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一研究小组完成了商用热核聚变反应堆的概念设计,以便争取在2050年使日本受控核聚变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  相似文献   

2.
人类对于能源①的需求与日俱增,开辟新的能源途径是举世瞩目的大问题。在各种新能源中,原子核能②是目前被认为切实可行、很有前途的能源。原子核能反应堆分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两种.从长远看,裂变反应堆存在铀资源限制和核裂变产物的放射性处理等问题,未来的能源更多地寄希望于热核聚变能,亦即轻元素的原子核在超高温的特定条件下,两个核发生聚变反应,生成新的核,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氢弹爆炸就是热核聚变反应,但不能控制其反应速度,很难把爆炸时释放的大量能量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一直在努力研究核聚变,希望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竭的能源.最近几年磁约束核聚变有了重大进展,1991年欧洲联合环流器(JET,设在英国)率先实现了得失相当的氘氚聚变.美、俄、日、欧四方正准备合作建造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将设在德国),它的概念性设计早已于1990年完成,现正在作工程设计.ITER将能实现热核点火,Q(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之比值)达3~5,预计在2005年开始运行.另一方面,曾轰动一时后又默默进行的激光核聚变研究也进入了最后冲刺,各国竞相提出新的研究计划,希望抢先实现Q≈10的核聚变反应.  相似文献   

4.
科学事件     
国际核聚变反应堆建设权争端骤起2003年12月20日,经过18年的研究、实验和争论后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们终于齐聚华盛顿,以最终确定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建造地点。但谈判却陷入了僵局,在参与此项目的国家中,除法、日两国外,美国和韩国希望该反应堆建在日本,而俄罗斯和中国则支持将其建在法国,这就在6个合作国中形成了3:3的局面。有鉴于此,最终决定的时间被推迟了一个月,以使各方能够对此问题进行更充分的磋商。受控核聚变被公认为是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具有安全、无污染的特点,且燃料从海水中即可获得。世界各国都在…  相似文献   

5.
李欣 《成才之路》2012,(7):98-I0015
正美国《大众科学》杂志大幅报道了出生于1996年的美国少年核专家泰勒.威尔逊的事迹。9岁那年,泰勒就能向人们讲解火箭发射的动力是如何产生的、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各自的利弊等。14岁时,泰勒建造了一个核聚变反应堆,成为了世界上完成核聚变实验的最年轻的人。5岁,他要起重机作生日礼物。10岁,他一周背熟元素周期表。11岁,他对高放射性元素产生兴趣。13岁,他想建造自己的核反应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WC弥散强化铜的制备过程 ,通过比较WC弥散强化铜和纯铜的有关性能 (硬度、电阻率、密度 ) ,指出WC弥散强化铜是一种有潜力的强化铜 .且当浇结温度为 95 0℃ ,WC的体积分数为 1.2 %时 ,弥散强化铜的综合性能较好 .  相似文献   

7.
《神州学人》2011,(6):1-1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9月。主要从事高温等离子体物理.磁约束核聚变工程技术及相关高技术研究和开发。以解决人类未来战略新罅麟受撺热核聚变能为目标,是我国热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及核聚变工程技术研究方面处手罔际先进水平。成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开放实验室”和“世界实验室聚变研究中心”.是国际受控热核聚变计划ITERdp国工作组的重要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8.
21世纪能实现核聚变发电吗艾思今年一月十八日美国报纸曾登出美国用激光引发核聚变的新闻。事实上,美国研究核聚变已经多年,这也就是它们言之凿凿要在21世纪开发成功核聚变发电厂的关键。那么,核子发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核裂变与核聚变众所周知,宇宙由92种不同...  相似文献   

9.
国际热核反应堆选址法国电力紧张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用于发电的主要原料煤,按目前需求只能开采200多年。而核电站还存在着核泄漏等风险,且会产生放射性核废料。因此,开发安全、高效的新能源就成为人类急迫的战略任务。以海水中的氘(读音刀)为主要原料的核聚变反应堆一旦投入商业运用将产生巨大电能。这意味着单靠海水为原料进行核聚变反应,就能满足人类100亿年的用电需求。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是一项有关能源的革命性计划。该计划于1985年确立,目标是建立一个核聚变试验堆。建造计划从2006年开始,为期10年。总金额10亿欧元。如果该计划成功…  相似文献   

