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单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继《宗教哲学》之后,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单纯先生又为读者献出一部力作《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同于《宗教哲学》,这部著作仍保持了清新、浅显、流畅的文风;又不同于《宗教哲学》,它对于诸多问题的探讨更为深入和细密。具体到这部著作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人类的智慧,哲学 是文化的灵魂。中国哲 学以历代圣哲的深邃思考,启迪 人生智慧,升华生命境界。中国哲 学既是民族思想的反映,也是人 类精神的代表。学习与运用中国 哲学思想,离不开研读有关图书。 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国历代哲学思 想的专著,自20世纪早期以来曾 有多种出版,如个人著作有胡适  相似文献   

3.
出版从业者和出版机构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把关人,其诚信直接关系到文化产品传播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传媒的公信力.现今出版界,出版诚信是一个从上至下众所关注的问题.为什么出版业界对诚信话题投入如此多的注意力、执行力?恐怕它不仅仅是一个伦理学层面的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论题.本文选择文化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传播学三个理论视点,提供了考察出版诚信建设问题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本书将中国当代媒介文化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对它在其发展中所出现的诸如电子书写、博客写作、文学阅读、书信短信、红色经典、百家讲坛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全面的考察,这本身就是研究新问题、承担历史使命的体现,表现出著者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该著不仅面对现实,勇于提出新的论题,而且以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对其作了新的探索和论述,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有分析地借鉴西方现当代文化理论特别是大众文化理论和媒介文化理论的观点,并以此为视角来观察和分  相似文献   

5.
余洁 《大观周刊》2012,(22):13-14
D.H.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面对被战争和社会工业化扼杀和摧残的人性,他形成了与之对抗的独特的“血的意识”的生命哲学。,这种“血的意识”的生命哲学是劳伦斯的对人类回归自然、回归生命本质的呼吁,它贯穿于劳伦斯对人与宇宙、两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系列的追问中,并且深刻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6.
何畅 《新闻世界》2013,(5):297-298
在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葛兰西、阿尔都塞、霍尔及费斯克都是为人所熟知的名字,他们以其著作和经典理论闻名于世。文化霸权、编码解码、大众文化等理论更是耳熟能详。文化研究学派学者为新闻传播学科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范本。因此,研究他们的理论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对于了解文化研究学派学者的学说及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解释当代新闻传播领域中的现象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其哲学著作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其中,对毛泽东的哲学叙述方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艾思奇哲学著作对当代出版工作的启示主要体现为:出版工作者要高度重视通俗著作的出版;要善于发现和培育有潜力的青年作者;要敢于进行编辑体例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当代哲学人类学》一书,凝结了作者几十年的艰辛劳作,是一部颇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著作。建构厂个比较上整的哲学人奖学理论体系,这是本书的工要特色。近些年来,IN内学术界的哲中人大学研究成果,大部是山匕比较零星的论义和少量的相大著作,始终没有系统的<著.这LK是由厂闯内”>从养长则缺乏这人回的研究L作。内人学术界的哲。j人大学著作在闽内有一些译本,川它们大部是唯心主义范畴内的著述。这就是悦,属十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哲学人奖学体系一rt7a有建)起来。《当代哲f人大学》一书则坚持以马大思上义为指导,在…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而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性思索。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深刻地体现了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变革与社会现实的发展。当新的千年更替已经走过将近五个年头的时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套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以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为理论思索对象的哲学家文库———“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这套文库从形式来看是一本本论文集,实际上都是具有严格逻辑脉络和清晰理论主题的学术专著。它们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当代中国的时代背景这一主题选编而成,各篇文章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表现为一个…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变革,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也需要不断推进.不同的媒介技术塑造着不同的媒介文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 由美国布兰恩特大学传播系教授斯坦利·J·巴兰(Stanley J.Baran)著、何朝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的《大众传播概论:媒介素养与文化》一书作为备受追捧的传播学著作,已经出到第8版.按照作者本人的说法,该书以文化视角揭露出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不仅是媒介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同时也是媒介的参与者.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对媒介素养等基本的概念作了较为深入地介绍,奠定了论述的基础;第二部分作者进一步深入到媒介、媒介产业和媒介受众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广泛讨论了当代社会的各种媒介以及相关的产业和受众;第三部分针对战略传播产业,主要从宏观角度对媒介作为一种战略传播产业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针对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介文化,集中探讨了全球化、言论自由等一系列现实中的焦点问题.同时,该书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文化研究的开拓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一系列著作中阐述了他的传播思想.他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以及大众传媒同社会与文化的联系来审视大众传播现象,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编辑文化与编辑素养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主观世界的产物.从广义的角度说,它包括人类创造的所有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狭义的文化概念则只指精神财富这一方面的反映,如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这是一般人较多使用的概念.这是对文化特质的不同认识,如今的编辑"学者化"与"专业化"之争就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曾经说过,哲学就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反思。那么,文化哲学就应该是对于人类文化现象的逻辑思考,《文化·历史·人》一书在这方面,体现了独到的哲学运思。在作者看来,文化哲学不可能像文化人类学那样去详细考察人的文化发展历史,它应该发挥自己的反思功能去展示自己的独有魅力。作者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展开哲学考察的逻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又称为公司文化,最普遍的定义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组成企业主体的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5.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哲学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风靡全球的超级畅销书。集哲学著作与畅销书于一身,《苏菲的世界》确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 哲学是睿智,是深奥,是玄虚,是形而上的东西。哲学是关乎终极问题的,它与人们当下关怀的社会生活相去甚远。以至哲  相似文献   

16.
随着"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等高新技术在信息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已步入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它具有存储量大、体积重量小、图文声像并茂、出版周期短、保存时间长、传递速度快、使用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同时还突破了时间、空间、语言、文种等诸多因素的局限和障碍,为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融汇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学著作和论文有400余部(篇).论题主要集中在文献学理论、文献学史、专科文献学、文献学家、藏书史、古籍数字化等方面.论著数量和受到关注的论题都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体现了文献学研究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8.
“政治”是电视剧创作和研究绕不开的主题.中国当代的电视剧表达了两种政治:一种是以国家、政党、战争等为主题的宏观社会政治,一种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多元诉求、价值冲突为主题的微观文化政治.差异政治是微观文化政治的核心,而性别差异、城乡差异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宏观政治和微观政治并非完全分离,只有二者形成互补,当代电视剧的创作才能具有张力.  相似文献   

19.
"室内家具"是人类生活所使用的一系列器具,是建筑和人之间的连接点.因此它的宗旨是以满足人类基本活动为目的."室内家具装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承载部分.古代家具陈设的发展受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民族特性、风俗习惯、地域差异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装饰风格.本文旨在对明清时期的家具装饰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更好地在当代室内陈设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情趣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共生设计.  相似文献   

20.
吉峰  张恩普 《传媒》2015,(12):60-61
道格拉斯·凯尔纳提出“媒介奇观”(media spectacle)的概念,在从批判的角度反观大众传媒娱乐化现象后指出:“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如体育比赛和政治事件.”传媒时代下,通过多元化的媒介形式,在一定时间段内,不断地制造话题,吸引更多的人注意.各类多元化的媒体是适合制造大众关注焦点的绝佳平台,活泼的文字、知名人士的参与、画面的绚烂多彩、艺术作品的精美华丽、影视作品中动人的故事等,这些都可以为妈祖文化娱乐化传播提供出创造“媒介奇观”的契机.而“媒介奇观”的存在,也正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一种难以规避的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