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经过全国50家报纸总编辑及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专家认真评审,《新疆日报》获得了全国省区报纸使用新闻图片好版面三等奖。 虽然这是名列两家一等奖和五家二等奖报纸之后的三等奖,但对于在全国省区级党报中惟一一家没有进口胶印机、电子扫描制版机的《新疆日报》来说,这意味着在失去占总分五分之一的“印刷质量分”,因没有评委参评再失去1分的情况下取得“铜牌”实属不易,说明《新疆日报》使用新闻照片从认识到实践有了突破性的收获。 自1990年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在银川举办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并进行报纸使用图片好版面评选以来,至今年8月在黑龙江省举行第四届研讨会,评选报纸使用照片好版面,可  相似文献   

2.
11月24日下午,人民铁道报社召开荣获中国新闻奖祝捷大会。200多名职工同铁道部和新闻界领导一起检阅了凝聚全社人员心血和汗水丰硕成果。今年,可说是该报的丰收年。除消息《革命圣地延安地铁路的历史结束》荣获我国最高新闻大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外,还获得了全国现场短新闻二、三等奖和全国人大、政协好新闻奖。这是该报长期致力于新闻改革的结晶,也是这两年来坚  相似文献   

3.
齐浩 《新闻采编》2004,(2):45-46
2003年11月19日,随着第六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圆满结束,第六届全国报纸运用图片优秀版面评选结果也同时揭晓。此次评选全国共有67家报纸的207块头版和134块摄影专版参加了角逐,最终头版类和摄影专版类各评出了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2个……  相似文献   

4.
沈赤兵 《新闻窗》2009,(6):68-68
我采写的通讯《亲近土豆》在2005年先后获全国报纸副刊年度作品好新闻二等奖、贵州新闻奖三等奖、贵州报纸副刊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人民铁道》报一步一个脚印地跋涉挺进,一年一个台阶地健康发展。 ——从1990年起,就致力于以倡短求精为突破口的新闻改革,起步早,决心大,成果巩固。要闻版每期发稿一直保持平均达到20条以上;报纸版面逐步探索出自己的板块式风格。 ——1991年,在全国性报纸中率先实现自办发行。 ——报纸质量和宣传水平不断提高,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新闻奖一、二等奖。  相似文献   

6.
全国农民报1988年度好新闻评选工作于今年四月在郑州举行。这次评选共收到全国30家农民报推荐的新闻作品140多篇。评委们经过仔细审阅,采取评议和投票相结合的方法,评出一等奖好新闻作品10篇,二等奖好新闻作品22篇,三等奖好新闻作品30篇。河南农民报的《珍藏了38年的绣花鞋》、《发生在东石盘村的新闻》、《张英怒题逐客诗》分获一、二、三等奖。现将这几篇作品和河南农民报编辑部的推荐意见刊载于后,供广大读者参读。  相似文献   

7.
秦超  王晓露 《今传媒》2006,(11):4-6
朱海燕,《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者。1957年生于安徽利辛,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83年任《铁道兵报》记者,1984年后任《人民铁道报》记者、首席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曾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先后发表新闻作品700多万字,1999年至2006年7次获中国新闻奖,60多次获省部级新闻奖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报告文学《深秋挥泪送穆青》获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另有15部新闻专著出版问世。  相似文献   

8.
秦超  王晓露 《今传媒》2006,(11X):4-6
朱海燕简介:朱海燕,《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1957年生于安徽利辛,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83年任《铁道兵报》记,1984年后任《人民铁道报》记、首席记,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曾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先后发表新闻作品700多万字,1999年至2006年7次获中国新闻奖,60多次获省部级新闻奖一、二等奖。长篇报告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报告学《深秋挥泪送穆青》获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另有15部新闻专出版问世。[编按]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1995,(5)
一图胜千言──人民铁道报照片报道有新意人民铁道报重视新闻图片的作用,经常不惜版面把一些画面清晰、角度新颖、贴近生活的照片推到报纸的头版头条甚至占据大半版、整版版面,形成了人民铁道报的一大特色,也体现了人民铁道报的一种独特的办旧风格。人民铁道报所刊载的...  相似文献   

10.
王文华 《新闻界》2003,(3):57-59
新闻,一片辽阔的生活原野。新闻,与时俱进,与时剧变,是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原野。新疆《博乐农垦报》社记者胡维斌在这片原野里辛勤耕耘,奋斗不懈12个春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3年来,他不仅在自己供职的报纸发表了45万多字的作品,还在省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1500余篇,有50余篇作品获各类新闻奖,其中全国企业报好新闻一等奖2件,二等奖2件,优秀论文一等奖1件;全国地州市盟报新闻摄影一等奖1件,三等奖1件,优秀作品7件;获自治区、兵团好新闻二、三等奖20多件。胡维斌在农五师乃至兵团、自治区可谓是对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这不仅仅…  相似文献   

