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营造浓重的国庆报道声势氛围,报社领导在系列报道上匠心独运,精心选材,巧妙构思,策划了多个大型系列报道。60年前,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在商丘打响并在这里“收官”。为此,报社8月初启动“淮海故地行”大型跨省采访活动。《商丘日报》和《京九晚报》两报联动,记者从商丘出发,采访了淮北、宿州、  相似文献   

2.
策划的层次策划就是报道的组织、指挥和管理,就具体实施一项大型系列摄影报道而言,它包括了内容设计、题材联系、版面编辑、人力调配、进度安排、后勤保障等工作。一项大型系列摄影报道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犹如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横向和纵向协调统筹,从某种意义上说,策划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1.报社的策划。报社的策划是指利用整个报社的资源,由报社整体协调进行的策划。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梁文祥卧底拍摄吸毒者系列报道见第53页图,就是一种报社整体的策划。从南方日报摄影专版上首次刊登,到南方日报出版社《独闯毒穴》一书的出…  相似文献   

3.
农历鸡年春节我特别开心:2004年度金华市新闻摄影好作品评选揭晓,我拍摄的《我市第一例4胞胎昨降生》组照获一等奖。得知我的摄影作品获奖了,不仅我所在的综合新闻部领导、同事表示祝贺,报社摄影部的记者也流露出了羡慕的目光。为什么?因为我是一名文字记者、编辑。据了解,在这  相似文献   

4.
近年逐渐形成风格的经济新闻系列报道,在策划上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事件和现象,组织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报道。"中国新闻奖"获奖经济新闻系列报道,不仅表现出了我国现阶段经济新闻系列报道注重把握报道时机、引导经济发展、突出人文关怀的策划特点,而且彰显了我国经济新闻系列报道策划上增强建设意识、整合报道资源、推进题材创新以及强化突发事件报道策划等诸多发展空间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压力与动力     
我是春节期间回广西探亲时,接到报社的电话,要我参加报社组织的新铁路工地巡礼系列报道,并决定让我参加南昆铁路的报道。这是报社组织的重点报道。说实在的,当时我深感意外,也很激动。我到人民日报工作已快9年了,可以说没有写过一篇通讯或者稍微说得过去的东西。作为一个编辑、一个记者,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内心  相似文献   

6.
特稿是什么?自<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特稿栏目创办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个困扰.从报社领导到一线记者,都不断向特稿编辑提问,特稿编辑也不时为此陷入困惑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总编辑应是第一编辑韩克顺对于报社的总编辑,有人主张要当评论主笔,有人提出应做首席记者,这些都是属于写的范围。笔者认为,总编辑也是编辑,他应当是报社的第一编辑。总编辑是报社的总策划、总导演、总设计师,从报道计划的制定、重大报道的组织,到美术摄影、版面安...  相似文献   

8.
王静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94-195
编辑策划活动是报社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不断培养和提高策划意识,是当前报社编辑的重要职责.本文简述了报社编辑策划工作的内涵,分析了报社编辑策划意识的重要性,并对报社编辑如何提高策划意识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党报的夜班编辑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把关意识、扎实的文字功底。同时,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夜班编辑还应具有较强的策划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报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策划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夜班编辑,对提升报纸的新闻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夜班编辑应当具有较强的策划能力为了适应报业竞争,不少报社实行了以编辑为主导,记者“按需采访”的体制。这对夜班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夜班编辑,不能仅就已有的稿件来考虑版面,而必须主动考虑所负责版面稿件的策划,能出点子给记者,对记者提出切实可行的报道选题策划要求,并将其编…  相似文献   

10.
系列报道可以说是深度报道的一种新闻采写编辑方法。对于深度报道的定义有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深度报道是对题材重大、影响广泛的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和外延拓展。系列报道虽然是一种深度报道的形式,但并不完全等同于深度报道。笔者认为,系列报道是在新闻事件发生伊始直至结束,按照时间序列所进行的一系列报道,往往由多次报道系统组合而成,比传统意义上的深度报道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更广的报道范围,但我国的系列报道因缺少深度报道的编辑策划,往往显得缺乏深度。  相似文献   

