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怎么教     
先讲清"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出示图或实物,如盘子和2只碗,问:盘子里有几只碗?二只碗用2表示,写"2";拿去一只碗,问:盘子里有几只碗?一只碗用1表示,写"1";再拿去一只碗,问:盘子里有几只碗?一只碗也没有用0表示,写"??"然后讲清“0”表示起点.教师贴出小米尺放大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4-5页例3、例4.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我们教室的黑板有多长,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2.出示米尺,这是米尺,如果换这把尺子测量,感觉怎么样? 3.引入新课:我们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用"米"作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米". [设计意图]通过选用哪种尺子测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引出新知. 二、认识米,用米量.  相似文献   

3.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中的第一节课“分数的意义”。教材分析 :(略)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一、复习引新由于分数学生在三年级已初步接触过 ,应该抓住这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进入新课学习。具体设计 :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让学生说出几个分数 ,然后请一位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 ,看能不能用整米数表示 ,再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分得苹果的个数能否用整数表示 ,针对结果指出 :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 ,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结果 ,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数———分数。分…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片断一:铺垫理解师(出示13、35、34):怎么理解这些分数的意义?怎么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它们的意义?生1:把单位"1"平均分为3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13,用除法来表示就是1÷3,除法的结果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师:几个几分之一就表示成几分之几。师(出示16米、79吨):怎么理解这两个分数的意义?和之前的分数比有什么区别?生2:这两个分数表示的是数量,而不是比率。16米表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六年制九义教材第十册P84-P85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理解分数、分子、分母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分数的产生,向学生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观点。教学重点: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知道,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比如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量了四次后剩下的不够1米,就不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再如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的部分也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分…  相似文献   

6.
一、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教师指出:第五册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同学们想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请一名学生上台用米尺度量黑板的长度,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能得到整米数的结果吗?   请一名学生上台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让学生思考:每个小朋友分多少?……  相似文献   

7.
一、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教师指出:第五册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同学们想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请一名学生上台用米尺度量黑板的长度,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能得到整米数的结果吗? 请一名学生上台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让学生思考:每个小朋友分多少? 教师指出:从同学们量黑板的长度和分苹果可以看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在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 二、演示引探.获取新知。 1.引导学生认识单位“l”。 教师出示一块饼的实物图(贴在黑板上),然后把它平均分成2…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师先拿出6个苹果,问:把这6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3个。师:要是把2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1个。师:那要是只有一个苹果(出示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每人得半个。师:“半个”还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生:不能,用分数12表示。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根据刚才分苹果的经验,你能表示出自己喜欢的12吗?(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再涂色。)……案例二: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老师已经给每对同桌准备好了一些学具(每张课桌上放着一个塑料袋,袋里装着彩色纸。有的袋里装着4…  相似文献   

9.
在分数四则运算教学中,“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为搞好这一内容的教学,我们首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一方面,我们应复习好旧知识,引起学生质疑的兴趣。办法如: (1)出示下图,说明图中苹果一样大后,要求学生口答:1个苹果是9个苹果的几分之几?两个苹果是全部苹果的几分之几?4个苹果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10.
一、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1.探索分数除法的意义。师出示题目:①每人吃半块月饼,4人一共吃几块月饼呢?引导学生思考:半块月饼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4人一共吃几块月饼求的是什么?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相似文献   

11.
[片断]探究分数的意义 A老师:1.1/2是什么意思?(出示苹果)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苹果的1/2? 2.选择合适的材料(课前准备好的1分米长毛线、1张长方形纸、6面小旗、8根小棒、8个小方块)表示1/2,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时间2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用各种材料得到1/2。在一个学生用  相似文献   

12.
[教法一] 教师出示:(1)一只苹果的 质量是一根香蕉的3倍;(2)一 只苹果和一根香蕉共重400克。 师:看到这两个条件,我们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一只苹果和一根香蕉各 重多少克? 教师出示:想一想,议一议。 (1)应设哪一个量为x?另一个量 怎样表示?为什么?(2)这道题的 等量关系是什么?如何列方程?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解:设一根香蕉重x克,则 苹果重3x克。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听了三年级两位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受启迪,有感如下。【A教师课堂实录片断】1.回顾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再让学生列举一个分数并说出其他的含义。2.新授。师:猴妈妈买来一些苹果,把它们放在两个盒子里,准备中午和晚上分给他的4个猴宝宝吃。课件出示第一盒苹果(1个)。每个小猴能分得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14。师:晚餐时间,猴妈妈把另一盒苹果分给它的4个猴宝  相似文献   

14.
一天,我家用削好的苹果招待客人。客人没有吃,那去皮的苹果颜色后来竟变成了茶色。送走了客人,我就问爸爸:"苹果为什么会变色?变了色还能吃吗?"爸爸笑着说:"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他要我拿来几个碗和一个苹果,他把苹果削好,切成三块,让我把一块苹果放在一只空碗里;又将另一块放在第二只碗里,并扣上一只玻  相似文献   

15.
【教法一】教师出示:(1)一只苹果的质量是一根香蕉的3倍;(2)一只苹果和一根香蕉共重400克。师:看到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一只苹果和一根香蕉各重多少克?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57、58页。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具准备投影仪,苹果若干个,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的纸片,彩色笔。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你喜欢吃什么水果?生:我喜欢吃雪犁……师:你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出示“一盘苹果”)2.师:水果盘里一共有几个苹果?生:有4个苹果。师:如果老师要把这4个苹果分给2个同学,怎么分才公平…  相似文献   

17.
<正>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许卫兵执教的苏教版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我感到这节课取材现实,手段别致,精彩纷呈,富于启示,特撰写下两个教学片段与同行交流分享。【教学片段1】新课伊始,许老师课件出示一个大大的汉字——"数",并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数(shu)起源于数(shu)"这句话引出代数的起源,然后屏幕上依次投影出现6个苹果、4个苹果、2个苹果、1个苹果,让学生先后数出并同时写出整数:6、4、2、1。许老师接着追问:1个苹果可以用"1"来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切成两块,这半个苹果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可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下面是苏教版第八册《小数的意义》两个不同的教学片断。[片断一]教师出示例题: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米?这样的2份呢?让学生观察米尺后组织教学: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在米尺上是多少分米?生:每份是1分米。师: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怎样用分数表示?生:十分之一米(教师板书:1分米=110米)师:十分之一米如果写成小数可写成0郾1米。(板书:0郾1米)读作零点一。这样的2份是几分之几米?生:这样的2份是2分米,是十分之二米。(板书:2分米=210米)师:十分之二米也可以写成0郾2米(板书0郾2米)读作零点二。这样的7份是几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相似文献   

19.
有一堂这样的“分数乘以分数”的新授课:教师先出示例题和图1: “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公顷,1/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3/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学生读题以后,教师问:“这道例题要我们求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我们用这个图形来表示1公顷,阴影部分表示1/2公顷。随即,教师把  相似文献   

20.
倪华东 《科学课》2008,(8):23-23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为了让学生从小就明白科学的严肃性,明白科学必须是实事求是的,在上课前出示了一个仿真的蜡制苹果。师:这是什么?生:苹果。师:是一个怎样的苹果?你们能描述一下吗?学生用精彩的语言形容了这个苹果。师:(在学生中间走了一圈)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