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天快过去了,自然角里多了孩子们和家长带来的许多蚕豆种子。这些蚕豆种子真是五花八们,各种各样,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大家观察这些蚕豆种子。孩子们很快发现了其中的不同:如蚕豆有大有小、有黄有绿、有洞没洞、有的露出肉有的没有露出肉;这些豆子“睡觉”的姿势也是各种各样:有的头朝天、有的头朝地、有的头朝左、有的头朝右;就连蚕豆顶上的黑线也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直、有的弯……这使我看到了孩子们无限的发现、想像潜能。“它们的头顶在一块,就像一朵开放的小花。”话语刚落,孩子们都纷纷围过来看,我马上意识到蚕豆种子可以蚕让大家来拼…  相似文献   

2.
秋天,我引导孩子们观察自然角里的蚕豆种子。蚕豆有大有小,有黄有绿,有的露出肉,有的没有露出肉;蚕豆顶上的黑线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直,有的弯……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农村幼儿园.经常有随父母到外地打工回来插班的幼儿,所以经常听到教师们说:“插班的孩子真是不好管,我不想我们班来插班的孩子……”这学期我们幼儿园就来了几个插班的孩子,在与孩子们共同活动的时候,我确实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幼儿群体:他们有的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眼睛茫然地望着周围的一切;有的趴在桌子上将自己攒成一团,只露出一双眼睛不断地向四周窥探着;  相似文献   

4.
一天夜里,北风呼啸,外面传来几声夜莺的凄凉歌声。亚瑟夫问他的几个朋友:“你们知道这时外面的夜莺头朝何方?” 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现在刮北风,夜莺该头朝南。”有的说:“夜莺身体比头大,头朝南,夜莺站不稳,再说夜莺毛从头部往后长,C朝南站比较冷。” 朋友们都被说服了,一致认为夜莺应该头朝北站。大家问亚瑟夫:“你赞成那种说法?” 亚瑟夫沉着地说:“我认为夜莺是头朝南站着的。不信,我们掌灯到外面看看就知道了。” 大家来到屋外,果然看见夜莺头朝南站在屋脊上。朋友们奇怪地问亚瑟:“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花开的声音     
那是一堂有趣的数学课,讲台上摆着学生们喜欢的小物件:小猫头饰、钓鱼竿、卡纸做成的小桶和鱼的卡片,很精致。孩子们的脸上露出掩藏不住的好奇与兴奋,有的学生眼睛一直都盯着这些小物件,好像生怕它不翼而飞,有的学生则左顾右盼,仔细欣赏着这些小物件,还有的学生则不住嘴地问:“季老师,你是不是要带我们去钓鱼呀?”我微笑着点点头,于是教室里不由自主地响起一片欢呼声。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关注动态生成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洞察秋毫,看准时机,瞄准方向,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时而教,适时点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关键处拨,便让学生了然于心,掌握课文的要旨;教师在迷糊处提醒,便让学生能自解其难。一、在学生情趣盎然处点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点拨要讲求时机。点拨时机的出现,有时是稍纵即逝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把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有意外的表现,尽管有时看似与课文的学习联系不紧了,但却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表现,教师应适时点拨。一节语文自习课上,正当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读书时,一个不明物体从窗外闯了进来,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瞧着孩子们的表现:有的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小手不停地摇摆着;有的惊慌失措地把书本遮住头部;也有的情不自禁地爬上了椅子,使劲地挥舞着手臂……我本想大声斥责,但转念一想,就让他们“放纵”一下,这正是写作的好题材。一场风波之后,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说话: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同学们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的话匣一下子打开了,说出了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有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顿时,教室里沸腾了起来。有的同学用书盖住头,似乎很害怕,可眼睛却好奇地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它;有的同学也许很大胆,可一脸的惶恐一下子就出卖了他。那小东西虽然飞到了窗户边,但它一点儿也没有要出去的意思,好像在说:“哈哈,我就是不出去,一群胆小鬼!”我从电视和书中也知道马蜂的厉害,所以心里七上八下的,不敢拿它怎样,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你快飞出去吧,飞出去吧!  相似文献   

