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年电脑世界》2012,(Z1):72-75
新的一年开始了,"少电"的变化相信大家已经看在眼里了。当然,这本是我们为寒假做的特别策划,以后几期的刊物还是会做得中规中矩一些,大家还是抱有小小的期望吧。"小编那些事儿"是"少电"今年的新栏目,毕竟有许多淀粉是最近几年刚刚加入"少电"大家庭的新粉,对很多小编不  相似文献   

2.
饿的滋味     
张懿 《生活教育》2010,(8):74-75
上一期,我们的《教育新观察》拦目介绍了嘉兴的“生活作文”试验,从本期开始,我刊将特辟《生活作文》栏目用以刊登那些真实、生动,对生活有深度参与、体验,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随笔。本期《生活作文》主要选录了嘉兴地区的中学生习作,从下期开始,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参与到我们这个栏目中来,本刊真诚地欢迎广大同学踊跃投稿,也欢迎广大老师热心推荐学生的优秀佳作。  相似文献   

3.
第二萌 《音乐世界》2012,(22):44-45
这些年汪东城演了大大小小无数的角色,温暖的、迷人的、冷酷的、自恋的、不着调的、很靠谱的……那些年他带给我们无数感动,那些年他洒下无数魅力一面。  相似文献   

4.
把烦恼搞丢     
崭新的2015年到来了,我们衷心祝愿:新的一年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快快乐乐,把烦恼统统都搞丢。从本期开始,"把烦恼搞丢"将以一个栏目的形式,用更大的容量,为大家答疑解惑。我的烦恼82张鑫忆我在班里最好的朋友是小辉,但是妈妈很不喜欢他,理由是他学习太差了。妈妈说":你不要老是跟小辉玩,你应该跟那些学习好的同学玩。"我就纳闷儿了:难道交朋友也要找学习好的?我交什么朋友妈妈还要管?  相似文献   

5.
傅红伟 《小读者》2011,(9):50-50
很多小读者看到“生活”二字,总觉得容易。实际上这个简单而又耐人寻味的词语,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那不是生活的全部。学习好可以让我们赢得几次考试.而学会生活和自我完善则会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取得成功。生活处处是学问。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栏目,积累一点一滴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学会如何快乐健康地生活。我们栏目的口号就是:“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6.
近日,《北京晨报》报道:位于北京昌平温都水城的平西王府内的王府大院试营业,首日开出一宿22万元的天价,创下全国豪华酒店之最,目标消费群体瞄准全球富豪。22万元一晚的房价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惊叹之余,笔者有些迷茫,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已经富裕到不再需要艰苦奋斗精神了?可是一想到那些刚脱离贫困线的人们,那些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失学孩子们……我们就会清醒地意识到,艰苦奋斗精神不是不需要了,而是需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印象诗歌     
虽然充其量我们只能算做是这个城市里的匆匆过客,但是,在这个城市里一些可爱的人就这样与我们温暖地相遇,一些五颜六色的故事就这样静悄悄地发生。我们惊讶:我们已经不能忘记这个城市了。我想可以有两种解释,要么是那些人那些事已经与我们的记忆一起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了,要么是这个城市已经与那些人那些事一起生活在我们的心里了。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一直在思考,中国教育科研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最后的结论就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着天"就是说我们的研究不能影响决策,为制定教育政策服务。"不着地"就是说我们的研究不能影响生活,不能影响学校教育。一句话,我们的教育科研,是为科研而科研,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也不是为了改变教育,而是离鲜活的教育生命、真实的教育生活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觉得,青春是不能轻易书写的,这是一个盛大而又空洞的主题。该如何描绘呢,描绘我所生长的那个嘈杂的年代?描绘我那还未结束却接近尾声的青春?我所能说的,不过是一些片段,被生活裁剪得零零碎碎,纵使能勉强缝补成衣,也不再合体。但是在这个下午,坐在电脑前,我忽然有了讲述的欲望。讲述那些春的树夏的花,太阳下的阴霾,青春的欢喜与痛楚,我走过的尘土飞扬的小路……那些关于青春的片段。  相似文献   

