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凯钟 《师道》2006,(7):47-47
目前,学校提倡塑造反思型教师,因此课堂教学反思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得以广泛运用,但在取得一定的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为教师不了解反思性教学评价的全过程。诸如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功能。据调查,大部分教师认为写教学反思是配合学校工作的一项任务,是学校变相加重教师的工作量。因而写出的教学反思类似评判、埋怨,教学后记类似流水账。且美其名曰这就是搞叙事研究。究其原因,既是学校校本培训的缺失;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问题的忽视;  相似文献   

2.
自从教育学界提倡教学反思以来,广大力求上进的教师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反思,将之作为提高教学水平、增强科研能力、促进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然而,读了期刊和网络上越来越多的教学反思文章之后,有一种越来越强的问题忧思,不吐不快。总结式教学反思"一统天下",是当前多数教学反思文章的突出问题。具体来说,很多教师的教学反思文章类似教学总结,即以总结经验、汲  相似文献   

3.
教学反思跟教学预设、课堂教学同样重要,它能有效提高教学水平,是教师成为研究性人才不可忽略的一条成才之路。在这个问题上,不少专家都有惊人的类似的精辟言论。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从"反思"的相关理论被引入我国教育界,教学反思已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青睐。文中以类似案例的形式,简易介绍了有利于提升反思品质的"五步曲策略",同时还重点介绍了实验反思策略等课题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立足教学实际,对一线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阐述,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和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学习本就是不断重复获得记忆和技能的过程,重复就是回味知识、反思知识的表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认识不到反思的重要性,惰于反思,学习只要求数量和速度,忽略其本质的东西,导致对学习的知识理解不深刻,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不知所措,达不到教师期望的要求.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意识到学生的不足,在教学中不时地引入反思过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唐唐(唐锋卢老师)是我们在“K12”上相识的老朋友了,早就知道他在对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做文化层面的研究,近读他刊发于《教师之友》上的文章(《对思想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学的文化反思》2003年第1期)颇受启发,也有一些不同意见,禁不住想置喙一番,凑个热闹,更希望这个反思能持续下去,我知道不少有识之士都在做类似的反思,这种反思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地接近、发现和体验所学的内容,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及时抓住某种契机进行伙伴合作型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惯于反思、勇于反思、勇于探究、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个性。下面是我在教学中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一次过程。  相似文献   

9.
荷兰著名数学家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可见反思在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教学中,常常看到学生作完一道题后不假思索,急于做其他的题目,但过一段时间后,相类似的题目或相同的题目再次呈现在眼前时,很多学生往往会解错甚至不会解,我们的学生都会重视读题审题、分析题意,去研究解题思路,却往往忽略了“解题回顾”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真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习题训练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习题训练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后进行反思能提高习题训练的有效性,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能够在接触到类似问题有很好的思维方法.而学生往往难以养成反思的习惯,这样学生的技能、思维能力就难以提高.习题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解题的必要途径,引导学生解题后反思应是习题教学的重要步骤.所以,我们在解题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特别要多做"懈题"后的反思.下面就解题后的反思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鲍瑞燕 《学子》2013,(2):62-63
一、猜想新知处着眼迁移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设计可供学生反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有旧知、搜索存储经验,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内容、类似情境、类似方法,从而借助迁移展开对新知的猜想,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一课的开始,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角,建立角的表象,过程如下:1.谈话,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角(黑板上板书"角"),看到这个角,你想到了什么?生1:人民币有角,桌子也有角。  相似文献   

12.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教授也有类似的提法: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他还说:一个教师一生工作也许会有30年,假如他从不进行反思,那么他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30次重复。  相似文献   

13.
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反思,要善于反思,要勤于反思。教学反思是现代教师在研究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教学反思、勤于教学反思、并持之以恒地做好教学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4.
教学反思是对教师的一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反思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并在反思中引领学生的探索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反思,在反思中发现,在反思中成长。  相似文献   

15.
莫莉 《文教资料》2012,(12):78-79
教学反思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反思效果往往不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存在意识淡薄、反思行动欠缺、反思内容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增强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意识、形成反思习惯、提高自身素养、加强交流等方面使教学反思变得更加有效,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教学反思活动在教育界的普遍开展,有必要对教学反思重新认识。其目的是,通过认真领会教学反思的定义、特点及实施方法,找出教学反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矫正教学反思的方向,探寻教学反思的有效路径,促进教学反思不断地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反思表现为职业选择倾向、反思意识、反思行为三个维度。教育实习中的职前教师在教学反思上存在职业选择多元化、教学反思意识不明显、教学反思行为不高、反思形式和内容较传统等问题。为此,师范院校应当规范教育实习体系,为职前教师教学反思提供平台;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职前教师教学反思的指导水平;创设教学反思的氛围,增强职前教师教学反思的自觉性;完善课程体系,培养职前教师的教学反思技能和技巧等,以此增强职前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18.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新课程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教学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划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本文提出了教学反思的四条建议:把经验和理论作为反思的重要参照;利用教学反思的结果改进教学;在解决问题中反思,掌握方法;在情感体验处反思,尝试成功。  相似文献   

19.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新课程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教学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划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本文提出了教学反思的四条建议:把经验和理论作为反思的重要参照;利用教学反思的结果改进教学;在解决问题中反思,掌握方法;在情感体验处反思,尝试成功.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就有可能促进其专理论依据。教学反思是教师对于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并对其选择负责任。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思教学理念;(2)反思教学过程;(3)反思教学得失;(4)教学再设计。教学反思的形式,从教学流程来看,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从参与主体来看,分为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从反思对象来看,分为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在实际的教学反思实践中,不少教师在认识和操作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走进了误区。教师可以通过札记法等八种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