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本书阅读能提升语文学习的深度、广度,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内容与教学范畴是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整本书阅读存在学生不会选书,教师缺乏阅读指导,阅读效果缺乏有效测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选书依据,结合课例介绍了对比阅读、搭建学习支架等阅读指导,以及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性评价、结果性测评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微课能增强阅读的针对性、即时性,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有效阅读,是促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式。好的微课教学设计要对整本书阅读有引导性,带动学生深度阅读;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有完整性,助推学生思辨阅读。利用微课开展整本书阅读实践,能提升阅读实效,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以《海底两万里》的整本书阅读为例,谈如何通过设置情境任务来给予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在“将《海底两万里》拍成电影”这一大情境统摄之下,通过若干基础型任务,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梳理情节、任务,锻炼“精读”和“跳读”能力。再通过设置若干发展型和拓展型任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并对名著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从而锻炼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深度,提升其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生态阅读”与思辨能力的概念进行界定,设计并实施整本书“生态阅读”的教学方案,采用定量和定性数据收集方法,评估学生在思辨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整本书“生态阅读”实践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整本书阅读冲破了语文教学狭小的格局,不仅促使学生精读,还引导其进入泛读的状态,这样就能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深度整合在一起,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有效地融通在一起,进而提升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整本书阅读,并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如何展开阅读,并促使他们展示阅读成果,这样才能凸显出教学的过程性,并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侧重于深度阅读,其中整本书阅读是较好的深度阅读方式之一。高中语文教师要做到精选作品、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和阅读进度、精心设计阅读活动、及时反馈与评价等,以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加上受识字量等方面的限制,他们自读整本书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对整本书阅读进行分段指导——读前激趣、读中推进、读后交流,以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阅读的规律,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整本书阅读是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是学生丰富生活、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读什么、如何指导学生读两个方面提出相关阅读策略。教师应以生为本位,多向学生推荐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推荐与学生心灵世界相契合的书籍,推荐与课堂教学相关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快乐阅读。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习得阅读整本书的预测、联结、提问、评价等策略,全面提升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乡土中国》是一部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结构的学术著作,蕴涵着丰富的思辨性教学资源。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思辨教学中,可以从课程标准出发,结合《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与特点,采取“内容梳理,归类全书概念;话题探讨,聚焦思辨训练;任务驱动,把握逻辑思路”等策略,引导学生分析概念、归纳观点,概括全书和篇章主要内容,促进学生养成思考和分析的整本书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到了整本书阅读,那么也可以看出整本书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学生正处在信息化发展时代,网络学习空间或平台的构建已成为新时代学习的有效方法,而这也逐步影响着小学语文教育,使得教师在网络学习空间的影响下思考如何促使学生抓住碎片化时间开展阅读,同时能够弥补浅显性阅读,增强学生对整体阅读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整本书阅读评价策略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空间网络平台,建立阅读共同体评价、精选学习阅读书目,增强个性化阅读评价、开展网络学习新模式,增强阶段性阅读评价、增强群文探究能力,构建多维度思辨评价、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增强共享阅读效果评价,以增强网络学习空间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评价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整本书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曾经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可见整本书阅读具有特殊的意义。实践证明,读整本书与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读整本的书能够拓宽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通过读前方法指导、读中讨论交流、读后展示提升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2.
整本书阅读要想避免阅读浅表化现象的产生,真正让学生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读什么、怎么读以及读后交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有效推行整本书阅读,是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聚焦“唤醒”“思辨”“素养”三个关键词,论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可行策略,以唤醒学生读书的热情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新课标中的重要学习任务群。开展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旨在综合提高学生的思辨阅读、多维鉴赏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关教学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凸显阅读的整体性,找到可行的实施策略和行之有效的阅读方式方法,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同时师生要加强反思,不断提升阅读与研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雪姣 《江苏教育》2023,(20):11-13+27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会读书”。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主动的阅读,自觉建构个性化阅读经验。在实践基础上,我们提出整本书阅读的一些策略,归纳为“三境”,以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提升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整本书阅读是对单篇阅读的有力补充,是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路径。阅读时需要留下印记,前后勾连,才能形成对作品的深度认知。因此,评点法是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好方法。评点者可以从诸多方面对作品进行评点。本文总结前人在文章"规矩绳墨"上的评点经验,主要分析"草蛇灰线法""背面铺粉法""极不省法"与"极省法"这几种文法,以期给学生的评点提供指导,以提高其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7.
陆玮 《学苑教育》2020,(3):91-91
初中生虽然具备基本的整本书自主阅读能力,但是阅读经验有限,其阅读能力有待提升、阅读模式有待优化,此时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学生耐心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专设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师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全过程指导,让阅读从“浅阅读”走向“深度阅读”,发展学生思维?本文以六下《鲁滨逊漂流记》为例,以“策略先行,激发思维灵活性;要素导向,培育思维深刻性;读写共生,催生思维独创性”三条路径来探寻整本书深度阅读策略,以此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潘玉杰 《教育艺术》2023,(11):63-64
整本书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整本书阅读能力。通过运用实践探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可以明确农村初中英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意义,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养成整本书阅读的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所以高中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多进行整本书阅读。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还能让他们积累更多的知识,并切实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主要论述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