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贤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11):F0003-F0003
姜夔(1155-1221,从夏承焘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他继辛弃疾之后领袖南宋词坛,是南宋杰出词人。在音乐上姜夔自成一家,是南宋著名的音乐家,他所创作的十七首“自度曲”是宋代音乐研究的重要资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扬州慢》是姜夔的代表作。为使语少意丰,作者运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都与扬州这个地方有着密切的关系。掌握了这些典故的具体内容和运用特色,对我们欣赏这首词很有帮助。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千岩老人,即南宋诗人萧东夫,闽清(今属福建)人,晚年居湖州,同姜夔过从甚密。姜夔曾跟他学诗。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  相似文献   

3.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一生在政治和生活上都很失意困顿,到处寄人篱下,一直过着清客的生活。在文学艺术上,他具有多种才能,擅长诗词、书法、音乐,尤以填词称著。姜夔的词独标一帜,不仅清峻峭(?),且能达志咏怀。清人朱彝尊曾说:“词莫善于姜夔,”后学颇多,可说他是开南宋第二期词派的先驱。到了晚年,生活更加贫困,以致他逝世时,竟无以为殓,还是在友人吴潜的资助下,才得以把他的尸体埋葬在杭州钱塘门外西马塍。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等。  相似文献   

4.
姜夔的《扬州慢》是一首追怀丧乱、感慨今昔之作。南宋高宗时,金兵曾两次南侵。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占扬州、全城焚掠一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再度南犯,扬州又遭严重破坏。扬州复遭洗劫后十五年,即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姜夔经过扬州,目睹空城,怆然感慨,写了这首词。全词表现了作者悲凉痛惜的思绪,系姜词中反映现实较为深刻的一篇。  相似文献   

5.
日本人士用汉文填词,历史久远,独具传统。他们的填词是如何开始和发展的?曾出现过哪些著名的词人?其作品有什么特色?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述。一日本填词起始,要追溯到平安时代。公元八二三年(我国唐代长庆三年),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是日本填词的开端。当时,还有内亲王有智子与名儒滋野贞主的奉和之作七首,调同《渔歌子》。稍后,又有兼明亲王的《忆龟山》二首,取调白居易的《忆江南》,时称江南曲体。作为日本填词的起步,他们的作品虽近摹仿,但却有一种高雅冲淡的意趣贯穿其中。如“青春林下度江桥,湖水翩翩入云霄。烟波客,钓舟  相似文献   

6.
南宋词人姜夔,青年时期为谋求出路,往来江淮十余年,五次寓居合肥。赤阑桥,是姜夔与合肥结下不解之缘的一个重要地名。宋光宗绍熙初年姜夔第三次寓居合肥时填写了四首词作,在《淡黄柳》词序中,姜夔提到他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五年后,姜夔在七绝组诗《送范仲讷往合肥》(其二)中写道:"我家曾住赤阑桥"。由此对姜夔寓居赤阑桥,邂逅合肥女子,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结为知音的缘由,作粗略地考证。  相似文献   

7.
《扬州慢》是姜夔年轻时路过扬州而自度的一首曲子。扬州在——二九年曾被金兵占领,焚掠一空;——六一年金兵大举南侵,扬州又受到破坏;——六四年,南宋主动进击失败,扬州再次沦陷。到——七六年姜夔路过杨州,时距最后一次蹂躏已  相似文献   

8.
姜夔为南宋词坛开宗立派的词家巨擘,于婉约、豪放之外,以清空的词风别立一宗,他的《扬州慢》,以凄清低回的旋律,唱出了哀时伤乱之悲慨,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其风格既能表现姜夔词的一些典型特征,又能折射出南宋词坛的风貌,本文尝试通过《扬州慢》做一些纵深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他“学无专师,自辟户牖,生平治经史、古文字、古器物之学,兼及文学史、文学批评,均有深诣创获,而能开新风气,诗词骈散文亦无不精工”(语见缪钺先生《王静安与叔本华》)。静安并未专注精力填词,其词作数量亦不甚多。计《观堂集林》(卷24)所录长短句二十二阕,以及《苕华词》所录九十二阕,总共不过一百十五首。然而,静安自视其词甚高,他说:“近年嗜好之移于文学,亦有由焉,则填词之成功是也。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阕,然自南宋以后,  相似文献   

10.
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约生于宋高宗绍兴25年(公元1155年),卒于宋宁宗嘉定14年(公元1221年),是南宋格律派(又称婉约派)著名词人。现存词80首,有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相似文献   

