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怎样写,写什么,他们都不太清楚,老师的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怎样引导更好呢?我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先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使他们学会写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怎样让孩子在写作前充分地说呢?让他们说些什么?如六年制小学语文课  相似文献   

2.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  相似文献   

3.
谢丽蕴 《语文天地》2014,(31):73-74
“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记念刘和珍君》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吗?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望老师考虑。”这是笔者批阅学生随笔时读到的一段文字。这段话让笔者思考:我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应该是自得其乐的事,爱怎么读就怎么读,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没有旁人的干涉。而语文课的阅读,学生选择什么方法,思考什么问题,花多少时间,都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学生是在为老师读书,哪里能够自得其乐呢?怎样在语文课上尽可能地减少教师的"干涉",把阅读的主动权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感悟文本,让学生们乐起来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相似文献   

5.
彭敏 《学子》2013,(5):34
听、说、读、写能力是每个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其学习过程是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无动于衷地听,课堂收效甚微。如何有效激活语文课堂这池春水?我觉得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妙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听得更专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主阵地,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6.
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指的就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要让学生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做足语文味呢?最近,笔者在杭州聆听了全国语文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蒋军晶老师的一堂课,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语文味。一、"读"占鳌头——让读饱满一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的教学是由语而学文,语就是朗读。小学语文课是要让学生能听、说、读、写,真正让学生做到因语学文、因文学语,相互为用。小学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在2017年《语文课程新标准》里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 ,又一次在顺德欣赏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上精彩的语文阅读教学示范课。在这节课上 ,支老师将“读”发挥得淋漓尽致 ,那指导学生读的娴熟的技巧真是炉火纯青 ,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的以读为本 ,读中求悟的根本精神。一、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在《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学中 ,支老师的教法没有什么花架子 ,整个教学过程把指导“读”贯穿始终 ,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第一遍读 ,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在学生充分自由读的基础上 ,老师让学生谈读书后的感觉 ,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  相似文献   

9.
犤一犦批阅学生随笔,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记念刘和珍君》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望老师考虑。”说实话,读了这段话,我很有些悲哀,也有些埋怨,但我不能不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教学一般分为初读和深读两个阶段,初读阶段一般解决写了什么,深读阶段一般解决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对于精读课文,我们一般在第一课时进行初读,在第二课时进行深读;略读课文的教学虽然只用一个课时,但依然是先初读后深读。解决写了什么从另一种角度讲就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有的老师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往往形式单一。读了课文后,老师问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这种方式偶尔用用未尝不可,但每篇  相似文献   

11.
一、有效思维的长度语文课应该富有理智的挑战,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深刻起来.有思维容量的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语文课.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集中在重要的教学内容上,让学生学得充分一些,学得透彻一些.曾经听过支玉恒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教学设计极其简单,一共只有三个大的步骤:1.在多读的基础上,请学生发表读书的感受.(即支老师问:“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是什么滋味?”)2.给课文的五项内容各写—个抒情的句子,并经过板书整理后,形成一篇小小的散文.3.进行一个针对“保护地球环境,联系课外知识”的实话实说节目.  相似文献   

12.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什么?我曾经这样千百次地问过自己。曾经以为,语文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曾经以为,语文就是训练学生学会听、说、读、写;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情感,用语文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语文的审视”中的一段话。语文是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老师就有一千种答案;或许昨天、今天、明天的语文会有着不同的答案。这不是永恒不变,但却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对此,谈谈我理想中的语文课。一、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我们说…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改以来,我常常思考:人们都说自然才是美的,那么,语文的自然本色是什么?杨再隋教授的解释简明而准确,他说:语文课就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明白了语文课的内涵和真谛,我想我们就可以掠去表面的浮华,抛开不必要的喧嚣,减少支离破碎的分析,让语文课返璞归真。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总结了让语文课返璞归真的  相似文献   

14.
写下这个题目,我的内心很沉重。这句话,似一块巨石,一直压在我的心头;这句话,是直接导致那节语文课失败的一剂毒药。那节语文课的主题是《汉语拼音jqx》的教学,按照我事先准备好的思路,这一节课主要有两大环节:一是发挥字母卡片上图画的作用,让学生说出图意,认清jqx的形,并读准它的音;二是学生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学生们一听说又要看老师手中的卡片时,都高兴地蹦了起来,因为他们不满足只看到书本上狭小的图画,他们更愿意接触一些视野开阔的事物。“孩子们,看老师手中的卡片,谁能告诉大家,你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简单的开场白过后,进入第…  相似文献   

15.
在于永正老师的课上,没有你来我往的频繁问答,没有逐字逐句的烦琐分析,没有对课文内容的机械支解,有的是书声朗朗,静思默写。这样抓住语文课的本位,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于老师上的《圆明园的毁灭》两节课可分四大板块。第一,充分地读书,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于老师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书,在课堂上,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读得津津有味。于老师自己也说:“我最大的本事就是引导学生读书,让学生有兴趣地读,读出思想。”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一次比一次有深刻的体验,在读书中学会读书。第二,动情地写话,提高学生动笔写的能力。于老师用…  相似文献   

16.
上午第二节没课,我走进四年级一班教室。这是一堂语文课,田老师正上新课《猎人海力布》。教室里没有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甚至连幻灯机也没有:身材魁武的田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行清秀的粉笔字:《猎人海力布》。在学生读课题后,田老师开始提问:“想不想知道海力布?”“想知道他的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讲了自己学习的要求。老师简述文体后告诉学生,文章会告诉我们。学生读文。  相似文献   

17.
重视语文课中活动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课中活动的顺利开展,关键在于教师对活动的有效组织。初中语文教师可尝试开展诵读、讨论、批注、写读等语文课中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小学生感到写作文一点儿也不难?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师要自己养成经常动笔写下水作文的习惯。其次,从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作文""作文该写些什么""作文该怎么写""怎样写好文章"等几个方面加以引导。如果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写作文真的就一点儿也不难了。  相似文献   

19.
一、通读 :读出问题 ,使学生自发感知李时珍对医学的巨大贡献1 .读通课文(1 )自读课文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反复练读 ,把课文读通顺 ;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和读不准字的字音。(2 )以问促读 :学生每次读完一遍课文后 ,教师可让学生合上书 ,用一两个问题问学生 ,激发学生认真读 ,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李时珍。如 :李时珍是什么样的人 ?《本草纲目》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2 .读出问题(1 )自生问题 :让学生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等抽象问题读 ,尽可能自己读出问题。(2 )自定目标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质疑 ,形成…  相似文献   

20.
美国:语文课就是读书会美国中学实行宽松的选课制,语文课也更像是"阅读分享课"。虽然美国大学入学对写作要求非常高,但很多中学都不设专门的写作课程,而是通过让学生阅读各种体例的作品、写书评等锻炼写作能力。至于语文课上读什么书,也由任课教师自己来开书单,无论教育部还是学校,都不会印发统一的教材。尽管中学语文课深浅程度是可选的,但无论哪种课程,大量的阅读都逃不掉:刚上初中的13岁孩子,一个学期下来可能必须读六七种风格的英文作品;而希望上好一点大学的高中生,平均一学期要完整地啃下10本左右名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