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洪兴祖生平事迹及著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兴祖是宋代一位有治绩、有学识的文人,他的生平事迹和著述情况集中记载于《宋史·儒林传》本传。但是《宋史》本传所记,颇为疏略;而学术界论及洪兴祖,迄今仍只根据这一有缺陷的记载。本文则打算在《宋史》本传的基础上稽之典籍传记,索考旁证,使我们对洪兴祖的生平事迹和著述情况有更为全面详尽的了解,这对宋代历史特别是南渡前后的历史的研究,对宋代学术特别是宋《楚辞》学的研究,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张鹏翮简谱     
以纪年的方式,按年月较为详实地记载了清代名臣张鹏翮的生平事迹和治河成就,简略地介绍其著述及存佚。  相似文献   

3.
张鹏翮简谱     
以纪年的方式,按年月较为详实地记载了清代名臣张鹏翮的生平事迹和治河成就,简略地介绍其著述及存佚。  相似文献   

4.
东汉著名四川籍文人李尤的事迹,记载于《华阳国志》和《后汉书·文苑列传》本传,但较为疏略。本文检核有关史料,对其生平事迹和文章著述做了深入考证,探讨了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李尤在和帝、安帝时参加校书修史的情况,二是李尤在安帝末年谏废皇太子的情况,三是李尤文章著述及后人对其评价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汪瑗的《楚辞集解》为明代楚辞学重要著作。从汪瑗的楚辞学存世文献入手,对汪瑗的楚辞学研究方法、楚辞学术史观念和楚辞学研究的语言特色等进行探析。汪瑗广收众说、推陈出新、以史证诗、众学相参,注重楚辞学史的构建和著述语言的通俗化。  相似文献   

6.
对清末莆田学者涂庆澜的生平事迹以及著述作简略考证,重点探析他在整理乡贤文献和个人创作方面的成就,并指出这些著述和创作在地方文化史、区域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唐代众多研究屈原与楚辞的文人学者之中,柳宗元是一位见解深刻、成就卓然的代表人物。本文拟对柳氏论屈原与楚辞的观点及著述作一番考察,这对唐代文学思想和唐楚辞研究史的认识和评价,将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8.
文化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和作家,总少不了引起后世学人的研究探讨。两千多年来对“楚辞”与屈原的研究,就不为寂寞! 要论学术研究历史的长短,大约楚辞学并不亚于儒家经学。每一时代的楚辞学者,往往是在继承和批判前代楚辞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去进一步研究楚辞和屈原的,他们在研究楚辞和屈原的同时,每每对于前代的楚辞学者及其著述也有所论评。这样,历代的楚辞学既对于楚辞和屈原的研究不无可取之  相似文献   

9.
余怀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终生未仕,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尤擅诗文。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许多著述未能刊刻流传。本文比较详尽地评述了余怀的生平事迹,全面系统地考证了余怀著述情况。  相似文献   

10.
黎遂球年谱简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遂球为明末广东一重要文人。他交游广泛,和江南及本省重要文人均有交往,与邝露、陈邦彦合称“岭南前三家”,三人均牺牲于明末抗清斗争中。本年谱从黎遂球作品及相关资料中爬梳史实。详尽介绍其交游及著述概况。全面反映了黎遂球的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11.
王念孙疏证《广雅》,常用"讹作"这一用语进行校勘,校勘的内容包括对文献表述的校勘和文献用字的校勘。王念孙对不同的讹误现象采用的校勘方法和证据是不同的,不仅体现了他精深的校勘功底,也反映出他已经具备了较为科学的语言文字观念。文章试对"讹作"涉及的校勘内容进行分类,以考察王念孙的校勘方法及他的一些语言文字观念。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王翰以《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著称,在盛唐恢弘的宏观时势之下,造就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传奇。然其事迹诗文流传极少,遂致鲜有关注与研究。文章从史料记载及其现存的十余首诗作文本出发,循端理绪,就其生平性格、艺术特质进行了探讨,并从其独特的人格特性研究入手,考论其诗歌用韵的特点,解读其骨气标举的诗歌创作风力。  相似文献   

13.
黄晖等人指出王充、王莽均有孙、王二姓,且同出魏郡元城,乃是同族,然细考《汉书·元后传》《论衡·自纪篇》之记载,详玩汉人传记的通行文法,此说难以成立。诸般史迹表明,王充、王莽分属两个平行发展的独立家族,绝非同宗。王莽的宗姓在东汉一朝备受猜忌,王充对王莽之行事素无好感,《论衡·自纪篇》交待"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仅是陈述事实,并无攀附王莽之意。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日记》有许多关于李大钊的记录。在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牺牲之前,周作人在日记中一共记录了45条与李大钊有关的内容,其中,1919年22条,1920年18条,1921年3条,1922年2条。1923-1927年无相关记录,李大钊牺牲后,《周作人日记》中再次出现关于李大钊的记录。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李大钊与周作人的交往时间只维持了短短的4年,交往频次呈递减趋势,而且后两年交往次数更是断崖式下跌,以至最终断了往来。"五四"前后周作人与李大钊这段人生轨迹的短暂交集,可以用北大同事、新文化运动健将、新村运动的同志三个方面来概括。  相似文献   

15.
张馨元  刘九令 《唐山学院学报》2018,31(2):98-102,108
通过对《日本灵异记》冥界巡游故事中的冥界人物、冥界景象、入冥途径及作品主题思想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奈良平安时代,人们对于冥界的认知和看待生死的态度,以及佛教思想的传播与影响,并且能够了解当时的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问题上的态度及所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核心著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在实践基础上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进而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胜利。时至当今,《实践论》和《矛盾论》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沧浪诗话》今传"通行本"与"玉屑本"两种版本,其中《诗辩》的文本顺序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在综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就《诗辩》的文本顺序问题提出四点补论:其一,《沧浪诗话》原非"诗话体"著作,《诗辩》当为"辩"体论说文,而《诗人玉屑》作为诗话著作摘录《诗辩》,并不承担保存其原貌的责任;其二,若依"玉屑本",则《诗辩》开篇即蹈袭北宋《潜溪诗眼》旧话;其三,从两个"识"字可以看出被"玉屑本"腰斩为两段的文字原本存在紧密的逻辑承接关系,且"通行本"在行文脉络上更加明晰;其四,论法论品相关文字或为"通行本"编校者据"玉屑本"补入,是以此两段文字依"玉屑本"当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清华简《系年》是一部不见于传世文献记载的完整史书,其中出现的赵氏人物对于燕赵历史文化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对《系年》中出现赵氏人物的5章文本进行解读,并对其中出现的6位赵氏人物的事迹加以介绍,一方面与传世史书相互印证,另一方面对不见于史书记载的内容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19.
《小太阳》是林良以成人视角构思的散文集。首先,作者通过话语权的转交,让儿童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其次,引号的运用更好地践行了作者的"浅语"主张,真正以儿童能够接受的语言来写作,而独立的时空叙事使得读者不会因为时代而产生隔阂;最后,林良还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作品的"柔软性",使其带上了更多的童话色彩。《小太阳》因此也获得了长久性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蔡伸一生干犯权贵,以致仕途蹭蹬,加之身处大厦将倾、追亡逐北的动荡年代,足迹遍及吴、楚,阅历深厚,因此,其词作涉及的题材较广,包括怀人、羁旅行役、壮志难酬、咏物、闺情、滑稽戏谑、唱和等方方面面,有《友古词》一卷传世。蔡伸词作不但题材广泛,而且创作手法上亦能独辟蹊径,因而独具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