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而在舆论监督中,新闻舆论监督又是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媒体开展舆论监督不单纯是媒体的责任,更是百姓、社会、时代对媒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马原 《青年记者》2008,(10):35-36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而强大的监督形式,已经成为媒体制胜的有力武器。从《焦点访谈》树起舆论监督大旗到《南方周末》在舆论监督上的作为,媒体的舆论监督曾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近几年来,媒体的舆论监督却出现了集体撤退的现象。各类舆论监督栏目纷纷改版或者弱化,媒体的舆论监督进入了“后舆论监督时代”。  相似文献   

3.
监督是整个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舆论监督又是监督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舆论监督反映了人民监督、民主监督的意愿,是人民监督、民主监督的有机组成部分。建构和完善舆论监督机制,要尊重人民的意见,尊重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杈、表达权、监督杈,规范舆论环境,尊重和鼓励媒体监督,加强媒体自律。  相似文献   

4.
林凌 《当代传播》2007,(5):12-14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监督在揭示事件真相、呼唤社会公正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媒体正确处理舆论监督的原则是:不缺位,也不越位;恪守媒体角色,公正介入监督事件,在一些特殊领域遵从特殊的监督规律,讲究新闻舆论监督的时机和形式.  相似文献   

5.
“监督难”,“难监督”,这是媒体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何使舆论监督性节目走出这个怪圈,保持长盛不衰。下面谈谈我们办舆论监督性栏目创新和探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一种独特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国家广电总局之前曾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要求》的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机构要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加强监督,改进监督。但是地方媒体要进行舆论监督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地方报纸和电视媒体的编辑记者因为舆论监督而遭到漫骂、威胁甚至殴打事件屡有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监督客体主要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监督载体主要是批评报道。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舆论都具有否定性评价特性,只有那些具有传播价值引起舆论普遍关注的否定性事物才可能成为媒体监督的对象。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的推进,刑事案件的公开审判制度得到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审判权运作过程的透明度不断提高,媒体舆论监督的地位日渐突出,监督力度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媒体舆论监督已经成为我国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肯定的是,大众传媒舆论监督由于其自身所特有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为我国的监督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大众传媒对于刑事审判的过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刑事审判的独立性,确实存在扭曲司法,改变法定程序偏离合法轨道的越界行使、不正当行使的情况,从而最终导致舆论监督异化为舆论审判损害了司法公正。由此,必需正确处理好媒体监督与刑事审判的关系,使其各司其职,在强化必要的舆论监督,促进司法的公正性的同时,也应对舆论监督活动进行适当的规制。  相似文献   

9.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传媒运用新闻报道的小形式,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人们的不良言行进行监督。它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媒体形式。舆论监督有其自身优势:辐射宽,影响大,干预强。“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就是人们对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形容。所谓:“言及乘舆,则天子动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就是舆论监督的力量。目前,对新闻传媒来说,舆论监督的现状如何?该采取什么对策加强舆论监督,提高舆论监督质量?的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特殊职能,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义务。但当有些媒体真正行使舆论监督职能时,面对各方面带来的种种压力,常常会使媒体监督陷入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1.
地市级党报如何开展好新闻舆论监督,扭转“难、险、缠”的被动局面,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是目前地市级党报进行舆论监督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一方面,新闻舆论监督,是政府职能部门监督、司法监督等社会三大监督之一,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不但是党报战斗性的标志,也是媒体增强公信力必不可少的手段。另一方面,众所周知,新闻舆论监督是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封口费"事件屡禁不止,不仅损害了记者的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也损害了民众的知情权和利益。要彻底根治这一弊病,必须解决如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对"新闻舆论监督"之监督的缺失,力求对症下药,探寻一些加强监督舆论监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是一个过程:首先是新闻媒体把被监督对象的情况传递给作为监督者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从而对被监督对象的所作所为进行判断与评价,形成舆论,再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出来,形成舆论压力,达到监督目的。”在实践操作中,舆论监督往往被看作是媒体监督,即民众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14.
《阳光热线》开创了一条媒体与政府行政部门联手经常陆地实行舆论监督的新路子。执政、执法部门既是被监督者,又是监督者,既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媒体的监督,又要和媒体一起监督其下属单位和人员。被监督对象的主管部门和上级成为媒体舆论监督的合作者、同路人。《阳光热线》把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集于一身,形成了强大的监督合力。有效解决了常规舆论监督模式的难题,做到了监督者满意、被监督者满意、领导满意、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正是由于监督媒体的异化导致了舆论监督的畸变,而维护新闻舆论监督的健康秩序,只有法律的完善与传媒制度的创新才是斧底抽薪的解决之道,政府的宽容与媒体自身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王腾 《新闻世界》2011,(10):63-64
舆论监督是新闻事业和社会监督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监督报道是媒体提高自身竞争力、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新闻舆论监督在揭示事件真相、呼唤社会公正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报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媒体,舆论监督是其基本功能,是党报权威性和战斗性的重要体现。它与行政监督、人大监督、政掷监督、党派监督、公众监督等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监督。而且,舆论监督还是一种全方位的监督,是其他几种监督的放大,具有敏捷性,是快车道。正确地使用舆论监督,也是舆论服务,同样是一种惠民行动。它可以帮助党委、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干群关系;也可以弘扬正气、鞭笞丑恶,起到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有效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冲突是新闻学界、业界热议的一个现象。众所周知,媒体报道具有强大的引导和评价功能,但媒体在舆论监督的同时,自身角色功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异化,出现了越俎代庖的现象,由“媒体监督”滑向“媒体审判”。尤其是在媒体没有平衡报道的情况下,法官可能会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而作出不公正的判决,影响了司法独立。因此,不仅要明确舆论监督的范围,还要完善国家权力的配置及司法本身的独立,寻求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一种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媒体所需要行使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现实生活中,党报如何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如何把握好角度和分寸,既宣传政策、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又能做到监督而不添乱,一直是困扰党报行使监督权力的难题。《枣庄日报》开辟的“阳光政务”栏目,创新了舆论监督模式,走出了一条舆论监督的新路子,成为舆论监督促民生的样本。  相似文献   

20.
明明是开展正常的舆论监督报道,却被有的地方政府能躲就躲、能推就推。个别地方干部这种“舆论监督过敏症”需要脱脱敏,涵养闻过则喜的雅量。媒体做舆论监督,只要媒体立场公正、方式合情合理、监督有理有据,就理应得到配合维护。对舆论监督的“反感”,源自对监督工作的“敏感”。少数地方基层干部为迎合上级领导“更看重成绩成就”的心理,长期报喜不报忧;个别干部对舆论监督有偏见,认为媒体只能“抬轿子”不能“扯袖子”;还有部分地方片面以负面舆情多少考核下级工作,导致基层干部滋长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