10.
锰基钙钛矿氧化物由于具有高的自旋极化率,其多晶样品表现出显著的低场磁电阻效应.通过把第二相材料引入到钙钛矿材料的表面或晶界,可以对颗粒边界进行表面改性,进而提高其电输运以及磁电阻性能.本文介绍了几类第二相材料,如绝缘体氧化物、金属材料、磁性材料和铁电材料.讨论了电输运性能和磁电阻提高的可能机制,展望了此类复合系统材料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1.
翁寒松 《科技文萃》2000,(5):162-163
我国受控核裂变能开发的预研工作,具有"自主版权"性质的独创性,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与氢弹的"核裂变--核聚变"相逆的"核聚变--核裂变"过程,实现充分安全、完全洁净、"燃料充足"的核能生产,最终以新型核电站的形式转化为电能,成为未来人类继煤、石油等以后的主要替代能源.这是目前我国科技界少有的能在世界上不输于他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核聚变能是指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所释放的能量.核聚变能比核裂变能更强大、更洁净、更安全、也更难驯服.目前人们还没有掌握使用可控核聚变反应技术,而这一技术一旦实现,人类将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在竞争激烈的可控核聚变这一高科技领域中,我国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超导托卡马克,它将为实现人类渴望已久的新能源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未来预测、科幻小说以及电脑模拟游戏中,核聚变的利用往往被视为人类最重要的终极科技之一。理由显而易见:它几乎是人类能源问题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现在,人类正在向这一终极能源大步挺进。随着欧盟、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7方在巴黎正式签署协议,启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我们的社会有可能在未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碳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主要分类和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阳极材料的发展趋势。为解决传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中低温下运行带来的诸多材料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原于能可分为裂变能和聚变能,现在的核电站是利用铀原于核分裂时发出的裂变能,而科学家正在积极研究中的是重氢(氘)核和超重氢(氰)核融合时发出的聚变能.由于氘存在于海水中,氘可以通过两氘核相互碰撞的核反应产生,或者在反应堆中由锂—6原于核吸收中子而获得,因而它们的来源可以说几乎是无穷的,因此,可以认为实现可控的核聚变人类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13年的TED大会上,一群来自全球各地的少年,让全世界看到了谷歌和维基百科对人们获取知识的传统轨迹的改变。18岁少年泰勒·威尔森说他计划造出一个小型核裂变反应堆原型,并在5年之内推向市场,而4年前的他已经制造出了核聚变反应堆。令人吃惊的是,他说所有知识都是自己教自己的。"如果在几十年前,这些知识很难获得,要不你得去大学或者去图书馆。但现在互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文摘     
据5月25日报道,其目标是通过核聚变方式创造发电功率1万千瓦的记录。去年12月,这台环状反应堆的发电功率达到6200千瓦,其方法是把氘和氚混合燃料分解成电子与核的等离子体,使其释放极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18.
正确和合理地选用相应的耐热钢对于保证高温高压设备长期安全运行和经济性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HG785材料是一种焊接高强度结构用钢板,该钢主要用于工作温度不超过400℃的各种焊接件或承压部件,如大容量锅炉机组上的汽包、波纹管和其它构件,用于风机叶轮材料的研究尚属首次.本课题项目就是针对高温风机市场急需开发大型烧结回热风机、球团风机、水泥高温窑尾风机等叶轮材料的前提下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WC弥散强化铜的制备过程,通过比较WC弥散强化铜和纯铜的有关性能(硬度、电阻率、密度),指出WC弥散强化铜是一种有潜力的强化铜,且当浇结温度为950℃,WC的体积分数为1.2%时,弥散强化铜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0.
降低低级别RH钢转炉出钢自由氧含量,保证RH处理前相对“高碳低氧”,RH轻处理后可以达到“降碳降氧”的目的,可以减少过程氧化物夹杂的生成、压缩冶炼环节成本;文章从满足工艺要求和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实际生产试验数据跟踪和分析,客观阐述了低级别 RH钢“高拉碳”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利与弊,全面分析了“高碳低氧”工艺的可行性,为工艺推进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