10.
神女峰     
我们的生活好像就是以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生活给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我们同情别人生活不幸而自觉着幸福,我们评价着别人的是非长短而深觉自己又高尚又美好。于是,我们也无法不提高了警惕地想到,人家将对我们的生活怎么说。这是一个极大的困扰,我们无法解脱这个困扰,我们很沉重,无法轻装上阵。为了这个困扰与顾虑,我们自己的感觉反倒下降,反倒被我们自己忽略。我们心里充满了奇特的自尊与自卑。别人的目光对于我们是那么重要,使我们不安。如果得不到公众的承认与肯定,我们再幸福也不幸福了,我们再快乐也不快乐了。我们自己无法证明自己的幸福,我们的幸福无法由我们自己验明。我们被动地生活,寻找幸福,我们常常寻找不着,因为我们出发时就迷了路。  相似文献   

11.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  相似文献   

12.
雪小禅 《初中生》2013,(20):60-61
那天小学同学聚会,忽然说起小时候玩过什么,大家慨叹:我们玩儿的东西那么有限,几乎不用费父母一分钱。其中一个人说,可又是那么难忘。这个人就是我。为什么我忘记不了那些寒酸而快乐的日子呢?就像我玩过的沙包,其实早就丢进记忆的深井里了。什么时候想起,都有软软的酸疼在那里。——放学后,我们随便谁嚷一嗓子,"丢沙包啦",都  相似文献   

13.
读书是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让孩子爱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启迪孩子心智是许多父母关心的问题。因此,今年我们新开了一个栏目──“读书向导”。通过这个栏目,读者可以看到很多父母、老师及孩子在读书方面的经验之谈,也可能有一些值得汲取的教训。我们这个栏目欢迎广大读者的参与,希望您把这方面的得与失写成文章寄给我们。让我们一起把这个栏目办好。  相似文献   

14.
活跃边缘     
随着21世纪大门的开启,自然科学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先锋。在这个栏目里,我们将沿着科学史的台阶,慢慢攀登而上,将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和他们的发明与发现介绍给大家,而这些科学家都曾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中。有了感性知识,再去学那些理性知识,将会容易得多。同时,我们也注意将最新的科学知识、理念、观点,向大家作普及性介绍  相似文献   

15.
离开他们还不到两年.得失进退间,过去的那些岁月,丢了的丢了.拾起来的就串成了串。  相似文献   

16.
世界是缤纷多彩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我们的同学们也感受到了事物的丰富多彩,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美好。为此,我们特地开设了这个栏目,来展现同学们笔下的“缤纷世界”。  相似文献   

17.
曹魁珍老师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生活在孩子们中间,被誉为“知心奶奶”。她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被广泛称颂。我们开辟这个栏目,请曹老师就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为您排疑解难。  相似文献   

18.
曹魁珍 《家教指南》2005,(11):36-37
曹魁珍老师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生活在孩子们中间,被誉为“知心奶奶”,她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被广泛称颂,我们开辟这个栏目,请曹老师就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为您排疑解难。  相似文献   

19.
写给高一     
周园 《语文天地》2009,(2):11-11
高一的生活.在我们不经意间,瞬息流淌,转眼之间,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始料未及的。没有预兆,那些美丽的过往.都在那个被风吹过的夏天里被悄然埋葬.铺天盖地而来的.是那些带不走的氤氲的夏日气息,那些残留在手心的香草味道,搁浅的是那个记忆犹存的明媚四月,香樟树下,残留的凛洌清香,带上了夏天的味道,永远停留在了这个重要的季节,停留在了这个离夏天最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曹魁珍 《家教指南》2005,(10):36-37
曹魁珍老师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生活在孩子们中间,被誉为“知心奶奶”。她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被广泛称颂。我们开辟这个栏目,请曹老师就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为您排疑解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