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常琐事:一笔重要的课程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教育中的日常琐事是一笔重要的课程资源,应着力挖掘其教育价值。以日常琐事来开发课程资源至少具有两个优点:对学生而言的易接受性,对教师而言的易获得性;教师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课程意识和参与课程开发实践来支持新课改。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课外时间。  相似文献   

2.
日常琐事:一笔重要的课程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中的日常琐事是一笔重要的课程资源,应着力挖掘其教育价值.以日常琐事来开发课程资源至少具有两个优点:对学生而言的易接受性,对教师而言的易获得性;教师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课程意识和参与课程开发实践来支持新课改.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课外时间.  相似文献   

3.
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兵 《教育导刊》2004,(11):10-12
调查分析发现,农村中小学在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存在着来自农村家庭和社会、教师、学校课程资源、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障碍因素。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农村人群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和发动,以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支持,鼓励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和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市浦南幼儿因“早期阅读”课程开发的案例分析,可使我们了解幼儿团课程开发的策略,包括课程开发前的“环境分析、扬优势资源”“理论依托、论证课程的科学价值”的进入策略;课程开发中的“科研领衔、课题导航”“与课题研究交织共振”“与新课程改革整合交融”“夯实理论基础、以理论带动实践”的研究策略,以及“多极主体参与、专家适时指导”的支持策略与园长的有效管理策略等。  相似文献   

5.
我区于1996年被原国家教委确立为全国活动课程实验区,在一期课改的背景下,致力于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推进拓展型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面临三个问题:①学校对拓展型课程的内涵和本质认识不足,对开发拓展型课程缺乏整体思路;②教师缺乏拓展型课程的开发能力和教学经验;③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等校内外课程资源还没有对拓展型课程建设形成有效的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6.
浅析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改革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重组。虽然我们身边不缺乏条件性课程资源,但缺乏发现的慧眼,以至于资源被埋没、闲置和浪费。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条件性课程资源,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校内人力资源推行校本培训,物质资源实施开放管理;校外人方资源组建队伍搭桥梁,物质资源建立教育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7.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升华为实际教育效果。笔者以为,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思想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思想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开发的民主化;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在于在课程开发中基于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既重视社会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达到的目的,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所以应该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9.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与课程密不可分。没有课程资源,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美好的改革设想也难以实现;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落实及课程整体实施的基础和保障。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不仅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度和广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人是核心因素。作为领导者和支持者。校长通过其教育思想及对改革的态度影响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支持者与开发者,教师的准备状态、专业化水平及其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合作者,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制约校本课程开发;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不同层次影响校本课程开发;课程专家作为专业支持者,其业务水平及角色影响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1.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的课程实施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阻碍.其中社区课程资源是学生最易获得和开发的课程资源,它是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但是,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课程改革才能顺利的实行.  相似文献   

12.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服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教育》2009,(3):28-29
金美玉:这节课聂老师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有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4.
谌祥瑜 《农村教育》2005,(7):116-1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专家们认为: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和利用,新课程改革就很难取得实际成果,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和偏远的山区学校。其实,这些地区虽然经济条件比较落后,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实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西部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显然没有优势。但西部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关键是我们应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园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6.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两种影响较大的课程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我国长期以来以学科课程为主,并受其影响。找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最佳结合点,发挥和利用二的优势,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方向。其最佳结合点具体表现在:学校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应充分体现综合性和主体性;课程内容要现代化、生活化和信息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适当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积极开展潜课程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校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一是学校与社区缺乏有效的沟通结合;二是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缺乏有效的融合。因此,学校要有效地开发社区课程资源支持学校课程发展,其前提是建立起学校与社区的有效交往机制,其途径是建立起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的有效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18.
黄超文 《教师》2012,(31):40-44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当务之急,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9.
调查分析发现,农村中小学在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存在着来自农村家庭和社会、教师、学校课程资源、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障碍因素。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农村人群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和发动,以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支持,鼓励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和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校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一是学校与社区缺乏有效的沟通结合;二是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缺乏有效的融合。因此,学校要有效地开发社区课程资源支持学校课程发展,其前提是建立起学校与社区的有效交往机制,其途径是建立起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的有效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