7.
蚱蜢小记     
午间散步时,我带着孩子们来到草坪里的沙池边,想让他们走沙池的边沿,顺便观察一下秋天来了小草发生的变化。正当我们兴致勃勃地边走边看小草时,我发现沙池旁边有一些小虫,这些小虫有的大有的小,颜色有绿、有深褐色,有的还在那一跳一跳,我知道这是蚱蜢,正要叫小朋友走开时,却被眼尖的昕听看见了,她马上叫了起来:“快来,快来,这里有许多小虫子,真好玩呀!”本以为这么小的虫子,孩子们是不会发现了,就是发现了,这一跳一跳的,孩子们也会躲着它。可谁知,孩子们对它却很感兴趣:有的用小草去拨弄;有的一边用手拍打着蚱蜢,  相似文献   

8.
“快看!这些树真好笑,他们居然还要长胡子。它们很细.有的还很长。”这是我带学生春游时,听到两个一年级孩子看到几棵树时兴致勃勃的对话。这使我感到高兴,孩子们的观察是多么仔细,他们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了新的现象。这就是孩子们的天性:好动、好奇、好观察、好发现。有了发现.孩子们才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无拘无束,自由发挥:有了发现,孩子们才能积极开动脑筋,寻找答案:有了发现,孩子们才能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再创造。让儿童学会观察,这是当今美术教育所普遍使用的一种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做小主人     
最近,班里经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玩具玩完后不放回原处;头饰放在地台上被踩来踩去;图片玩具掉在地上没人过问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组织了一次主题谈话《学做小主人》。首先,我把发现的问题讲给幼儿听,并请幼儿讨论:班里出现这些问题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好。“为什么不好呢?”有的小朋友说:“这样做不爱护玩具。”有的说:“头饰踩坏了就不能用了。”还有的说:“图书掉到地上会被踩坏,那我们班就没有图书看了。”我接着问:“怎样才能避免这些现象出现?”小朋友们七嘴八舌,说得头头是道。“我们应该不把玩具扔地上”“…  相似文献   

10.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班小朋友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各种种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种植活动,很快我们班的种植角就建立了起来。种植角里有美丽的花儿、绿绿的绿叶植物,还有孩子们播下的绿豆、黄豆、蚕豆、魔豆、大蒜、苹果种子……孩子们播下的不仅仅是种子,也是希望。他们每天都要去看望种子,看着他们发芽了没有,他们每天会去给种子浇水。  相似文献   

11.
在课题组的培训和指导下,我们对泥塑活动的核心价值和年龄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在依据幼儿塑造特点及水平给予相应的指导方面。也从课题组和同行那里获得了许多启发。带着这些新认识,观察和了解我园教师的现状,我们发现还普遍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有的教师对孩子塑造的物品不满意时就急于帮助,又出现了指导过频,手把手教的现象;有的教师面对孩子的困难.不知该不该指导,如何指导;有的教师干脆全部放开,让孩子们尽情发挥,导致孩子们因没有经验和技能的支持而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冬天的清晨有些凉意,一缕阳光穿过层层高楼照射到我们身上。结合今天的教育目标,我和孩子们正在感受朝阳的美。这时与目标无关的趣事发生了,一个孩子发现滑梯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他一喊,所有的孩子全涌到了滑梯边。我看孩子们的兴趣点已转移,就改变目标,与孩子们一同研究起小水珠。我问他们:“猜猜看,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 ?”孩子们有的说:“是爷爷刚刷过滑梯。”有的说:“是楼上的人用盆子倒下来的。”有的说:“是下的雨。”有的说:“是雾。”有的说“是老天爷的眼泪”……到底谁说的对呢 ?我没有急于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与…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上一节“发现朋友有缺点.该怎么办”的五年级口语交际课。当我让孩子们用一种事物来形容朋友时.孩子们的灵感火花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孩子说:“朋友像一把伞,当你在风吹雨打,感到无助时,是它给你遮风挡雨。”有的孩子画了一面镜子,说:“朋友就像镜子一样,让人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警惕着自己。”有的孩子说:“朋友就像一瓶酒,越陈越香醇,越陈越珍贵。”……看到孩子们智慧火光的闪烁,我立刻顺水推舟,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要是发现朋友有缺点,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数学活动中,我请孩子们区别6和9,静静说:“6是头朝下,9是头朝上。”这个想象不错,我向她点头表示肯定。鑫鑫说:“9在立正,6在玩倒立。”孩子们都哈哈地笑起来。这时,果果站起来说:“老师,6是个大肚子,9是个大头。”孩子们被他的回答怔住了。  相似文献   

