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为什么要放松? 1.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在放松状态下的运动,心静体松、缓慢柔和、轻灵沉稳、连贯圆活的技术特点决定了放松是太极拳第一要素.就像走路需要速度、跳高需要弹跳、推铅球需要力量一样.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具有密切联系,两者的发源、功用和功法基本相通。太极拳是综合地继承和发展各家拳法,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步协调动作,结合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等运动为基本运动形式,是一种内外兼修、轻灵柔和、缓慢沉稳的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项目。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问:练习《吴式太极拳健身八法》对时间、方向有何要求?每天练几次最合适?战波:这套运动疗法简便易学。既适合于中老年人,也适合于青少年人。对时间、方向也没有特别要求。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较好,如时间充足,每天多练几次效果更好。不论练几次,都必须按照要求认真地做。问:我们在做《吴式太极拳健身八法》时,有人一边做一边说笑,这样会对身体有害吗?战波:打太极拳必须做到“放松入静”,才能使气血通畅,这是一般要求。《吴式太极拳健身八法》第一式就是“四线放松”,只有做到全身放松,心情愉快,精神饱满,还要体会运动时要刺激到经络穴…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祛病健身机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拳术的一种,具有柔和、缓慢、轻灵的特点。其用于祛病则疗效显著;用于健身则延年益寿;用于制敌则外柔内刚,已成为国人喜爱的一种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培养意志和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本文试从六个方面探析太极拳的祛病健身机理,当信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太极拳的了解,使其进一步推广,并达到祛病健身之目的。一、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意到身随”,以意识引导动作,是太极拳的一大特点。练拳时思想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到每个细小的动作中去,使动作柔和、连续而有节奏。此时,大脑皮质除了运动  相似文献   

5.
<正>崔仲三,自幼秉承家传,4岁起就开始随祖父崔毅士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在祖父严格教导下全面掌握太极拳、器械及推手。他继承了祖父拳架舒展大方、匀缓柔和、轻灵沉稳、刚柔相济、意在其中的风范,是北京杨式太极拳嫡传之人,也是杨式太极拳宗谱载名的第五代正宗传人。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作为吸取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综合继承与发展各家拳法,结合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推手、散手等运动为基本形式,是一种内外兼修、轻灵柔和、缓慢沉稳的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项目。它蕴藏着东方文化的深邃内涵,主要可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练习特点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太极拳的演练效果,本文阐述了演练者必须掌握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技术要求及其一般规律。从体松心静呼吸自然;动作弧行虚实分明;轻灵柔和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园活完整等四个方面下功夫。而太极拳教学训练方法的提高又须教师不断地对演者在外形、劲道和意气诸方面进行积极和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赵炬 《健身科学》2011,(12):39-40
太极拳是一种按照道家阴阳学说的理论,通过柔和缓慢的形体动作修身养性,去寻求人体自身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的运动形式。太极拳运动是历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它融养生、健身、防身于一体,是一种动中求静的运动。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心静意导,呼吸自然;中正安舒,松柔连贯;动作圆活,周身协调;轻灵沉着,刚柔相济,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不宜继续作为竞技武术比赛项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太极拳曾为竞技武术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太极拳柔和、缓慢、轻灵的技术特点使它不具有竞技体育所需要的观赏价值,它的比赛也缺少竞技体育所必须的区分度,所以太极拳不宜继续作为竞技武术的比赛项目.如果太极拳脱离了竞赛规则的限制,将以更自由、更多姿的方式,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更全面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瑜珈术以其特有的姿势和冥想术及良好的精神调节、心理调适等强身健体的功效吸引着广大健身者,是一种使人易于接受的体育运动项目。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用意识引导动作,意到身随,配合均匀细长的呼吸,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使全身上下得到均匀而协调的活动。它既能使人体的运动器官得到一定的锻炼,又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等促进,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将瑜珈与太极拳进行多维比较,揭示两者的异同,以指导大众今后能够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运用其进行锻炼,达到健体娱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是千百年来武术界告诫练武者如何提高武技的一句至理名言。有许多练太极拳的朋友不太重视和理解这句话,认为:"太极拳走架缓慢柔和,只能健身,不能练功"。其实这是对太极拳不太了解。太极拳虽然动作缓慢,肢体运动柔软,它却能够通过身体柔软的旋转运动形式,接触对方的力点,让对方的力量改变方向,从而达到制服对方的  相似文献   

