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是一项需要投入情感的事业,师爱,不仅仅体现在教师付出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师爱。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爱而不溺,严而不苛"的不同教育方法,以师爱轻轻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引领学生向善,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育人的艺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1用爱去关注中等生,促进其成长爱,是我们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师爱无异于母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  相似文献   

3.
师爱是教师的灵魂,是一种崇高的爱。教师之爱要有原则性。教师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4.
魏华 《学周刊C版》2010,(11):24-24
师爱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指教师对学生的爱,还包括教师对国家、对社会、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爱。师爱能综合体现出一名教师的品质、情操、气质、学识和技能。崇高的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高尚品质,是教好学生的感情基础和前提,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动力,是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5.
浅谈师爱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平凡而伟大,是师德的核心;同时,师爱也是沟通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是教书育人的基础。那么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该怎样体现师爱呢?  相似文献   

6.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会让心灵与心灵对接、信任与信任相会,情感与情感相融。崇高的师爱,具有伟大的力量。它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献身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师爱所具有的功能和效应.对教好学生有着重大意义.是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力量源泉。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无穷的,更是神奇的。  相似文献   

7.
师爱之道     
所谓师爱,简言之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崇高职业道德的体现。可以这样说,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否则,教不好学生,也当不好教师。那么,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体现出师爱之道呢?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尚的、无私的、纯洁的爱,这种爱应受到世人的尊敬。但师爱不是一句口号,师爱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中,"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式不对,也会让师爱蒙尘。一、爱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一次颁奖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了解学生,师爱就是盲目的。记得在那次班会上,我宣布要对成绩优异的同学进  相似文献   

9.
周颖 《吉林教育》2000,(10):39-39
“爱为师德之本,无爱便无教育。爱可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爱可以开掘人的智慧,爱可以开阔人的胸怀。爱,利于德,利于智,利于体,也利于美。”这是李燕杰在《师德断想》一文中对师爱的一段论述。一个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他同时也必然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尤其那些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更需要、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教师应该理解这些学生的处境,  相似文献   

10.
要提高德育的效能,老师必须成为爱的艺术家,给学生施之以爱,因为师爱可以使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因为师爱可以使学生心灵上产生巨大的内驱力,促使他们产生伟大的精神源泉,从而推动他们去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激励他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因为师爱又是理解教育奥妙、开辟学生心灵的钥匙,它能关怀、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又使学生产生了爱的能力,并可使这种爱升华为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为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基础,所以爱的教育是爱国主义基础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53):171-172
师爱,就是热爱学生,教师怎样爱学生,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师爱,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老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最广泛的爱,老师要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对学生,老师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急躁,要充满爱心,以诚相待,对症下药,多启发引导,"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爱相伴,一定可以让孩子充分信任你。教师只有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12.
金艳明 《孩子天地》2017,(6):265-266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这其中爱是教育的基础。班级工作中再小的事情都是老师和学生心灵上的一次次触碰。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应当明白,我们给予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的教育,更是人格感染。师爱源于教师心灵,植根学生心中,这样的教育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美感和道德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操。师爱的内容应包括: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等: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工作用自己的爱生行为为后人树立了师德风范,这是条成功的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母爱和师爱 ,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间的特殊的爱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因此 ,教师的爱不能停留在内心 ,仅工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 ,而应该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外化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 ,并用“爱”这把金钥匙去启迪每一个学生的心智。一、面向全体学生 ,施予爱心教师的爱心就是对学生的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生活中的重要品…  相似文献   

15.
师爱是高尚情感的凝结,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因为师爱,教育的过程充满了温馨与诗意;因为师爱,校园里荡漾着真情与智慧。然而健康的师爱有双翼——爱生与爱己,只有双翼均健康的师爱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一、爱生爱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人民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16.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这种在教育中所表现出的对学生的爱,既不是单一的心理活动,也不只是教师对学生一人一时一事的教育表现,而是教师用自己的理智、才能、美感和品质凝聚成的情操和行为,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规范学生的行为。师爱的基本形态和方法,一般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任、理解和同情、热情期待和严格要求,等等。师爱,不仅是教育规律本身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教育的前提,更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在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关怀和爱护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融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密钥。师爱,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桥梁。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师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从教的首要条件。这是理论逻辑,更是实践常识。那么,师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爱?首先,师爱不是"私己的爱"。私己的爱是个人之间的爱,包括友爱、情爱、手足之爱、亲子之爱等。私己的爱可以很动人、很感人,因为爱的主体可以为爱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方向,对班级的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师爱,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和核心。师爱的具体表现应是,既要了解、关心和尊重学生,又要从严要求,从而使班主任工作达到更高的层次。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师爱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爱。一般认为,师爱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所表出来的一种对学生的关心、热爱、尊重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等行为,也有人称之为教育爱。比起人类最本能的一种爱——母爱,师爱则体现为一种社会的、政治的高级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相似文献   

20.
杨润 《青海教育》2009,(4):50-51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理智感、责任感、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感,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者,更是落实师爱的重要责任人。教师若无耐心,不讲究教育方法和时机,学生并不一定会接受。这正如一些教师埋怨的:“我为了他好,他还不领情”。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仅有师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瞳爱,接受你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