11.
裘志伟 《新闻实践》2001,(12):41-42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2001年7月 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举国狂欢,14日全国的不少报纸均成了“新闻图片报”。《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成都日报》等南北几十家报纸,头版均以巨幅图片并配上大标题出现,浓墨重彩。国内报纸版面这种不约而同采用大图片的布局,是因为文字已无法充分展现普天同庆的豪情,纪录伟大的历史瞬间只有借助摄影力量之需。  相似文献   

12.
《出黑板报的张老汉》是一组新闻人物专题摄影报道,这组报道除在《大众日报》1995年5月14日刊登外,还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改革报》、《人民日报》等报纸上刊登,并引起较大反响,还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表扬。这组新闻人物专题摄影报道,在1996年全国新闻评选中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组报道之所以获奖,我认  相似文献   

13.
“祝贺你们的消息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们的努力终有回报……”在我第八次与神奇天路亲密接触时,人民铁道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温继武发来的手机短信,让我在世界屋脊上又增添了几分收获的幸福和喜悦。《人民铁道》报去年5月3日刊发了我和李晓华采写的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这篇700多字的现场新闻能获奖,既是报社采编人员精心策划、精细运作的结果,更是报社党委实施精品战略的成果。这次获奖不仅使《人民铁道》报成为我国60多家产业经济报纸中唯一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媒体,而且填补了所有产业经济报纸14年来没有获得中…  相似文献   

14.
“一图值万言”道出了图片在报纸中的作用。《铁道建设报》每期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共同为一版服务的新颖形式,成功地展示了一版版面严肃中不失活泼、稳重中透着灵巧的版面特色。编辑部给我的《铁道建设报》第2089、2090、2092期,是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党委主办的、有全国统一刊号、邮局公开发行的企业报纸。首先,吸引我的是该报的一版,均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构成整体框架。有两张报是由两张图片与一幅漫画以“品”字结构支撑整版,另一张报则以右上左下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报纸系统1990年度好新闻评选工作于5月13日结束,共评出好新闻作品328篇(件)(含新闻、摄影、美术、理论、文艺五个类别)。其中,唐山劳动日报的通讯《党的忠诚宣传员傅显忠》、秦皇岛日报的《引青济秦工程纪实》系列报道、保定市报的保棉一厂系列报道获特等奖。另评出一等奖作品62篇、二等奖98篇、三等奖165篇。  相似文献   

16.
1996年3月14日至3月21日,《如皋市报》抓住如皋市如城西郊村集贤实业总公司兼买市属企业印染厂这一特殊现象,在头版进行连续报道,不久,《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报刊、电台、电视台也相继做了报道。在1996年度各级好新闻评比中,这组连续报道分别获得全国县市报、南通市政府好新闻一等奖和江苏省县市报好新闻二等奖、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三等奖。探究这组连续报道的成功原因,我们感受颇深的一点是:经济报道要  相似文献   

17.
作为河北农民报这样一种周三刊报纸,1996年首次涉猎了专题摄影报道领域,这也是河北农民报在改进版面方面的新举措。笔者当年有幸参加了《走近民工》系列的拍摄(该系列曾获1996年全国农民报好新闻作品二等奖)。 专题摄影报道,顾名思义就是以摄影为主要手段、以专题的形式推出的报道形式。在国外,这类体裁被称为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我拍的《小巷获联合国大奖》荣获三等奖。此前,这幅图片在2003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年赛中获金奖并获当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长江日报》2010年7月29日一组"图片新闻"《偶遇抢劫本报记者举机拍照退匪》,荣获第21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三等奖。该组图片通过连续画面,以直观、形象的视觉语言,迅速及时地独家报道了一起勇退劫匪、解救受害人的突发事件,体现了党报在重要事件上的舆论引导力,引起了广大读者、兄弟报纸和网站的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20.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1,(Z1):43-44
我在大学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搞新闻是半路出家、先天不足。但在新闻获奖方面,却一直“运气”不错:在南昌市一家企业报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得江西新闻奖二等奖1次,南昌新闻奖一等奖2次(每年全市只评3篇一等奖新闻)、三等奖3次;在江西日报杜主办的《江南都市报》工作的两年半时间里,获得江西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各2次和好标题奖1次,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年度好新闻评选一等奖2次、三等奖互次,全国“保护明天”好新闻以及江西省政协好新闻、五四新闻奖、五一好新闻5次;在《深圳商报》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每年都有作品获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