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说“赋”     
在中国文学史上,“赋”既是诗的“六义”之一,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故特受学人重视。班团说:“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又说:“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郑玄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毛诗笺》);刘勰则说:“赋者,铺也.铺采离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而朱熹又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诗集传》)凡此种种,释义不一。然则“赋”字本义如何?它与诗之“六义”和文体之“赋”有何关系?看来仍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下面让我们从“赋”字本义谈起.一、…  相似文献   

2.
名字解诂     
古人有名有字,而名与字却绝非随意而命,二者在语义或语音上存着一定之联系。本人于阅读古书时,略有辑录、此呈与读者。公子瑕,字子适,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瑕与假声符相同,因此可以通假。昭公十九年有驷乞,昭公十七年有阳皆字子瑕,瑕通假,假,借也,与乞,(丐)意相近。是瑕、假通假之证。假又与格古音通假。见《辞源》。格,至,来。《尚书·汤誓》:“格尔众庶,悉听朕言。”理与假通,假又与格通,故瑕亦可通格。此处瑕即当格讲。适:往也,与格都跟行走有关,只是方向相反。公孙归父,字子家,见《左传·宜公十年》。父…  相似文献   

3.
释“步琴”     
敦煌本《舜子变》:“儿忆阿耶肠断,步琴席上安置。舜子抚琴中间,门前有一老人立地。”(《敦煌变文集》129)席是膝之音借。“步琴”一语,治敦煌字义者未闻有说,今试解释之。《尔雅·释乐》:“徒鼓瑟谓之步。”郝氏义疏:“步犹行也。《文选·乐府诗》注引歌录有《齐瑟行》。行即步之意也。”揆之以理,鼓琴亦未尝不可曰“步”,然施于本句则与文意不合。按:此“步”字当读为抱(音bu),训为抱持义,“步琴”即抱琴。李陵苏武执别词:“按离琴而膝上。”李颀《听董大弹琴》:“日夕望君抱琴至”(《全唐诗》卷133,下同)。李白《山…  相似文献   

4.
费振刚、胡双宝与宗明华三先生辑校之《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用力甚勤,大便于汉赋之研究。然为“全”者,实非易事,此学人之所共知。故见窄识浅如愚者,亦得一二遗珠以为此《小补》云。不当处,祈方家有以启之。一、补句P150:王褒《甘泉赋》。《文选》卷35《七命》李注引有“耀照形之玉壁”一句。P159:刘向《行过江上七雁赋》。杨慎《丹铅杂录》(丛书集成本)卷10“雁赋”条引有“顺风而飞,以助气力;衔芦而翔,以避结缴”四句(题作《雁赋》)。P278:傅毅《洛都赋》。《韵补》(丛书集成本,下同)卷1:“旄”下…  相似文献   

5.
1982年为编写《是文物同》,特聘请龙潭退休教师湛志葵光生为主纂。初稿完成后,湛老回龙潭,临走时赠我《倦游楼诗文集》(卷六)残书一本。当时因工作繁忙,无通顾及。1987年后,因某种原因而得用,放将文集中的“龙潭八景诗”和“龙潭山水歌”整理成章。《倦游楼诗文集》为湛百瑞著。《淑浦县志》载:“湛百瑞(字国卿),龙潭人。清·宣统元年(1909)举孝廉方正,咨送朝考。”1924年任湖南省参议,后任营盘山高等小学校长。善诗、词、歌、赋及书法,著有《倦淤楼诗文集》共六卷。龙潭“崇实书院”至今仍保留他宣统元年所书“大学之基”…  相似文献   

6.
王粲《登楼赋》文意发覆易健贤有“魏晋之赋首”(《文心雕龙·检赋)))令名的王第《登楼赋》,自问世伊始,便受到特殊重视。曹丕曾称其“虽张(衡),蔡(因不过也”(《典论·论协);一向自恃文才甚高的陆机、陆云兄弟,亦慨叹“《登楼》名高,恐未可越也”,转而在...  相似文献   

7.
请看下面三句:①以上所论世故,用“学问”概括有失偏颇,但世故之学,毕竟有大学问的。(2001年第3期《语文新圃·世故的学问》)②一番“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的高论,把学历视成一张废纸,这是有失偏颇的。(2002年2月4日《中国青年报·假文凭当然要打》)③我认为,把语文素质教育的生命力仅仅寄托在考试改革上,有失偏颇。(2002年第5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指挥棒”开始转向……》)以上三句中“有失偏颇”应当改为“失之偏颇”,或者改为“有失准确”。“有失”和“失之”都有一个“失”字,但这两个…  相似文献   

8.
赋《史记·屈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楚辞何以又称赋,当与“赋”字之义相关。“赋”字从贝,故本义为赋税。赋税必天子、诸侯颁布于民,中经簿记而终敛藏之于府库,故“赋”自本义外又引伸出三义:布  相似文献   

9.
毛滂年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滂,“在北宋末要足自成一家”。“其诗有风发泉涌之致,颇为豪放不羁,文亦大气盘礴,汪洋恣肆,得二苏之一鳞片甲”。(《四库全书·东堂集序》)其词“精深婉雅,视秦、苏、晁、张,盖不多愧。”(陈造《江湖长翁集·题东堂集》)。为潇洒派词人代表(见薛砺若《宋词通论》)。然其年谱迄今未见、兹编之以供知人论世之需。滂,字泽民,号东堂居士,东堂先生访《蓦山溪·东堂先晓》词序云:“东堂,武康县令舍尽心堂也,仆改名东堂。”知其号由此来。其《病中独坐》诗云:“关门谁觅病居士”,《琳老惠麸饼》:“谁见东堂病居上。”南宋…  相似文献   

