我若很会说话,在很多情况之下,就用不着发那么大的火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爱的力量     
本溪钢铁公司南芬露天铁矿的女工高凤芹,由于爱了个失足青年,不少人都瞧不起她。然而她却用纯真的爱,使一个曾多次被拘留、劳教的人成为先进生产者。那是一九七八年,二十一岁的高凤芹第一次面临人生的抉择:她相爱的人——谢福贵,因打架斗殴、行窃、赌博,被抓走了。这时,她父母及周围的人都劝她:“趁这机会和他黄了吧。”可高凤芹认为,小谢还不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小高还记得,有一次小谢上医院看望住院的母亲时,曾从兜内掏出仅有的两  相似文献   

12.
例文: 和我崇拜的人生活一天(之一) “怎么,对我的房间的摆设很感兴趣?”我循声望去,轮椅上坐着一位瘦瘦的老人,双手看上去很不自然,却很结实。他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眼神让我感到很温暖,他真的就在我面前!我却突然不知所措了。“教授您好,……我是……”“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这次我才看清楚,他没有说话,不,他是在用心来说话。 他带我去参观他的家,或者说是他的办公室。房子并不是很大,却很整洁、实用。屋后还有一个小花园,他告诉我,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几十年了,每每遇上倾心事,他便来到这个小花园里散散心。我们…  相似文献   

13.
那时候他在三楼,她在七楼。他们并不在一个部门,鲜有接触的机会。但偶尔还是能见面的,楼梯上,开水房里,会议室里。他每看到她一次,他的担心就多了一层,他莫名其妙地认为,她应该和他在一起,做他的老婆,唯有这样,她才不会受苦。她和他之外的任何人在一起,于她而言都是个悲剧,当然  相似文献   

14.
任何人都知道,口是用来说、耳朵是用来听的,不过在苏格兰,却有这么一位神奇妇女,她除了耳朵之外,就连一双手也能听到人说话,而更神奇的是,她只需把双手放在墙壁上,便可以听到人们在十年前说过的每一句话! 这一位能手指听声的妇  相似文献   

15.
像火炉一样暖和的红喜字把冬天的寒冷挤到远远的地方去啦,像小太阳一样明亮的灯光把新房涂染成一个永远是春天的天堂啦。月亮是一盏灯,会唱歌也会说话。只有他和她了,相视的目光里只有他和她了.他脱掉了自己的衣服,这瞬间,新娘的脸色立即变得煞白。“牛皮癣!”她脱口而出,仿佛她所钟爱的人化成了恶魔。他像傻子一样看着她。她变成了另外  相似文献   

16.
接到她的电话,他简直欣喜若狂。尽管是一个求助的电话,她的语气却依然是淡淡的,是她一贯的冷漠和高傲。她说她在深圳,因为出了点意外,急需要一些钱。如果方便,能不能先借她一些?一个月就还……只不过两分钟的时间,他握着话筒的手,已经微微汗湿,脸颊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甚至没有听清楚她具体都说了什么,只知道,她需要钱,而自己,是唯一能帮助她的人。  相似文献   

17.
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是,新闻怎样用事实说话,却不是每个新闻人都能精通的。  相似文献   

18.
邻里之间     
1、要想孩子听自己的话,先让自己听孩子的话.是听孩子说话.我一直认为,对孩子进行家教,其实就是在听孩子说话的过程中适当点拨她(他)一下.孩子不说话.你的点拨就没有针对性,就是乱说一气.不听孩子说话.就没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9.
一周之内,路子找理由大老远和我连续见了三次面.每次见面,她都穿了漂亮的新衣服,我忍不住称赞她.每次她都很兴奋地问:"真的吗?真的很漂亮吗?"最后,她告诉我,这三套衣服,是她和他最近三次见面时候穿的.我也非常高兴,很喜欢她这样子呈现在她所爱的人面前.  相似文献   

20.
他生来面若桃花,甚至呼吐出的气息都带有一股奶和花蜜混合的香甜。年幼的时候,他是我的骄傲。那些年长的、年弱的三角城居民,都喜欢多看他几眼,更贴近他一些,以便嗅食那种香味儿。他在30岁的年纪上依旧面白唇红、笑靥荡漾,依然浑身香气,走起路来袅袅娜娜,只有声音还算金属。他的姐姐生下我的时候,他15岁,她25岁,她在铁路医院当护士,他在铁路一中读初二。她没时间带孩子。他却喜欢带孩子,襁褓中的我便成了他课余时间的主修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