11.
从2008年开始,《温州日报》每年都有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的稿件在浙江新闻奖中获奖,如2008年度,组织策划的"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连续报道"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2009年度"民企突围的温州报告系列报道"荣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二等奖;2010年度,组织策划的"十问温州发展""看世博·温州叩问"等两组系列报道,分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和组合报道一等奖;2011年度,"大爱倾城""炒钱之疯"等两组系列报道均获浙江新闻奖二等奖.这些报道引起各界很大反响,也获得业界好评.  相似文献   

12.
一段时期以来,提到"农民工",大多数新闻媒体,编辑记者笔下都是"生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边缘人","弱势群体"等. 2007年,日照日报社另辟蹊径,成功组织策划了<新时代的农民工>系列报道,塑造出了孙靖杰、王立军、刘汉栋等一批新时代农民工先进典型.就是这样一组看似"另类"的报道,轰动了港城,感动了市民.  相似文献   

13.
最近,北京几家报纸的总编辑为自己的报纸连续写了若干篇新闻和通讯报道。报社领导写新闻,是新风,也是老传统,有助于鼓舞士气,带好新闻队伍。新闻单位有个好传统,当新闻“官”的不是光靠指挥,还得自己动手写稿编稿;对报社的领导不以官衔相称,而是直呼其姓或名,让人感到亲切和平等。记得当年自己刚参加新闻工作队伍时,常有这样情况,记者采写稿件回来,需配评论的,夜班总编辑当即在班上写出发排。编辑部门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编辑记者,都要练笔,而  相似文献   

14.
这一系列报道所体现的荆门晚报的新闻策划能力、新闻敏感性、新闻体裁联动(各主要体裁,如消息、通讯、言论、图片等“全员上阵”)等能力值得大家学习。同时,系列报道主题集中,参与记者编辑的基本功较强,文字比较精炼。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度金华市新闻摄影好作品评选刚刚揭晓,我拍摄的《我市第一例四胞胎昨降生》(见右图)组照获一等奖。得知我的摄影作品获奖了,不仅我所在的综合新闻部领导、同事表示祝贺, 报社摄影部有的摄影记者也流露出了羡慕的目光。为什么?因为我是一名文字记者、编辑,并非摄影记者。1、抓住机遇,揿下快门回顾拍摄《我市第一例四胞胎昨降生》这组获奖照片很有意思。去年11月8日上午8时,我接到金华市中心医院一位通讯员打来的电话,说该院有一位来自义乌的四胞胎产妇刚送进手术室进  相似文献   

16.
郝莹 《新闻三昧》2004,(8):25-25
2004年的两会报道前夕,我报报社领导提出:要用创新的精神搞好两会报道。副总编辑王秋和说,加强新闻策划是我们办好报纸的根本,要提高报道质量就从改进“两会”报道开始。为此,围绕“两会”报道,报社抽调骨干,成立了策划组、编辑组、采访组,集中智力提出了16个“热门话题”。这些题目深层次、全方位地反映了当前建设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体现了当前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大家感到能出彩,有戏。  相似文献   

17.
系列报道是新闻采写中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由于系列报道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比较适合做相对宏观、紧扣时代现实脉搏的作品,但若不得要领,报道容易做得繁而长、大而空,抓不到人和事,读者不爱看,从而失去报道的本意和作用.本文试图从三个获奖系列报道的解析中,探求一些系列报道的成功密码.  相似文献   

18.
在采写系列报道、重大典型等新闻时,常常需要合理组合有关人员,联手行动,协同展开。近年来,笔者同前进报社的同事、部队的特约记者等,先后联手采写了《战争离我们很近我们离打赢还远》、《推进军区部队作战能力建设》系列报道、《某机步旅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系列报道等多篇新闻作品,并多次获奖。怎样联合采写新闻呢?  相似文献   

19.
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各级报社的总编辑、副总编辑,大多数都是记者、编辑出身,他们在担任报社领导职务以前,都曾经动手采写、编辑过大量的稿件,一些人的成名之作或者影响较大的作品,大都产生于这个时期。 但是,自从担任总编辑、副总编辑以后,由于工作需要,这些同志下基层调查研究少了,浮在上面的时间多了,  相似文献   

20.
夹叙夹议议论风生──读程远的述评性报道随想张沛经济日报高级记者程远在报社10余年,一直当记者,写了大量报道,但他主要的笔墨用在冶金和汽车这两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产业上。几年来,他关于上海宝钢的系列报道以及关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系列报道,都是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