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第一版1987年12月出版一年多后,我院就开始按它进行档案分类标引了.实践证明,《中档法》第一版所设类目太粗,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标引需要.1997年12月出版了《中档法》第二版,把类目由一版的5千条扩展到10万条,基本能满足全国档案分类标引需要,但我们在使用中仍发现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中国档案分类法》是一部具有我国特色的档案分类法邓绍兴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是我国档案工作业务建设中的一项具有全局性的基础工作,也是档案工作标准化。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法规。《中档法》的编制在国家档案局的领导下,始于1983年,1987...  相似文献   

3.
教育档案的开发利用,是教育档案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基本目的,做好教育的开发利用,首要的是做好教育档案的分类,为使这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国家教委组织编制了《中国档案分类法-教育档案分类表》和《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等规范,在指导教育档案管理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档案分类与图书分类关系的两次讨论谈起(上)邓绍兴本世纪的档案工作中,有过两次档案分类与图书分类关系的讨论,发表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见解,推动了档案分类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本文仅就两次讨论加以剖析和评述,兼论《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与《中国...  相似文献   

5.
《中档法》是《中国档案分类法》的简称。它的编制和出版,是我国档案分类方法的重大发展,对于实现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编制和出版这部分类法的过程中,我也略尽了微薄的贡献,现回忆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档案分类法》以及《民国档案分类表》、《清代档案分类表》,已经由档案出版社出版,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这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新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我国档案分类理论与实践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档案管理的科学水平,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 编制一部全国统一的档案分类法,在我国档案工作发展上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的工作,其科学性很强,难度甚大。在整个编制工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包括理论原则问题,体系结构问题以及方法技术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分类法的编制原则问题,而编制原则的核心,又是分类法的分类基础问题。现就个人参加编制分类法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对《中国档案分类法》的分类基础问题,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国家档案局主持编制的《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已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笔者仅就参加编制《中档法》的体会,谈谈对该分类法编制原则的认识,抛砖引玉,就教于档案界同行.  相似文献   

8.
鉴于全国档案馆馆藏资料分类不统一的状况,笔者想就此谈一点个人意见:一、根据馆藏资料实际,采用《中图法》或《资料法》较为适宜。前面已经说到档案是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档案的分类是以行政机构、职能并紧密结合档案记述和反映的物属性关系来确立类目的;馆藏资料大都是二次或三次文献,属于图书资料的概念范畴。而《中图法》与《资料法》是按照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和其他特征来确立分类标准的。既然馆藏资料不是档案,那么,用《中档法》类分馆藏资料就欠妥当。因此,笔者认为:文献的性质、属性不同,所用的分类方法也应该不同。即档案(属于…  相似文献   

9.
在以职能分类为主要分类依据构建《中国档案分类法》①(以下简称《中档法》)这座宏伟大厦时,逻辑原则仍被奉为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的编制、讨论和试行,对于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和档案学理论研究,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创造性业绩。由于它是一种新兴事物,比起一些起步较早的国家,我们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简称《地震档案分类表》),于1988年立项,历时六年,七易其稿,编制完成。我国地震科技档案工作以《地震档案分类表》为准绳,使地震科技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了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由农业部办公厅主持,农业系统有关农业主管部门和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参加编制的《农业科技档案分类标准》、《农业科技档家著录规则》、《农业科技档案分类标引规则》、《农业科技档案分类标准类目细分规则》,于1988年12月经国内有关专家、教授审定,由农业部批准,颁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1989年3月1日起执行。目前正在全国农业系统范围内实施和推广应用。它标志着农业科技档案工作开始向标准化方向迈进。现就《标准》的编制,结合湖北实施应用工作中的情况,谈如下看法。一、《标准》的编制编制农业科技档案分类标准和著录、标引规则是农业科技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1984年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金融档案分类表》的自动分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基于《中国档案分类法金融档案分类表》(以下简称《金融档案分类表》)的中文文本自动分类算法。提出了类别词概念,介绍了类别词库和分类规则词库建造法以及自动分类的三维加权算法等内容。经过对真实金融档案文本测试,自动分类正确率可达81%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档案分类法科学研究档案分类表》的特点朱伍华,白国应,胡国基,滕秀文,李衡根据国家档案局的部署和委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负责组织编制的《中国档案分类法科学研究档案分类表》(以下简称《科研档案表》已于199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其特点如...  相似文献   

15.
档案馆馆藏资料内容庞杂,种类繁多。如使用《中国档案分类法》分类,大部分馆藏资料(特别是建国后的部分史料)类无专属,给分类、编目和排架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使一些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据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档案馆馆藏资料分类法”。中央档案馆是根据本馆馆藏实际,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为依据,结合档案工作的特点,编制了《中央档案馆馆藏资料分类大纲》。北京其他各级档案馆(室)也都作法不一,  相似文献   

16.
档案分类表主题索引的编制与使用戴璞索引对于一个完善的分类法(表)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有了索引能很方便地使用分类表,也为档案分类标引与主题标引一体化提供了工具。根据我们编制和使用《中国档案分类法》(主表)主题索引的实践经验,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作如下论述。一...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档案著录规则》、《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在我国的相继颁布、出版和修订,一种有别于传统馆藏检索语言的新型档案检索方法--分类检索语言,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并得到了广泛地运用,这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案卷目录在检索方面的“独霸“地位,而且也为广大用户开辟了一条从分类角度查寻档案的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档号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档案界的业务难题.1995年,国家档案局批准施行了《档号编制规则》,结束了我国档案工作中档号编制无标可依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王康 《湖南档案》2000,(6):28-28
根据《全国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采集方案》,到2004年,全国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的采集工作将要完成。当前全国各级档案馆都在进行报送目录的准备工作。这次报送的目录要求是根据《民国档案目录中心数据采集标准》进行规范处理过的目录,并且必须根据《民国档案机读目录软磁盘数据交换格式》(以下简称为《磁盘数据交换格式》)录入计算机,以磁盘方式报目。以往我们对民国档案的分类是采用人工分类办法,而传统的人工分类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一,  相似文献   

20.
档案分类表惯称档案分类法,如《中国档案分类法》等它是对档案进行分类标引、组织档案分类目录、开展档案分类检索的一种重要工具。作为一部较完善的档案分类表,除应具备“编制说明”、“主表”、“辅助表”等部分之外,还应配以必要的“类目索引”或“相关索引”。然而,纵观目前已编写完成的绝大多数档案分类表,这项工作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拟就编制这种索引的必要性、原则及方法等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仅供有关部门及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