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梅  邓建农 《视听界》2000,(1):26-27
在群雄逐鹿、竞争激烈的电视荧屏上,作为城市台的一个栏目,怎样抓住观众、感染观众、扩大节目的影响呢?我们徐州电视台二套的“希望之桥”栏目和不久前举办的《为了明天》专题文题文艺晚会,从以真情感动人、教育人为突破口,在徐州市引起了强烈的反  相似文献   

2.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大家看法>作为一档法制节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一直有不俗的收视率.本文以节目的宣传语"大家帮助大家,为生活寻找办法"为切入口,通过探讨<大家看法>在节目选材、节目形式、节目专家等方面的创新与不足,思考这档法制节目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一 目前,随着电视收视率竞争的愈发激烈,各家电视台纷纷加大力度整改娱乐性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娱乐性节目的地位,各大地方台的情感类娱乐节目也"遍地开花",其中一些甚至成了王牌节目,比如江苏卫视的<人间>和<真情>,浙江卫视的<涛出心里话>,四川卫视的<情感龙门阵>等.在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夫妻、母女、父子的团聚,看到身在他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看到朋友、恋人间的真心表白.  相似文献   

5.
名人访谈节目<21@21>,作为一档周播访谈节目,风格类似于美国著名访谈节目<拉里·金脱口秀>.节目取名<21@21>,代表该节目的制作理念,即:国际化,人性化.第-个"21"代表21世纪的中国观众;第二个"21"代表21世纪的世界级顶尖人物;中间的"@"代表连接、互动、沟通、在线和现代等节目理念.  相似文献   

6.
作为电视法制节目而异军突起的典范<今日说法>栏目自1999年1月2日开播以来,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为宗旨,将节目定位为"切入新闻事件、百姓参与、法学专家点评",目的在于普法,推动立法和监督执法,已经成为央视法制类节目中的王牌栏目.  相似文献   

7.
方军 《中国广播》2009,(3):58-58
2009年春节期间,经济之声以“文化中国”为主题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目。节目秉承“听有品位的广播,过有质量的生活”的频率定位,以“汇聚文化经典,彰显中国精神、共创和谐社会”为宗旨,以大型贺岁专题《2008文化中国》和春节特别直播《和谐中国年》为主体,构架黄金周七天的节目,形成既具文化经典,又兼顾地域文化的整体节目风格。  相似文献   

8.
走进《真情》节目的办公室,和制片人晓冬聊起《真情》。由最初的《真情对对碰》改版成为现在的《真情》,最大的改变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东西,更是节目的内涵深处的改变,晓冬谈起原来的《真情对对碰》,他说,原来的节目更多的是去关注爱情,因此才会有对对碰的含义在里面,而在《真情》五年多来的成长中,《真情》的工作人员渐渐的感觉到这世界上还有更多、更宝贵的真情在人们的身上体现,比如亲情、友情。而这些感情是经过更长时间沉淀的,因此更加弥足珍贵,让人回味。改变后的节目,更多的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更多的将视角投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让《真情》更加朴实、更加真实,更加平民化。让平凡人生命中不平凡的感情完完整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真正的为节目中委托人的经历所打动,让《真情》真正的体现人间真情。晓冬告诉我连他们自己审片有时都会感动得流泪,《真情》为什么能这样深深的打动观众,甚至打动这些直接参与节目录制的编导?其原因应该就是贯穿《真情》始终的真人、真事和真情。  相似文献   

