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牟宗三通过对道家哲学的主要概念如"道德"、"有无"、"生"、"自然"等的梳理,建构了他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境界形态形上学",以与儒家的"道德无上学"区别开来。所谓"道德形上学",指的是主体通过主观境界的观照与玄览,达到对客观形态的形上学的认识。"道"之生化宇宙的过程,也是主体"玄德"通过"致虚守静"让开场域让万物自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这四组概念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2.
由《中庸》首推"诚"的思想,并开篇就提出了"天命之谓性"。之后的儒家哲学中将"性"视为道德创造之源,同时也是宇宙创造之源,是道德形上学的根据。而"诚"作为天道,亦表现出沟通天人的深刻内涵。对此,北宋理学家张载曾提出"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由此表达出"性"与"诚"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以"性体"与"诚体"对性和诚也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和深化。所以,对二者关系的厘清是更深刻理解、诠释儒家心性之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牟宗三的历史哲学带有浓重的黑格尔色彩,继承了黑格尔"精神辩证法"及历史进步的基本观念,但对黑氏所谓支配和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精神"进行了儒家式的改造,突出了"精神"的道德义涵。因而黑格尔式的"进步目的论"与儒家传统的"德性目的论"被牟氏整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道德—历史目的论",体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在牟宗三看来,在道德的推动下,民族历史之目的指向民族国家的建立,世界历史之目的指向"天下大同"或者说"世界大同",这种"大同"观代表了儒家传统面向现代性转化的一个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4.
类比推衍是儒家道德形上学得以建构的主要“逻辑机制”,从孔孟到董仲舒,再到南宋的朱熹,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建构都遵循类比推衍这一机制。类比推衍不仅影响了儒家人文逻辑的发展,甚至影响了儒学及至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它一方面使得传统儒学形成了一个重视和强调修身养性的传统,另一方面则在儒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构建着一个广阔的泛道德主义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5.
在康德的哲学中,“物自身”是一个价值意味的概念,部分新儒家接受了这一概念,并将之与作传统儒家哲学中的“本心”、“本仁”等概念汇通思考,最终力图证明道德的形上学的成立,从而实现其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6.
牟宗三从关注价值本体论的视角契入,沿着生命——人文——道德的进路,建构"道德的形上学"的本体论学说。他采用佛教《大乘起信论》中"一心开二门"的框架,提出"二层存有论"的新说。为了证明儒学契合现代性,证明儒学同科学、同民主之间存在着兼容关系,他提出了"由内圣开出新外王"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牟宗三依据中国智慧传统肯认并证成智的直觉,并进一步证成实践的形上学。此语境里的实践,在儒家是道德实践,在道家是斋心坐忘,在佛家是般若智观,皆具有内在的指向性意义。故此语境里的实践,实是修证义的。故吾人言依中国智慧传统而来的美学,实当为实践-修证美学。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新儒家中,唐君毅提出"性情的形而上学",牟宗三提出"道德的形而上学",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对中国哲学精神传统作一清理。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性情"一词其实和"道德"一词是相对而共生的,反映了早期儒道两家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可以说"性情的形而上学"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拟从早期道家的思想来讨论道家是如何体现出"性情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应台湾大学哲学系沈清松和傅佩荣两教授之约,为《哲学杂志》第25期“台湾哲学”专辑而撰写的。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当代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建立其道德理想主义哲学体系的背景、目标以及特点;第二部分论述了牟氏在建立其哲学体系过程中对康德哲学的融摄、即吸取和批评;第三部分评述了牟氏会通中西哲学的导向及其得失,认为由于牟先生的儒家文化中心主义立场,妨碍了他对康德哲学的理解与吸取。因此作者最后提出,新儒家哲学要得到继承发展,只有克服儒家文化中心主义心态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康德和牟宗三的圆善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两者对于"最高善"、"圆善"、"圆善论"之根据的不同理解,追溯了背后的原因为各自宗教、思想背景的不同造成双方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准设有所不同,并评判了牟氏对康德圆善论的批判。本文试图论述牟氏对康德的批评根本上并非是哲学性的批判,而是从儒家的立场对康德所所持有的基督教理念不能认同。牟氏并未从根本上认同康德,也未在哲学上驳倒康德,而是通过吸收批判在康德圆善论的架构中填充了儒家的内核,建立了儒家意义上的圆善论。康德与牟宗三的差异其本质为其背后信仰的诸神不同。  相似文献   

11.
