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成都师专学报》2010,(2):I0009-I0009
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所是由一批关注地方经济、服务社会实践的经济类专业教师组成的研究机构。长期服务于四川经济社会建设。研究所现有教授三名、副教授五名、博士四名、年轻教师四名,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与社会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改革报》、《金融研究》、《生态经济》、《城市开发》、《中国水利》、《经济师》、《中国经济时报》、《教育发展研究》、《商业研究》、《现代经济探讨》、《中国城市经济》等高层次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公开出版专业书籍10余部。  相似文献   

2.
张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向被人们所忽视,尤其在论及七言诗的最早起源时,张衡的《四愁诗》一向由于其第一句中的一个“兮”字,无缘于最早的七言诗称号,而被称为骚体诗,本文就张衡的《四愁诗》与屈原《离骚》作出对比,指出两者之间的同异。给出《四愁诗》在诗歌史上的一个恰当的地位,肯定它的极高成就,并且就张衡所处社会环境和张衡自身的性格、思想等方面来分析《四愁诗》中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3.
《四个四重奏》是T.S.艾略特创作后期的代表作,尝试通过信仰的重建为人类社会建立一个永恒的理想模式。《四个四重奏》从主题和结构等方面与不同时期的东西方宗教著作形成互文关系。本文借用狭义互文性理论的研究方法,解读《四个四重奏》与基督教《圣经》及与印度教《薄伽梵歌》之间的互文关系,以透析来自东西方不同时空的两种宗教观在《四个四重奏》中"难以置信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根源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单元目标概说】本单元的四篇中外小说,用不同风格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折射出社会生活中的冷暖世态与精神风貌。《孔乙己》以孩童的天真与稚朴的口气叙述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蒲柳人家》用难改的乡音传递浓浓的乡情。《变色龙》是一部活灵活现的、极具讽刺性的人物话剧。《热爱生命》用顽强的意志谱写生命赞歌。  相似文献   

5.
社会政治因素一直是讨论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与《西厢记》的重点,但把《水浒传》和《西厢记》结合起来研究,可发现应有四个主要方面影响着金圣叹的“腰斩”:一,历史来源;二,人生观与世界观;三,文学批评创造性;四,文法艺术要求。正是在这些诸多因素的交织下,金圣叹斩定了《水浒传》与《西厢记》。  相似文献   

6.
金玲 《福建教育》2005,(4A):62-62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特征、内容标准及有关规定.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组织全国德育权威专家鲁洁教授和四省有关教研部门联合编写的《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己全部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并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7.
高一语文新教材第四单元的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勾践灭吴》(《国语》)、《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给后人了解当时社会现实提供了真实、详尽的材料。值得称道的是,四篇文章里都塑造了一位能言善辩、忠君爱国的说客形象。  相似文献   

8.
《汉书·元后传》仅采录扬雄《元后诛》中的四句,十六字,唐欧阳询《艺文类聚》采录三十四句,一百三十六字,宋韩元吉《古文苑》则采录了整篇,九百五十七字.探讨班固《汉书》之所以采录《元后诔》四句的原因,我们认为这与元后本传行文详略、班氏对元后的评价、班固对扬雄的推崇以及班固本人的正宗思想等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左传》与《易林》时代相隔遥远,性质截然不同,但两者均涉及到《周易》,且在易学思维上两者能紧密地契合。这种契合体现在四个方面:阴阳观念上的合拍;占筮方法上的续用;取象方法上的沿袭;八卦逸象上的继承,从中可以看出《左传》在西汉中叶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汉书·元后传》仅采录扬雄《元后诔》中的四句,十六字,唐欧阳询《艺文类聚》采录三十四句,一百三十六字,宋韩元吉《古文苑》则采录了整篇,九百五十七字。探讨班固《汉书》之所以采录《元后诔》四句的原因,我们认为这与元后本传行文详略、班氏对元后的评价、班固对扬雄的推崇以及班固本人的正宗思想等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诗经》中的《螽斯》、《桃夭》、《芣苢》、《鱼丽》四篇作品中,都反映出一定的生殖崇拜文化。通过对这四篇作品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出《诗经》中包含的生殖崇拜文化的体系,认为社会生产力和宗法制是形成生殖崇拜文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针对《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系统分析了《通信原理》课程与其它基础理论课程以及课程内部的联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联系体系。依据这个体系进行《通信原理》教学,能增强教与学的目的性与前瞻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前四史”中的儒家乐教思想来源于先秦儒家,强调音乐的社会属性与教化价值。《史记》与《汉书》极力为乐教作出正当性说明,劝诫君主应当杜绝纵欲享乐,要将音乐作为教化形式推行天下。《后汉书》与《三国志》记载了东汉初年与曹魏时期复兴礼乐教化之实践。《史记》还继承了董仲舒等汉代儒者论乐之特色,将音乐扩大到天地境界,并运用比附思想,将其与五行、五德等进行类比性认识,成为《白虎通》等文献乐教思想的来源,是两汉阴阳五行化了的儒家乐教思想之产物。同时,《史记》给予“发愤而作”、不能展现“中和”情感面貌的文艺作品高度认同,开始强调主体自身情感的独特价值,认为社会必须给予此种个体性充分的认识与肯定。于是,一种有别于西周“能群”观念的、强调个体独特性的音乐哲学观念开始在两汉兴起,最终导致了魏晋时期乐舞与教化脱钩,走向个体化与艺术化。  相似文献   

