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宜四不宜“下水作文”庐江县希望小学何为虎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下水文”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作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但若运用不当,反而会将学生引人写作的死胡同,有碍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作“下水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下水文”宜...  相似文献   

2.
当前作文教学,作文评改中存在的现状是:以教师为中心“精批细改”,“全批全改”,完全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错误地认为评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了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改作文”,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能力上。  相似文献   

3.
刘淑芸  徐艳夏 《教师》2008,(20):36-3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作文评改教学更是令语文老师头痛的一件大事。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评改文章的实践中学习作文之法,历来受到文人们的重视。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是“频改”的结果。目前,作文评改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绝大多数老师选择的教师评改,另一种是学生评改。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师评改,虽然教师付出的很多,但是收效甚微。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师背着学生改作文是“徒劳无功”。而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作文评改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主体的错位。教师批改作文时,看重的是“文”的表达技巧,忽视的是“人”的情感交流。作文评改课未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二是信息传输的单一化。教师对文章精批细改,单向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学生成为被动的吸收者,教师则成为作文批改的权威。这种评改课无法给学生以思想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五环节作文评改课的设置旨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改变传统作文批改中的“少、慢、差、费”等诸多弊端,将老师从沉重的批改负担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的想象力、表现…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更是让老师们有苦难言。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唱主角。但教师的评改往往耗时费神却收效甚微,而且易受教师主观性的约束而导致千文一面。显然,缺乏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作文评改,已成为促进作文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有人会认为,“评改”应该让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去完成,这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可以形成学生“改”的能力以及修改文章的习惯。甚至有的教师会因为批改作文太耗费精力,便以“让学生在评改文章中得到锻炼”为借口,自己则因此少改作文.不改作文,让工作变得轻松一些。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更是让老师们有苦难言。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唱主角。但教师的评改往往耗时费神却收效甚微,而且易受教师主观性的约束而导致千文一面。显然,缺乏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作文评改,已成为促进作文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对很多学生来说,作文是他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是他们快乐童年中的“苦差”。其实,对于教师来说,作文评改又何尝不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面对那些水平参差不齐的作文,面对那些漏洞百出的“病文”,有时我们不免望“文”兴叹。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评改,我们在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9.
写“下水文”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下水文”犹如架在通往学生作文之路的一座桥梁,可以拉近作文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距离。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教师写“下水文”是教师与学生主动亲近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为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还会使学生产生“移情”体验,即当学生真切  相似文献   

10.
齐娜 《考试周刊》2009,(10):66-67
本文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写“下水文”的不重视以及写“下水文”的时机和形式问题,结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自己的理论学习,参阅相关资料,提出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写“下水文”的重要性:既是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又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文,促进作文教学完成的好方法;同时还就“下水”的时机和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观念,以期为教师在写“下水文”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师素质,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对部分高中学生做随机调查,发现学生对作文评改的积极性低下。作文教学只剩下“一头一尾”。“头”是指教师给学生布置文题话题,“尾”是指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评定等。中间的反复修改锤炼的过程荡然无存。这大大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本人认为在作文评改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贯彻审美原则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有效解决作文教学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2.
鲁玲华 《学子》2013,(1):26-27
最近,武汉某报刊登了《写作文一背作文一默写作文》一文,作者谈了“下水作文”的三大弊病:其一,“逼迫学生就范”,让他们“千方百计地模仿”老师的“下水之作”。其二,这种模仿“熄灭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其三,“于老师也无补”,“下水作文”既害了学生,也害了教师自己。该作者如此看待“下水作文”,可能源于认识上的三个误区:其一,认...  相似文献   

13.
《河北教育》2007,(12):11-12
案例中两个教师的评改,呈现出了作文评改“从老到新”的实际走向:由精批细改型(教师2评语)到鼓励性作文评语型(教师评语)。两者各有所短,前者由于“专业术语”多,有固定的套路,评语大而空,学生不喜欢看;后者对学生的“表扬”多,学生很喜欢,但这样的评语和作文本身并无多大关系,除了鼓励外对提高其作文水平没有实质性的帮助。那么,如何才能使作文评改既让教师省时省力,又能行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提高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提倡”出发去探索科学而实用的评改方法,从而夯实习作评改之路。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基本步骤是:教师导——学生写——教师改。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评改被视为不可改变的定规,有谁违反这一“定规”,让学生自己动手评改作文,则被认为是不负责不敬业,是“懒”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农村学生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作文时,普遍存在选材狭窄,立意陈旧,词汇贫乏等现象。笔者以为,欲改变农村学校学生的写作状况,提高农村学校作义教学质量。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习惯外,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指导:一、教师李先写“下水作文”,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欲望。在确定作文题目后,教师应先写一篇“下水文”,然后念给学生听,并让他们评议教师的作文,评议时,逐步引导学生从作文的选材、内容、主题、结构等方面讨论,并鼓励学生谈谈“如果门已写会怎样写”,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对于学生的评议多给予肯定和…  相似文献   

16.
下水方知“深”与“浅”。教师写“下水文”,从一个侧面探测作文教学的“深”与“浅”,这对指导学生作文是极有帮助的。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写“下水文”。一、写“下水文”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发展素质教育,首先强调的,应该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所谓“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之说,言下之意不外乎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点知识,作为老师,必须有更丰富的知识。写“下水文”,不要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应付”,而要当成是一种锻炼写作能力,培养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一谈起作文的评改工作,许多教师立刻就皱起了眉头,大叹辛苦!教师包揽了作文的评改工作,做了作文评改“全保姆”。叶圣陶曾经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过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为此,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提倡教师“下水背诵”○王家永时下有教师“下水作文”,即老师与学生写同样命题、同样材料的作文。教师的下水作文写好了,对学生是受益不浅的。然而,这里我要说的是既然有“下水作文”,何不也来个“下水背诵”呢(教师与学生一起背,我们姑且称之为“下水背诵”)。讲...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必须充分激荡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造力”,而“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因此教师要努力倡导民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更加开放、更具参与性和更少权威”作为追求的至高目标,去真正地实现“民主化”。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在开放中积累,在开放中找文;要实施“更具参与性的作文教学”,请学生参与拟题,参与选材,参与评改;要实施“更少权威的作文教学”,使学生真正做主人,教师充当主持人,师生共同享成果。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我当过教师,改过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该把作文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调动学生互评、自改,让他们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体,这是唤起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走出来,从“主演”变为“导演”,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方式,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教生,生助生,生强生,使作文评改成为每一名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