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梦与诗     
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象,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梦与诗@胡适~~  相似文献   

2.
梦与诗     
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象,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梦与诗@胡适~~  相似文献   

3.
<正>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唐代诗人,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相似文献   

4.
附:诗人梁实秋有人说:"在历史里一个诗人似乎是神圣的,但是一个诗人在隔壁便是个笑话。"这话不错。看看古代诗人画像,一个个的都是宽衣博带,飘飘欲仙,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辋川图"里的人物,弈棋饮酒,投壶流觞,一  相似文献   

5.
西尔维娅·普拉斯是20世纪美国自白派诗人的杰出代表,其诗《拉撒路夫人》凭借丰富的暗喻、新奇的意象以及显著的再生意识闻名。在对诗歌的解读中,前人往往忽略了诗人对"复活"和"重生"态度的微妙差异。本文将诗歌中的三种形象抽丝剥茧,再通过文本语境、历史语境与《圣经》掌故的对比叠加,分析普拉斯真正的再生观。  相似文献   

6.
黄遵宪和同光派的诗人们都在探索中国古典诗歌的出路,同光派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古代,诗界革命派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异国。前者所创作的诗歌虽有异于前人,但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古典的,不能给人以新的惊奇和感受;后者所创作的诗歌,内容是新的,语言是新的,创作出了新奇的效果,但它的形式是旧的。他们的探索都不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7.
正古时候,有个富翁请来一位诗人为其母吟诗贺寿。诗人劈头吟道:"这个老母不是人,"在座者一听,大惊失色。诗人不慌不忙接着吟道:"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一听,不禁喜形于色。诗人接着吟道:"儿孙个个都是贼,"众人又是一片哗然,儿孙震怒。诗人继续吟道:"偷得蟠桃庆寿辰。"众人听罢,热烈鼓掌。这个故事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曲笔,使短短的一首小诗跌宕起  相似文献   

8.
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发展中唯一的"颓废一唯美派"诗人,由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道德评价标准的束缚,多年来对其诗歌的研究并不深入.从全新角度入手,在"对新奇意象的追求和象征手法的大量使用"、"情欲的宇宙观和爱情的赞美诗"和"无深度的主题与人的发现的变奏曲"三条路径下对邵洵美诗歌的创作技巧、写作内容及主题意义进行全面的现代性解读.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早期象征派诗人的实验性创作为新诗艺术提供了新的东西。中国象征派的诗至李金发而始有,所以由李金发的诗可以看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一般特点:朦胧、晦涩;陌生、神秘;颓废、感伤;新奇、怪异。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意"是诗人主观的思想和情感,而"象"则是具体的物象或形象。在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许多事物或形象都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本文拟从古诗中"桃花"的意象为例,来解读中国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象之美。  相似文献   

11.
《同学少年》2013,(6):52-52
长吉,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字,李贺的诗在构思、意象、遣词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用“李长吉体”形容李贺所开创的这种冷艳伤感的诗风,后简称“长吉体”。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一,都选人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我们惊叹诗人敏锐的触觉,细腻的感受,新奇的比喻,惊叹诗人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感叹之余,我们不妨参照他的诗,写别样文章。  相似文献   

13.
诗人邵燕祥在他的《赠给18岁的诗人》一书中引用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18岁的青年都是诗人,或者说,每一个中学生都是诗人。"邵燕祥本人就是从中学时代,十三四岁起开始诗歌创作的,18岁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俄罗斯诗人普希金也是在皇村中学时代开始写诗的。在一次考试中,他朗诵自己用爱国颂体写成的《皇村回忆》,使得作为贵宾在场的当时俄国最有才华的诗人杰尔若文激动不已。这位老诗人眼里含着泪水,冲出来想吻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14.
"月"似乎一直都是诗人与词人的"宠儿"。很多流芳千古的唐诗、宋词中,都有写月的句子。于是我有了这样一个感受:诗人是月。清澈的月影漾出了千百年来的喜怒哀乐。诗人的月似乎总是一成不变的,但却总有  相似文献   

15.
李白,有"诗仙"之称,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同为盛唐诗人的他们,在七言绝句上都造诣颇深,但由于成长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的诗风也是不尽相同的。一、李白与王昌龄七绝相同点的比较1.共同受当时豪爽任侠的影响。李白与王昌龄生活的年代,任侠风气较盛,他们都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王昌龄曾在《郑县陶大公馆》中说:"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事务。"尽显睥  相似文献   

16.
漫话诗歌     
莎士比亚让人们在罪孽灾祸中看到庄严和伟大,冉伯让、罗丹教我们在丑陋中见出新奇和美丽。朱光潜先生说:“诗人和艺术家都是点石成金的眼睛。”走进诗歌吧,那将是一种快乐无比的人生交际,更是一次乐此不疲的心灵旅行。因为——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先生在其散文名篇《江南的冬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唐朝那位诗人是谁?其绝句全篇如何?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江南冬景如此迷人,让诗人"胸襟洒脱""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作者在文中透露了"机密",就是江南农村冬天白雨飘飘的"悠闲"境界!可见生活在境界中与不生活在境界中,其感觉是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8.
小青蛙在草丛里跳,小草穿上黄衣服了……一切是那样地有趣,那样地好玩。有人说:"没有生活,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所以,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他们才会有所发现;只有让学生体验生活,才可以激发他们创造的灵感。虽然"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但是只有"打开创作的源泉",才"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一、精雕细刻:突出一个"趣"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此,谁都知道,谁都有感受,但往往是知道却很难找到。发生  相似文献   

19.
文学还能做什么?文学还应该做什么?一位朋友告诉我,"诗人"眼下已成为骂人的字眼:"你全家都是诗人!""你家祖宗八辈子都是诗人!"……这说法不无夸张,却也透出了几分冷冷的现实。在太多文字产品的倾销中,诗性的光辉、灵魂的光辉正日渐微弱黯淡,甚至经常成为销量和点击率的毒药。坦白地说,一个人生命有限,不一定遇上大时代。同样坦白地说,大时代也许从来都是从"小时代"里滋生而来的,两者其实很难分割。抱怨自己生不逢时,不过是懒汉们  相似文献   

20.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之作,是震古烁今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诗人在宏大诗篇里呈现出来的世界可谓气象万千。按诗人的情感发展变化和诗篇叙事的推进,将全诗划分为六个层次,得出《离骚》的内美体现在诗人志向之纯粹与心灵之清透、灵动的诗心赋予景物以丰沛生命力、内美与修能两相辉映这三个方面。《离骚》所倾泻的都是诗人对"美"的追求。可以说,诗人一生都在寻找知心者、对话者,以期诉说自我美好的心灵和对美政的执着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