"性与天道"是宋明理学特别是北宋理学中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吕大临"性与天道"思想形成于美学时期,在这一时期他继承并超越了张载,并在"性与天道"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吕大临以"虚而诚"表达了"天道"无形而实有的特征,并在"性与天道一"的理论框架下,推演出"天道"下贯于"人性"也同样"虚而诚"。在分别阐述"天道"和"性"之后,吕大临又以"理义者,人心之所同然"来表达"性"与"天道"的贯通之意,最终使得儒家的大道精微之"理"落实到现实的"礼"之上。不难看出,吕大临在"性与天道"问题上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魏晋玄学的一大主题就是讨论“名教”与“自然”关系,二者的关系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魏初何晏、王弼主张的“名教出于自然”论;魏末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贤士所主张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论;晋初裴颇、郭象等主张的“名教即自然”论。在不同的阶段,“名教”与“自然”的关系虽有不同,但是玄学家们最终目的还是要维护、重建名教。玄学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也影响到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同时代招隐诗的创作,就经历了从“招隐诗”到“反招隐诗”的转变,其中“招隐诗”创作以陆机、左思、张载等人为代表,“反招隐诗”则以王康琚的《反招隐》最为著名,而招隐诗创作的变化也反映了玄学论题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儒家提倡积极用世,道家推崇用自然辨证观处世,释家讲究智慧超脱。苏轼在仕途坎坷、宦海沉浮中,"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用融汇了三家智慧的"旷达"傲视困厄,使"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和谐融合。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认为苏轼将"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本文仅从其山水散文中探寻这种苏轼式的旷达。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全球性的现代化大潮,牟宗三致力于为儒学"开出"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外王"。他认为,就特征来讲,西方哲学是"理性的架构表现",而中国哲学是"理性的运用表现"。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形上层面由"理性的运用表现"通过"曲通""转出""理性的架构表现",而此"曲通"即是"良知的自我坎陷"。进而,为了在现实层面促进科学与民主,牟宗三提出了"三统并建说",主张通过"肯定""道统"以稳住儒学之传统慧命,"开出""学统"以建立科学知识,"继续""政统"以确立民主政治。在这"三统"当中,面对现时代之需要应以"学统"和"政统"为主,但"学统"和"政统"的根本还在于"道统"之"肯定"。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荀子《天论》中“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观点,阐发了“自然之天”和“人为”的思想,批驳了唯心主义的“意志之天”与“因任自然”的论调。  相似文献   

16.
熊十力先生的所谓"体用不二"主要是指宇宙本体与人的道德良知之间具有同质性;他的"体用有分"的命题则是指本体能够恒常地保持其自性,而物质现象却是生灭无常的。然而,在论述"体用有分"的过程中,熊先生误将良知的发用这种精神现象与生灭无常的物质现象相混同,不作区分地视两种用均与体有分,这恰与其"体用不二"之说自相矛盾。熊先生的这一矛盾在他的弟子牟宗三先生的"道德的形上学"体系中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提倡“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从这里出发,儒家普遍怀有一种热爱大自然的伦理情怀,即“仁民爱物”,这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更为可贵的是,儒家一再主张在实践中对自然万物既要合理利用,又要有效地进行保护,如“取之有时”、“取予有度”、“用之有节”等等。这些思想资源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和道德取向,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儒家的生态伦理实践观,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性自命出》为郭店竹简中一篇颇为重要的先秦儒家佚籍,篇中有论及音乐之源起、音乐之功能、音乐之宗旨等方面的内容,虽语焉不详,却与《乐记》表现出既相同也相异的音乐美学观念。《乐记》为孔门乐教传承的经典,浸润着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思想,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音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