15.
活动背景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喜欢上了小汽车,自由活动时就聚在一起比赛谁的汽车开得远。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我及时引导他们讨论:为什么有的车开得远,有的开得近?孩子们通过比赛很快发现用力大汽车开得远,用力小开得近。我又问:“不用力汽车能开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争议。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我决定组织一次在桥面上玩赛车的活动。为他们提供不同材料做成的桥面(泡沫桥面,地毯桥面,蜡光纸桥面),和不同高度的积木,使他们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发现在桥上不用力汽车也能开;同时发现汽车下滑…  相似文献   

16.
美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在常识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进而激发他们去表现美、创造美。在认识春天的时候,我带孩子们到“朱家花园”,让他们站在高处眺望各种树木的颜色,欣赏大自然的景色。通过观察,孩子们惊奇地发现,竟然有这么多的绿色:有初长嫩芽的嫩绿,有刚长新叶的粉绿,有郁郁葱葱的翠绿,有浓重的墨绿……大自然的绿色如此丰富。接着我又引导孩子们观看各种树木的树冠,他们发现树冠的形状十分有趣: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有的像收起来的雨伞,有的像顶大帽子,有的像绽开的礼花。…  相似文献   

17.
在三年级教学《种子的萌发》这一内容时,教师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认识种子的一般构造,并知道怎样能使一粒种子萌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蚕豆种子被剖开来后,它还能发芽吗芽”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问题呀选问题源于课的伊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蚕豆种子进行了解剖,学生或用小刀,或用美工刀,三下五除二,一粒粒蚕豆种子被解剖得四分五裂。学生通过解剖发现了蚕豆种子的外面有一层皮,里面有“肉”,细心的学生还发现蚕豆种子的肉上还长有一个“芽”。在听到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后,教师应该怎么做呢芽教师可…  相似文献   

18.
我班阳台地方小,但是光照非常充足,比较适合设置自然角。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在室内外分别做了一个种子发芽的实验。几天后,孩子们发现,室内花盆里埋下的种子,有的烂掉了,发了芽的也长得又黄又瘦。而阳台花盆里埋下的种子,都长出了嫩绿的苗。“为什么呢?”孩子们纷纷议论着。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明白了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的科学道理。于是,他们纷纷将自己种植的小白菜、芹菜、萝卜、土豆、大蒜、蝴蝶花、金橘、海棠花搬到了阳台上。家长还给阳台增添了花架,这样一个错落有致的自然角形成了。自从阳台上有了自然角,孩子们观察植物生长的  相似文献   

19.
学习《蒲公英的种子》这一课时,我运用了幻灯片帮助这些城市的孩子们直观地认识种子的样子,但总觉得有点缺憾,便顺便说了一句:“以后如果你们找到蒲公英种子就把它送给老师,好吗 ?”没想到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使这些小精灵们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惊喜。  一天中午,孩子们陆续来到教室,突然,“小猴子”孙健满脸通红地跑进来,擎起握起拳的右手,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给你捡了一个蒲公英种子。”然后慢慢地伸开小手,一个带着毛茸茸小伞的种子轻轻地飘在他那手心上,同学们“呼啦”一下围过来,瞪着好奇、惊羡的大眼睛,高兴地叽叽…  相似文献   

20.
一次点心时间,小朋友吃着幼儿园自制的面糕,有孩子突然发问:"老师,我的面糕里怎么有许多的洞洞?"其他孩子听后也纷纷看自己的糕点:"我的也有许多洞洞,有的大,有的小。""我的是大洞连着小洞。""我掰了一下,里面有一个长长的洞。""面糕里为什么有洞洞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停地议论,不断地猜测。为此,我和孩子们一起进入了发酵探秘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