12.
谢远基 《武当》2014,(9):41-44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健身术、养生术和具有极强技击性的武术气功。一、我国太极拳运动的发展现状太极拳起源于我国古代道家武术,相传由张三丰创立。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建了陈式太极拳。经过数百年发展,演变出有代表性的杨、吴、武、孙等一系列流派。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动作柔和、轻灵、缓慢,运动如抽丝,处处有弧形,似展非展,圆活不滞,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它用意识引导动作,意到身随,配合均匀细长的呼吸,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使全身上下得到均匀而协调的活动。它既能使人体的肌肉、关节和韧带等运动系统得到一定的锻炼,又对人体的中枢神经、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系统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太极拳对高血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在以往的太极拳教学中,由于传统教法单一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本人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影响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因素,并总结出太极拳教学四部曲的优化教学方法。旨在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调畅气血,舒展筋骨,培养正气,使人体的功能发挥正常,以达到内外调和,预防疾病,抵抗外邪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太极拳练习要求意识引导动作,配合均匀深沉的呼吸,使大自然给予的有益物质,能更多地吸收,促进周身血脉流通,身心舒适,精神焕发.本文运用中医理论谈谈太极拳在保健体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中医理论谈太极拳的保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调畅气血,舒展筋骨,培养正气,使人体的功能发挥正常,以达到内外调和,预防疾病,抵抗外邪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太极拳练习要求意识引导动作,配合均匀深沉的呼吸,使大自然给予的有益物质,能更多地吸收,促进周身血脉流通,身心舒适,精神焕发。本文运用中医理论谈谈太极拳在保健体育中的作用。一、中医理论在太极拳中的应用1.阴阳学说与太极拳。《素问·四时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太极功理首先就运用了这…  相似文献   

17.
水火居士 《精武》2008,(1):59-59
一、张三丰太极拳论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演式一概不用后天之拙力,则周身自然网活轻灵,内劲增焉。贯串者,式式联络。绵绵不断之谓也。苟不贯串,意断势断,断则使敌有隙可乘。故太极拳术尤戒断字。  相似文献   

18.
王敬爱 《武当》2015,(1):26-28
在太极拳界,素有"教拳不传胯,传胯师父差"之说,由此即可显见胯在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拳论说:"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而胯是腰腿转换之机枢,胯关节不灵活,不松沉,腰腿就很难顺遂。《十三式歌诀》第一句就是"十三总式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只有腰胯松沉了,才有利于气沉丹田和劲达四梢;只有腰活胯开了,才能使下盘稳固,动作协调,周身灵活。一、腰胯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心为令,气为旌,腰为虫,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致于缜密矣"。这就是说,要以腰胯为主宰,由意识来指导太极拳的运动。打太极拳,难就难在如何正确运用腰胯。因为在练太极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梁凯明 《武当》2012,(4):23-24
杨式太极拳的最大特征就是体松柔和,舒展大方,外柔内鼓,有掤劲拳术之称。在杨公澄甫遗著《太极拳练习谈》中也讲到"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也"。这里的所谓"刚"和"针",指的都是太极拳的内劲。当前有许多人练拳只见软不见刚,把柔理解成软,把柔与软混为一谈。太极拳之"刚",就是以腰为轴,利用太极拳的缠丝劲,牵动丹田充溢的内气,在瞬间发出的爆发力,亦称弹簧劲。这种劲是通过长时间周身放松、拉长,用柔缓的动作在去僵求柔中练出的先天自然之气(常说的丹田之气)所产生的,并非后天之拙力。太极拳之"柔",《拳论》上讲,"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掌握柔并不是松软,而是去一份拙力、蛮力,得一份柔劲后的缠丝劲。此为太极拳的精髓,非千锤百炼、天长日久,不易轻得。由此可以看出练好太极拳柔刚途径就是学会放松。  相似文献   

20.
影响滑速的原因很多,放松是一较重要的原因。要想有较好的运动成绩必须学会如何放松。放松的方式很多,心理的放松是前提条件,只有心理的放松才能使生理放松,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较高的技术水平,获得好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