10.
第二册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古义:多少。今义: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的科学。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犬部》云:“,犬走臾,从三犬。”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引伸为凡走之称。《九歌》‘表远举兮云中’,正注:‘系,去疾克。’《尔雅》‘扶摇谓之愈’,作此字。”《说文解字·分部》又云:“众,火华也,从三火。”段氏云:“古书‘众’与‘轰’二字多互讹。如曹植《七启》‘风厉森举’,当作“须举’。班固(东都赋》‘联炎炎炎’,当作‘森莱炎炎’。王选日:‘森,去疾克也。’李善注见不别二字。”今按:段氏议“古书‘众’与‘轰’二字多互讹”,言之有理(见后),但其书证却似有疏失。检《文选·七启》本作“风厉…  相似文献   

12.
《辞源》(修订本)《出版说明》云:“对书证文字都作了覆核,并标明作者、篇目和卷次”。实际失核之处不止一二。下面举例辨之。一、引句字误如【七槃舞】引:“张衡《舞赋》云:‘历七槃而纵蹑’”(误) 正:《全后汉文卷五三张衡(舞赋)》:“历七盘而蹝蹑” (《后汉书·边让传》注、《文选·舞赋》注、陆机《日出东南隅行》注、鲍照《数诗》注、《太平御览》五百  相似文献   

13.
由南唐入宋的安徽人舒雅颇有文才,古今不少人都以此误认为他是状元。见诸记载的,如《重修安徽通志》(清·沈葆桢、吴坤修修,清·何绍基、杨沂孙纂,光绪四年刻本)卷四五,说舒雅为南唐状元;《马氏南唐书》卷二二《舒雅传》亦云:“会熙载知举,以雅为第一,朝野无间者,以雅之才为当也。” 《中国黄山网·自然与文化·学术教育·教 育·一镇四状元》载:“徽州儒生科举考试,屡占榜首。‘一镇四状元’的佳话至今流传。北宋宝元状元吕溱,字叔济,岩镇人;南唐状元舒雅,字子正,岩镇人;明代正德状元唐皋,字守之,岩镇人;清人乾隆状…  相似文献   

14.
莫,《说文》云“日且冥也。”为“暮”之本字,与“杳”“夕”义同。后因语音通假借为表“无”“勿”等义。尔后,为了表意的清楚,在“莫”字基础上加形符“日”而另造一个“暮”字表示其本义。由此,“莫”便孳生出“暮”“莫”两个字各表其义。自从“莫”字从其本义中分化出来后,人们对它的词性认识颇不一致,归纳之有三种意见:(一)莫为禁止之辞,与”勿”同。清·谢鼎卿《虚字阐义》卷二和王鸣昌《辩字诀》均持此说。清·刘淇《助字辨略》厘析  相似文献   

15.
伯希和目二六八三为瑞应图残卷,书名已佚,只存龟、龙、凤(其鸟有“发呜”名称)三类。陈梁庵以《宋书·符瑞志》校之,谓应尚有秧新一类。按此卷书名虽缺,然以P.2005号《沙州都督府日经》背记归义军名号后记“瑞应图借与下”六字,则原卷之为《瑞应图》,了无可疑。图中字不避唐讳,陈氏谓犹六朝写本。青龙下两引孙氏《瑞应图》及《宋书·瑞》(即《符瑞志》);孙氏或孙柔之所著。又屡云旧图不载,旧图未知何所指,陈氏据《中兴书目》,疑此与顾野王之《符瑞图》略近,然野王书本名《符瑞图》,不作《瑞应图》。考《唐朝名画录》,…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讽刺锋芒,最初本就是指向君王、皇上的。孔安国解释孔子的“诗可以怨”,曰“怨刺上政”(《论语注疏·阳货》);《毛诗序》阐释“风”的含义,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唐孔颖达也说:“怨与刺皆自下怨上之词”(《毛诗正义·邶风·击鼓》)。这个“上”字,即指君王、皇上。验诸《诗经》,也可看出其政治讽刺诗的锋芒大都是指向周厉王、周幽王等昏庸之君的,如《大雅》中的《桑柔》、《板》、《荡》,《小雅》中的《正月》、《雨无正》等。汉儒论诗,好言“美刺”,所谓“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  相似文献   

17.
辞书释义二疑陈鸿儒《辞海·语词分册》1067页“定”字第九个义项云:“通‘颠’。额。《诗·周南·麟之趾》‘麟之定。,”定有额义。《诗》“麟之定”即“麟之额”。为什么定有额这一义训呢?依《辞海》的说法是“定”通“颠”(即定是颠的通假字)的缘故。可是同书...  相似文献   

18.
“五十者可以衣帛”辨贾文丰《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  相似文献   

19.
康学伟等《中国历代状元录》、周亚非《中国历代状元录》的五代状元名单中都列有丘旭和乐史。其实他们是同榜的南唐进士,一榜出现两个状元殊属失考。 宋·马令《南唐书·丘旭传》云:“丘旭,字孟阳,宣城农家子也……凡九举而曳白者六七,然自励弥笃,不以为耻……再就乡举,明年春试《厚德载物赋》,旭为第一。”有人据此以丘旭该科状元。其实,这是个误会,考赋得了第一,并非就是进士第一,因为不光只考一场赋。又,《十国春秋》卷一一六载:“南唐给事中乔匡舜知举,进士及第者五人,即丘旭、乐史、王则、程渥、陈皋也。该举数升降,…  相似文献   

20.
敦煌唐写本《西京赋》残卷校诂伏俊连(西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西京赋》残卷见敦煌写本伯2528号,最早由罗振玉《鸣沙石室古籍丛残》(1917)影印刊布。前部分残缺,起自“井干叠而百增”,“井干”二字仅存左半,至赋未李注止。末标“文选卷第二”五字,别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