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一、拥有个人博客"踏入"《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我看到各地同行上传了我平时无法学到的教学经验和教科研信息。欣喜之际,尝试着加入其中,便拥有了自己的博客——"大海一滴水"。撰写博文,从此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二、研读圈中博文加入了《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我如饥似渴地在圈里学习着,品读精华博文,用笔抄录精彩片段,开始尝试撰写文章。虽然有话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和QQ群让我走进了《中国学校体育》,她把全国各地的体育人聚集到一起,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在狭小天地中永远无法感受到的开放。不论年龄,不论性别,大家都是平等的,各种不同的教学见解和看法,只要一说出来,马上就有很多同行  相似文献   

3.
<正>一、案例研讨相关信息(一)案例类型教学视频片段(二)案例来源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课例(三)研讨形式公布案例——个人准备——定时在《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论坛和读者QQ群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8月底,偶遇"学体"(《中国学校体育》),走进博客圈,找到QQ群,参与BBS论坛,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新奇与陌生。圈中一线名师,如"爱军云轩"、"离阳光最近的人"、"中学海淀龚朝晖"、"王志强"等等,看着他们的经历与成长路程,让我深感惭愧,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10,(6):94-94
<正>《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zgxxty)、"草根争鸣"论坛(http://bbs.sports.edu.cn/forumdisplay.php?fid=13)和读者QQ群(群一50011898,群二:23497777  相似文献   

6.
<正>如何进行总结、提炼、升华,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是每位教师的渴望与追求。《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草根论坛组织了关于"体育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的讨论,在此,笔者摘录关于"教学特色"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正>受限于基层乡村学校的条件限制,笔者参加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在个人体育教育专业成长上也曾受到限制。《中国学校体育》作为我国学校体育基础教育领域中最具权威性、专业性的刊物,成为笔者接受先进教学理念的重要平台。自2011年起,通过参与"学体部落"有关的网络学习与教研活动,为笔者打开了一扇与各地体育教师学习和交流的窗口。在"学体部落"的"博客圈"、QQ群、B B S论坛等平台中,不仅有体育教育专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中国学校体育》依托网络创建了"学体部落"(博客圈、BBS论坛、读者QQ群、微博等),10年来,加入到"学体部落"的一线体育教师,通过参与"学体部落"网络研讨、作为杂志通讯员参与报道全国性体育教学研讨活动等不断提升、获得成长,有些已经成长为体育骨干教师,甚至体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也有一些则已经走上体育教研员岗位。同时,在所有成员的相伴、相知、相守中,在体育教研员、一线体育教师的支持与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专业学科博客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平台。专业学科博客是教师利用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感悟、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研究成果等上传于博客,逐渐积累自己的个人资源,或与他人群体性(博客圈)的交流研讨,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将巨大的写作群体和阅读群体呈现在博客平台之上,为教师的"二  相似文献   

10.
<正>我的博客之"旅"是漫长的、前进的、痛苦的、开心的、坚持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参加博客圈的各种活动,可以说我的博客之"旅"就是我的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在此,我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一名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是否有捷径可走?形成教学特色的策略又有哪些?就这些问题,《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第十期"草根论坛"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学体部落”网络教研机制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一、研究背景"学体部落"是中国学校体育(以下简称学体)杂志社将杂志的官方网站、官方博客圈及读者QQ群等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使之成为一线体育教师交流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中国学校体育》依托网络创建了"学体部落"(博客圈、BBS论坛、读者QQ群、微博等),10年来,加入到"学体部落"的一线体育教师,通过参与"学体部落"网络研讨、作为杂志通讯员参与报道全国教学研讨活动等不断提升,获得成长,有些已经成长为体育骨干教师,甚至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也有一些则已经走上体育教研员岗位。同时,在所有成员的相伴、相知、相守中,在体育教研员、一线体育教师的支持与关注下,"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12,(3):94-95
<正>群英荟萃:QQ群1——50011898;QQ群2——23497777;QQ群3——39521188;QQ群4——43139651研讨背景目前,一线教师对如何规范地上好体育课存在诸多争议。本期学体QQ群话题的研讨,旨在明确规范体育课具备的特征,规范上课的措施和方法,深入剖析影响规范上课的诸多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一线体育教师规范常态课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群英荟萃:QQ群一—50011898;QQ群二—43139651;QQ群三—131779625研讨背景:学校体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的事例和疑难问题,通过案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策略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体育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体育教学情境的再现,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通过"点评"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所以,一个好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6.
“博客沙龙”开栏了。“博客沙龙”的稿件源于“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博客沙龙主题探讨”以“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提升课堂”为宗旨,着重探讨和发现体育常态课堂中的过程与真谛!本栏目以“原生态”为特色,刊登来自真实课堂的“教学点滴”。博客沙龙的主题源于亲临一线的老师,它再现了教学实践中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过程。博客沙龙主题的目的是让一线教师动用、显现、检验和反思自己对课堂(学生)的实践理解,让自己在“做”与“回应”(参与博客主题讨论)之间建立联系,促使圈中的老师整合和丰富经验,获取处理复杂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方法和能力,真正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教师在常态教学中获得灵感和智慧。欢迎广大体育教师参与。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地址:http://q.blog.sina.com.cn/zgxxtybkq  相似文献   

17.
开展博客教研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教学培训与科学研究中,博客已经成为教学、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博客教研"也成为了一项广受一线教师热捧的活动。在下文中,作者即对网络教研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博客教研的功能与价值。此外,本刊已经推出了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390445263)与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zgxxty),并在博客圈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与支持,随着博客圈成员人数的增加和点击量的持续增长,相信《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将进一步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和读者朋友们交流、学习、科研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8.
<正>一、多样网络教研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BBS论坛""QQ群…YY语音群""网络教研""C CTalk互联网""美篇""初页""易企秀""博客"、微信平台等进行直播与互动交流,实现经验分享与推广教学展示与探讨、教改及教育教学最新信息的传播等。如,"中国学校体育"微信公众号、"菁体育"视频网站、"虎扑TV"等方式全程直播教研活动,既有课间锻炼、课堂教学展示,也有课后答辩式评课,还有专家  相似文献   

19.
摩卡 《网球》2008,(12):104-113
说起网球网博客,凡是注册或者浏览过的朋友们,总是会想起几个熟悉的名字。不过大家一直都是"只见其文,不见其人",面对即将告别的2008年,我们邀请几位备受关注的博主,谈谈自己和博客的那点事儿……在完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或许只有博客才是最真实生动的生活记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草根争鸣"第十期"如何形成体育教学特色"的有效回帖高达496帖,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现筛选部分精华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