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形成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资本主义社会与阶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苏联、东欧剧变和各种新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伍德坚信马克思揭示的“两个必然”论断,始终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和评判国际局势,在与各种西方思潮相互激荡的过程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她反对西方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试图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程序和精神。伍德主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爱德华·P·汤普森(EdwardPalmerThomp·son)和罗布特·布伦纳(RobertBrenner)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伍德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最佳理论武器,研究资本主义体系的统一性和历史真实性,研究资本主义被取代的可能性,而不研究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将资本主义当成历史的终结。伍德坚持经济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是一名传统和坚定的理性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里充满了滑稽的"喜剧性"元素。他善于运用喜剧性方式来表现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和处于资产阶级压迫下的小人物形象;善于通过幽默的讽刺来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卑鄙、陈腐、反人道、反理性,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实质与丑恶,来表达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造成人类社会异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的正义视野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是对劳动正义的背离。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根基是"人"的劳动,"人"的"劳动"成为"人"的应得的根据。伍德等人忽略了马克思在肯定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体系表面正义性下的,对其在本质上剥夺作为人的劳动主体依据人的劳动的应得的非正义性雇佣劳动体系的最深刻的揭示,从而简单认为马克思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正义性,显然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伍德依据《资本论》中的一段话,推断马克思界定了一种适用于所有生产方式的正义概念,并进而断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正义的。然而,从《资本论》的相关文本语境来分析,马克思仅探讨了特殊的"内容"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没有谈论泛指的内容和生产方式。因而,伍德误读或片面化地处理了马克思的原文,其结论值得怀疑和商榷。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规律性,指出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论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面貌的变化,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者和无产者的阶级对立,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埃伦.M.伍德以新颖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重新界定了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阶级、人的能动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指导研究了现实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起源,同时她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深信正是马克思有效地解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律,通过批判现实资本主义,揭示出资本主义的普遍化或者"全球化"是一种成功的标志,但也是一种弱点的来源,它的成功也正是它的失败,从而指明了资本主义的未来只能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体现出她浓重的现实关怀情愫。  相似文献   

7.
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揭示了"神话就是启蒙,启蒙却倒退成了神话"的辩证法,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文化工业现象。他们认为在资产阶级操控下的大众文化已经失去了文化的本真性而沦落为商品,渗透在其中的技术理性加深了大众文化对人们的奴役。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进行阐释不仅能够了解法兰克福学派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还能对反思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伍德认为,从18世纪至今是资本主义普遍化和成熟的时期,反对将资本主义的这段历史简单划分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两个阶段。在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具有特殊性,资本主义的竞争性积累和利润最大化的逻辑仍然没有改变,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资本主义、启蒙运动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性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理论视域,在这个视域中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性作出了肯定性的叙述。伍德的现代性理论有助于穿越现代性的迷宫,加深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了"资产阶级权利"(原译为"资产阶级法权")原理。"资产阶级权利"是指形式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权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产阶级权利"普遍存在,主要是强调机会平等,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有了质的意义上的区别,也与在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资产阶级权利"是个别现象不同。  相似文献   

10.
哈代在其最后一部小说中颠覆了自沃尔斯通克拉福特以来的"伴侣婚姻"模式以及资产阶级家庭观,揭露了以艾拉白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物欲化、商品化的本质,而特立独行的女主人公淑无疑可以看作19世纪末英美社会"新女性"的代表,她拒绝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性别压迫与剥削,而裘德与淑的婚姻家庭新模式的失败则呼应了恩格斯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关系、财产关系。二人以身体政治的方式与资本主义父权习俗相对抗,预言了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解体,哈代亦藉此成功地将婚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父权制度彻底去魅。  相似文献   

11.
To bring about a complete restoration of capitalism, the Soviet revisionist ruling clique is applying bourgeois principles in running schools and is pushing ahead an all-round revisionist line in education. The Soviet revisionist clique is doing its utmost to enforce bourgeois principles of school management by which "specialists rule the school," thus converting schools into so-called independent kingdoms of bourgeois scholartyrants. Their bourgeois world outlook is entirely in keeping with the policy of the Soviet ruling clique for the restoration of capitalism. They are the faithful tools of their reactionary bosses in pushing ahead with the revisionist educational line. In schools, they take arbitrary actions and monopolize everything. According to what was revealed in the Soviet press, "The 39-member party committee in Moscow University has 30 professors or assistant professors. This is also the case with the party branch committees in various faculties." The posts of rectors and presi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monopoly of certain professors and doctors.  相似文献   

12.
实行产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本来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历史使命和宏伟目标,民国政府一成立便展开实业建设,掀起了这场"产业革命热".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有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民国政府,也为"产业革命热"开创了前提条件.虽然由于袁世凯对革命的残酷镇压,这场"产业革命热"随着"二次革命"的失败而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自发的投资热潮,仍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不恰当的,其实新文化运动早在二十世纪初年已经出现。理由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应出现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已具备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之前已广泛宣传“民主”与“科学”的资产阶级的新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4.
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革命上升时期的进步口号。在资本主义建立稳固统治并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后,便以金钱、权力、法规去钳制剥夺人民群众的言论和新闻自由。然而对社会主义和民族独立国家又动辄以"新闻自由"、"人权自由"等口号,攻击并干涉别国内政,输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乃至颠覆别国政权,充分表现了虚伪的两面性和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如影随形。不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无从科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通常叫做“资本主义”的东西 ,其本质是“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影子 ,它与哈耶克“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下的三个命题是相互对立的。然而现实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不同的关键在于它不是资本主义的影子。理解现实社会主义的关键在于从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机遇看问题。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 ,现实社会主义只能理解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种模式和道路。传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争论的核心问题 :是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 ,是资产阶级主导社会还是无产阶级主导社会等 ,正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而逐渐淡出。 90年代以来 ,虽然社会主义再次成为知识界的核心话语之一 ,但人们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当人类社会的制度和文明形态处在巨大的变迁与转型之际 ,现实社会主义不再是资本主义的影子 ,而是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制度安排和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16.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李自成起义几乎同时发生.由于它们发生的背景不同,导致其性质不同,影响也相去甚远。作为全新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使英国此后便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迅速崛起;而作为传统的农民战争,李自成起义并没能促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依然在封建社会里沉沦。  相似文献   

17.
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抚救民放危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在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西学观、教育观、国家观以及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和全面进步,从而主导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