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思想觉悟低,品德素养及文化基础也较差,在学习上缺乏兴趣,没有自信,意志力也不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而我校学生也不例外,普遍都存在着上述情况.因此,在我校的教师专用教案本里,"情感目标"是我们每位任课教师在备课时都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的一个教学目标.特别作为数学教学工作者,对数学这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我们更应该寻找对策,激发学生情感,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以下是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数学探究是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有些教师不管什么问题,不管有没有讨论的必要,都要让学生讨论讨论,让学生探究探究,结果造成不当的、无序的探究,导致了探究性学习的浅层化和庸俗化,导致了课堂的形式化和低效化.数学问题是数学探究的基点,没有数学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数学探究.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数学问题?“否定假设法”可助我们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应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最有效策略,也是我们强化学生数学情感的最重要方式.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紧依托生活资源,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生活引进课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现象,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兴味十足地学习数学.一、生活——提供数学素材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数学归纳法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蕴涵了非常深刻的数学思想,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将它形式化.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但是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数学的现代发展也表明,全盘形式化是不可能的.因此,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所以没有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就不可能有应用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阐明问题产生的背景、抽象的过程以及结果的表述,体现其内在本质,决不能做表面文章.事实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数学归纳法的主要困难确两点:其一是对方法本身不理解,第一步的意义和第二步的本质分别是什么?其二是由归纳假设 p(k)成立推导 p(k 1)成立时,变形过程有困难.教师为了解释两个步骤的必要性,常见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举多  相似文献   

5.
数学思考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大目标之一.学会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思考当成学生学习数学的主旋律,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发展、提升.  相似文献   

6.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正有效的数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觉数学的美,领悟数学的价值,可以通过高尚的师德,风趣幽默的教学艺术,开展多种教学体验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让学生真正体会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存在问题在数学课程改革中 ,情感目标的明确提出格外引入注意 ,笔者在指导学生实习中有机会深入到实验学校教学第一线 ,在两个多月的听课、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情感目标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主要以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故事为主要内容 ,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过于降低难度 ,这一点与全国数学教育实践调研会所得结论“将‘快乐学习’理解为学习过程轻松愉快 ,没有任何压力 .”[1 ]是一致的 ,学生的数学体验过于形式化 .2 问题分析首先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内容中的显性情感…  相似文献   

8.
龚志琴 《小学生》2013,(10):89-89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要教师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片面化、形式化的做法,不经意间走入了"生活化"的误区。一、生活情境形式化[案例]一位教师在执教二年级上册  相似文献   

9.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充盈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学生亲自把这些知识发现出来",而数学课堂教学正是要引导学生把浓缩的经历当作他们探究这些知识的历程,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教学各个环节精心设计,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角.  相似文献   

10.
章涛 《考试周刊》2012,(27):62-6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课堂上探究新知是一种快乐的精神享受。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情感因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挖掘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乐于进取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过教学设计和采用有效的教学战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成就动机,是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学科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留意应用和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迁移性、感染性、情境性、自主性、可导性等功用,才能真正做到在数学教学中既教书,又育人!  相似文献   

12.
情感教学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有着重要作用.要加强中学数学课的情感教育,必须提高对数学课情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良好的情感品质,挑战性的学生意志,浓厚的数学兴趣,合作的交流能力,真正把情感教育和数学知识的教学融为一体,争得教学和育人双丰收.  相似文献   

13.
邱伟伟 《教书育人》2013,(26):64-6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学习活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数学探究又常常陷于低效和形式化之中,具体表现为刻意追求知识构建的探究化,探究缺乏层次性,以及形式主义等现象,并没有能够让学生进行真正富有意义的探究学习。那么,教师该如何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探究学习呢?一、学生认知起点把握失误,导致探究难度失当  相似文献   

14.
<正>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即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概念、结论的情形下按照数学的规范要求,建立适度的形式化表达.新课程数学教学理念要求突出数学本质返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活动和学习过程中,数学推理活动无所不在,掌握推理方法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用“形式化”的方式发展学生论证推理,忽视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经历  相似文献   

16.
历史课改中要把握好的几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开始在山东等四省(区)进行的高中新课程课改实验,给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尝试更新教学观念.学生在改变学习方式.评价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的“热闹”背后.透露出困惑、浮躁和形式化的东西.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被真正激活.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没有真正转换.评价体系尚不清晰。如何正确把握新旧教学观念的转换,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提供给学生充足而自由的发展空间,教学方式始终强调开放性教学.然而,在我们的实际课堂中,虽然许多教师都知道开放性教学,但却没能真正做好开放性教学.究其主要原因无非是教师对开放性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诸如问题情境没有针对性、实践活动没有数学味、数学习题没有标准性等一系列影响开放性教学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应全面注重和发挥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结合,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从而使数学教学成为令学生真正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又如何使用情感教育呢?我认为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说明,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数学的氛围和主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取知识、思想、方法、能力,获得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本文通过"有理数复习"探究性活动课教学,领悟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学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  相似文献   

20.
充满智慧挑战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但又不可否认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存在着如何正确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问题,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并切实帮助教师从困惑与误区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