11.
倪鸿是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生活于清代道光至光绪时期,系晚清粤西重要词人,传世有一卷《花阴写梦词》,收录词作48首。他寓居、游宦广东三十余年,其词的创作地点以岭南为主,故其词作富有浓郁的岭南风韵。倪鸿创作有纪游词、咏物词、题画词、酬赠词等,描绘粤东的风景名胜,赋颂南国物产,表现南疆人文。倪鸿填词取法浙西词派,瓣香姜夔、张炎,词风清空豪旷。《花阴写梦词》产生于独特的岭南,体现了近代岭南文学的繁盛,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宋词排行榜     
战争离乱,国破家亡之感一直是贯通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南宋是个多灾多难的王朝,外族入侵,内外交困。面对着国势的衰微,战争的离乱,不同的词人呈现出不同的思考与感悟。本期我们选择了两首南宋词人的词作:一首是婉约派词人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一个是豪放派词人张孝祥的《六州歌头·长淮望断》。面对金兵的入侵,朝廷的屈辱求和,张孝祥发出了慷慨淋漓的呼声,让人  相似文献   

13.
Latest Hot Disc     
《毋忘我》音乐重生谢霆锋《毋忘我》是一张完全属于谢霆锋自己的唱片,专辑里所有作品都经由他之手,此外,霆锋还亲自监制,可谓一片苦心。第一主打《成者为王》是他为“2006百事世界足球挑战赛”所创作的主题曲,极具气势;另一首主打《勇敢做人》是电影《龙虎门》的普通话版本,是一首令人发飙的重金属摇滚乐。专辑中一部分作品选自以前霆锋为他人创作的歌曲,包括原为容祖儿《告解》,现在由林楷填词的《活该》,来自陈慧琳《假天真》的《爱的跷板》等代表了他成长的歌曲,而专辑中由霆锋作曲,林恕填词的《黑夜》,尤为特别,因为这是霆锋五年前为张柏芝《吻着道歉》所作之曲。  相似文献   

14.
姜夔(1155—1221)是南宋重要的词人、音乐家。建国以来,文学界对姜词的研究比较重视,不过,对艺术方面的评论较多,思想内容方面的分析较少,对其爱国主义思想谈得更少,同时大多数人持否定意见。为此,本文打算就这方面谈些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和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同志。 姜夔现存词八十余首,这些词在内容上除了抒发怀才不遇、感伤身世的情感,以及怀念情人,应景酬唱、咏物之外,表现他关心国家命运和强烈政治爱憎情感的词也有十几首。这  相似文献   

15.
[暗香]是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和代表作之一,讲到姜夔的作品时,一般都要提到这首词。为此,对词中“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和“千树压西湖寒碧”两处句逗,我认为从内容感情、语言形式和歌曲旋律上看,都有商讨的必要。现将全词曲转引于下(引自杨荫浏、阴法鲁《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 词人姜夔虽不是南宋政治显要,也不是文坛巨子,但其词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而被誉为“格律”词派代表,一向为词学研究者所重视。姜夔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浪迹江湖。曾寓居、往返于合肥及江淮间。在他的七、八十首词作中,有三分之一左右与合肥有关。词人似与合肥结下了不解之缘、合肥成就了词人的创作业绩,是他创作生涯中一个很值得纪念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诗词兼擅,《白石道人诗说》是姜夔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也体现了他的艺术理想和追求。姜夔以其诗学观为指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高超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有若干不足。把握姜夔诗学观及其对词创作产生的多重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姜夔词的艺术特色及其词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南宋词家姜夔的名作《扬州慢·淮左名都》(见高中语文第六册)中的二十四桥”,课本注为:“唐朝时扬州繁盛,有二十四桥。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注家认为拥有二十四座桥乃是唐代扬州繁盛的标志之一。这样往,自然也说姜夔原词中的“二十四桥”是指二十四座桥。这种说法,无论是从唐代扬州的实际,还是从姜夔词意来看,都是值得商榷的。的确,唐代的扬州是一个商贾云集、笙歌四起的繁华富庶的大都市,而彼时的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和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相似文献   

19.
姜白石歌曲译谱问题的比较研究张元庆我国南宋著名词人和音乐家姜白石,"音节文采,并冠一时"。姜白石的音乐作品最为珍贵的是《白石道人歌曲》四卷,别集一卷。在姜白石的词调歌曲中有自度曲十四首,依声填词三首。姜白石创作的词调歌曲以宋代俗字谱作为旁谱。它与隋唐...  相似文献   

20.
黄莺吟     
<正>《黄莺吟》是一首古代琴歌,全名《开指黄莺吟》。该曲与南宋姜夔谱曲而成的《古怨》并称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歌曲谱,记载于南宋陈元靓编撰的通俗类书籍《事林广记》中(图1)。古琴曲中“开指”的意思大多指大型琴曲中开头处的引子,“开指”主要起到了指示调性或简要介绍全曲意境的作用。《开指黄莺吟》全曲共一段,篇幅短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