14.
许潮创作的《武陵春》继承了《桃花源记》的故事主题、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从遇仙主体的深化、对社会犀利的批判、人物形象的丰富和剧作诗化特征四个方面对《桃花源记》进行了发展。  相似文献   

15.
《扬雄集》古本虽早已亡佚,但自宋代以来相继有多种辑本产生。宋人辑本有五卷、六卷本两种,明人辑本则有三卷、六卷、五卷、一卷本四种。明人辑本中的《蜀都赋》《太玄赋》《逐贫赋》《元后诔》《答刘歆书》《州箴》《官箴》皆辑自章樵本《古文苑》。而《文选》与《汉书》中共有的《甘泉》《羽猎》《长杨》《解嘲》《赵充国颂》,汪本、郑本、张溥本应皆是据《文选》辑录,张燮本则据《汉书》辑录。《河东赋》《酒赋》《反离骚》《上书谏勿许单于朝》《解难》,诸家皆辑自《汉书》。仔细比较四种明人辑本的目录及具体内容,可知四者之间应无直接的因袭关系。《四库提要》等谓张溥本因袭张燮本之说,至少就《扬侍郎集》而言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是杜甫研究的黄金时期。重庆图书馆藏其相关著述颇多,主要有四:《杜甫诗里的非战思想》、《杜甫生活》、《李白与杜甫》和《李杜比较》。四著版本各异,且因新方法的援用,为杜甫研究辟出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韩亚林 《语文知识》2005,(12):29-30
高中《语文》第四册选有《闺塾》(节选自《牡丹亭》)、《哀江南》(节选自《桃花扇》)和《柳毅传》(节选),从文学体裁来看,《牡丹亭》和《桃花扇》属于明清传奇,《柳毅传》属于唐代传奇。虽然唐传奇与明清传奇都称传奇,但唐传奇指唐代的文言小说,明清传奇指明清两代的长篇戏曲形式,二者在  相似文献   

18.
贾洪  邹红 《现代语文》2006,(2):80-80
从建国到现在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教材中的戏剧作品共有十三部:《走向一条路》、《修堤》、《龙须沟》、《日出》、《屈原》、《万水千山》、《白毛女》、《威尼斯商人》、《雷雨》、《雷电颂》、《茶馆》、《罗蜜欧与朱丽叶》、《三块钱同币》。在不同历史时期同一作家的入选作品发生了变化,引发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以其中的四部作品为例来探究其中的缘由。  相似文献   

19.
《诗经》"四始"之说在四家《诗》及《诗纬》中各有不同的解释,后世学者对此多未详加考论,或简单解释,或混杂而谈,或单执一面。通过具体而详细的文献考证,可以看到真正有明确文献记载和根据的只有以《诗大序》说为代表的《毛诗》说、以《史记》说为代表的《鲁诗》说和《诗纬》说。《毛诗》与《鲁诗》说通义在于立足于《诗经》四部,而《诗纬》则杂糅了阴阳五行、律历等庞杂的内容。从中也可以看到各家解《诗》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刊组织四篇文章,以笔谈方式讨论《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在关联。这四篇文章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足MEGA2的文本学解读,重新审视了青年马克思第一次经济学研究时写下的《巴黎笔记》与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献和逻辑关系。文章不仅考察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双重理论逻辑——异化逻辑和对象化逻辑——的内在关联,也审视了《穆勒笔记》异化逻辑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理论的差异和关联,并且透视出青年马克思人本学劳动理论逻辑中更深的理论背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否定辩证法构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