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古代教育观之我见 中国要走向世界之林的前端,首先要研究、借鉴、总结各国教育模式,要形成中国式的、有特色的教育,就应从现在抓起,和国际接轨。中国的振兴在教育,为此,作者就中国古代教育观、中国传统教育的模式、中西方教育模式之比较、中国教育的改革方式及创办特色教育、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合格人才和面向21世纪的国际竞争等问题采访了陕西经贸学院院长、教育学家樊光鼎教授。 樊光鼎教授说,我国开办私学是从孔子开始的,当时创办私学有3个进步意义:一是有力地冲击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加速了“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历史转变;二是为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改进培养了一批人才;三是揭开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为封建制的确立准备了各种理论和政治方案,成为封建制形成和发展的思想上的先导。孔子在教育思想上有独特之处,如“性相近,习相远”,否定了“天命说”和“血统论”,强调了后天学习和教育作用。他提出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即有培养高级人才的太学和国子监,唐末宋初以后产生发展起来的书院,也大多数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己任。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产生最早而且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高等教育却不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自然延伸的发展,而是在西学东渐潮流的冲击下,在中国近代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发展模式不断转换紧密相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所谓高等教育的理念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汉武帝到清朝晚期,奉行的是孔子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教育理想;二是从1905年晚清政府做出“费科举,兴学堂”的重大决策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以“注重理性,学术自由”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曲折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了理念。”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语言文字演化与文化发展路向的关系、儒学的实质和价值、“大孔子学说”的意义三个问题, 简要介绍了 1999 年 4 月在广东番禺召开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儒学历史命运论纲──从19-20世纪看21世纪袁伟时孔子身后,“儒分为八”,没有统一的儒学,19、20世纪亦不例外。展望儒学未来,应该从儒门各派近200年间在中国的际遇为基础。(一)走向困厄的几条途径儒门盛衰都应“反求诸己”。困厄是沿着千年曲径滑行的...  相似文献   

5.
西方文化造出一个与现世对立的来世,印度文化造出一个与此岸对立的彼岸,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对来世与彼岸不感兴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国文化中既没有游离于感性的理性,也没有脱离肉体的灵魂。重生务实,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吃”就一向为中国文化所看重,从中国人的“吃”也可以分析出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体育和西方竞技体育孕育于东西方两种不同审美体系,由于地域、文化及审美情趣等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审美风范。“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仅是全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更是体育全球化时代中西方体育美学思想追求的共同目标。本文收集整理了中西方体育美学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历史法等研究方法从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角度,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对比为出发点,找出两者间的差异性,从影响两者差异性的文化起源分析,再到差异性的形成及其产生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中美两国体育文化的差异性、中美两国体育文化对其运动项目的影响、中美两国因其体育文化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具有本国特色的优势竞技体育项目。从而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先进体育文化,在承接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科学的、理性的吸收美国体育文化的优越性,促进中国优势项目更好、更稳定的发展,同时挖掘更多的潜优势项目,使其成为新的优势项目。  相似文献   

8.
从孔子死亡思想看中国哲学的世界化与现代化的同步性——兼评胡国亨先生的“大孔子学说”段德智一、“大孔子学说”的理论启示香港学者胡国亨先生在其新著《独共南山守中国》中提出并阐释了“大孔子学说”,断言:“以孔子学说为基础,加上西方文化中的精粹”,“去开展一...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进入近代,中国封建文化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严重挑战。这个封建体育文化在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逐步发生演变,经过对抗、冲突,最终发展到接受、承认、吸收、融合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演变过程,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终于形成。  相似文献   

10.
王金城 《中国科技信息》2008,(4):230-230,233
和谐文化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渊源。古代思想寮庄子就提倡“天和”、“人和”。孔子更进一步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决策。在和谐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理念,积极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以实践课堂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载体,积极创新学生德育工作,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韩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在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尤以一衣带水的中国文化对其影响最大。从阳春白雪的学术界到下里巴人的百姓生活,从社会制度、行为规范到个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都可觅到中国文化的烙印。而中国文化中,对韩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当数儒学文化。 儒学,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体。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  相似文献   

12.
全祖馨 《内江科技》2011,32(7):45+80-45,80
从体育史角度出发,分析和探讨了近代西方体育的传入对中国学校体育及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由此得出:西方体育的传入丰富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内容,推动了中国传统体育的革新,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对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建立、体育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体育竞赛的规范都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梁劲泰 《科教文汇》2007,(10X):180-182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从以下两个角度把握这个问题:一是“公共性”的文化内涵本源于西方的历史传统,从古希腊城邦社会一直到欧美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使得“公共性”的文化内涵具有了久远的延续性;二是深入解读“公共性”在现实中的功能及应用,同样离不开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的文化传统。以公共性视域分析中国与西方公共管理的特征,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比较,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是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儒学在孔子以后逐步成为古代学术文化思想的主流,影响社会历史,渐成文化主流,虽经多次深重危机,但始终保持其强大的文化传承延伸力量.今天建设人民满意的大学,构建大学精神,应该使欧洲的大学制度中国化,灌注中国精神.大学精神培养,应该大力弘扬传统儒学的精髓,继承传统精华,推陈出新,使之成为大学精神的生长沃土.  相似文献   

15.
郭三卿 《内江科技》2009,30(7):18-18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产生于其理论研究的日益繁荣和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之时。探讨本学科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应基于时代背景,从而可知,该学科的研究范畴在于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恰当界定,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特指包括汉民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继承和延续的富有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体育活动;其基本任务就是要解决社会历史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出的要求和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需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独立学派的儒家形成于春秋末年,孔子是其创立者。在孔子奠定的儒学理论的基本构架,经由孟、荀的内外扩充,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开放的、兼容性极强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学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及多元文化社会与学校体育的互动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多元文化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提出了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目标,分析了我国多元文化社会的转型与“多元一体”学校体育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艺术是在西学引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内涵和外延的现代概念。“艺”在被挪用和嫁接的过程中一方面吸收了来自西方的形式性审美鉴赏,另一方面,也减弱了在中国早期教育中的关于身体的技术性训练。重新解释“艺”所包含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为我们反思当下的艺术教育提供了传统文化的思考支点。  相似文献   

19.
明亮  宋艳 《科教文汇》2007,(11X):172-172
本文介绍了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嬗变,并从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和结构功能的角度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阐明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和共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最后,文章指出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对我国现代体育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意义,表明了我国体育将要在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中逐渐与世界体育文化接轨并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冯建立 《内江科技》2007,28(9):22-22
中国传统体育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本文剖析了两种不同的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对篮球运动的影响,给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