9.
2006年1月1日,凤凰台首播的谈话节目<一虎一席谈>开创了中国.群口"谈话节目的先河.它融合了国外的节目形式.又适时地适应了中国当前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的市场相对开放的局面.这篇论文旨在通过<一虎一席谈>浅析谈话节目中的公共话语空间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洪 《新闻传播》2013,(12):132+134
由海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频道苗茜①创办并主持的一档名为《真情如歌》的新闻性、与听众作心理情感交流的广播专题节目之所以获得成功,在于节目定位的不断调整。何为定位?美国学者杰克·特劳特、史蒂夫·瑞维金在不久前出版的《新定位》中说:"通常讲,定位是对大脑的定位","探讨大脑是如何接受、储存或否决信息的"②。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每日各类信息层出不穷,引导受众关心哪些信息、接受哪些信息是主持人的社会责任,尽量满足受众欲求信息的可望更是主持人的义务。《真情如歌》恰恰是以此为目标不断地调整本身的节目定位,使节目的内容与受众欲求贴近,节目形式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各地电视台法制类专题节目方兴未艾,发展势头迅猛,法制类专题节目、法制栏目,甚至是法制频道已然成为各地参与收视竞争的重要砝码。在竞争过程中,法制类专题节目形式多样,其中,以中央电视台午间时段的以案说法类节目《今日说法》最有代表性,成为各省、市电视台法制类专题节目纷纷效仿的对象。目前,丹东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的法制类专题节目《人民调解》,就是立足于"以案说法、以案普法"的栏目定  相似文献   

12.
张勇 《新闻天地》2003,(6):46-46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在电视台做经济专题节目,使我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回想起在5年新闻采访中的东奔西访,"节目如其人",我在理性和感性思维的交织中寻求着经济专题的规律。在我的理解中,理性是经济事实中凸现的富有指导性的经验和教训,不以采访者的意志为转移,而感性则是采访者为避免说教,提高专题鲜活而进行主观"包装"的手段。两者在经济专题的操作中  相似文献   

13.
据调研显示,近年来电视台收视率呈现下降趋势,专题节目作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电视节目,要想避免收视率下降这一问题,必须尝试在编辑及策划方面创新改革,注重专题节目的生动性、方向性与艺术性,全方位、多层次提升电视节目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创新编辑及策划手法、结合电视台特点做好编辑与策划、用真情做好专题节目以及专题节目的生动性、方向性与艺术性等层面进行详细论述,以期提升电视专题节目的影响力,最大化发挥电视台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主推活动"志愿者真情耀中华"(中国首创的竞争类公益慈善真人秀节目)实施时间2009年全年传播平台BTV北京,播出时间:每周六20:30-22:20活动背景/创意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央视<幸运52>、<开心辞典>和<联合对抗>为例,结合创新思维方法.定义了益智类电视节目的13个元素,比较分析了这三档益智类节目在各个元素中的表现,给出了益智类电视节目创新的一种方法.并指出最重要的创新在于节目理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甘肃电视台时农节目<田野之光>的分析,指出其经验主要在于以"民情"入手构建栏目,更新涉农报道理念,以提高节目品质,并对进一步提高对农电视节目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视专题节目以娱乐、新闻等专题事件为核心,能够深度挖掘节目内容的深层含义.其节目整体结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对事件背景的介绍等方面内容具有突出性特点.电视专题节目的特点决定了它在采编方面需要更科学合理,因此,本文对电视专题节目采编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现阶段的电视专题节目采编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建党80周年前夕,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了<革命烈士遗文大典>一书.此书为全国100种党的生日献礼书之一.出书之后,上海和全国媒体广为关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都刊登了专题长篇采访,几乎用整版篇幅转载烈士遗文,电视台做了专题节目.在上海读书指导委员会评选"2001年最受读者欢迎的20种图书"活动中,该书再获殊荣,被列为20种书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10,(6):70-70
许戈辉(1968年11月30日-),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9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业余主持人大赛,获第一名.早在学生时代她就涉足电视,1991到1995年间,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过多种类型的固定栏目以及大型专题节目和晚会,包括<十二演播室>、<正大综艺>、<东西南北中>和春节联欢晚会、国庆晚会等等.1996年3月她在众人的一片不解中离开央视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主持访谈节目<名人面对面>至今.  相似文献   

20.
"策划"贯穿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启示录>栏目的每期节目中、渗透在采编管理中,形成一种联合运作机制.本文结合实例阐述"策划"在节目选题、采编、制作、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了"策划"给新闻评论节目带来的理性思维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