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相花 《新闻界》2003,(4):48-48
可读性、趣味性时下在新闻圈内使用频率颇高,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应当是两者的完美统一。所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达到“双美”。在实际写作和编辑工作中,要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尤其对于专业性极强的专业术语,处置不好往往会顾此失彼,很难两全。专业术语顾名思义专业性极强,一些专业术语假如作者或编辑不做处理连锅端到版面上,外行人读起来就会感到非常吃力。让晦涩的专业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文字,既不失原意,又让读者接受,应是每一个报人追求的目标。行文至此,我想起一位读者对专业术语的看法。他认为,让专业术语活起来,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应是…  相似文献   

2.
时效性是新闻的专业术语,它的含意有两层:一层是新闻要及时,意指新闻根据一旦成立——有了新闻由头,即予以报道;另一层是新闻要讲究宣传策略,意指根据宣传目的或现实的需要,寻求最好的社会报道效果,该压稿时必须压稿,不能一味求快。这两方面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已潜移默化为记者和编辑的自觉行动,做得较好。现在,笔者在此要说的是另一种时效性——策划编排。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科技新闻。这些科技新闻除珍闻和趣事以外,很大一部分由于新闻中的专业术语生僻难懂,可读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以为关键是要“软化”科技新闻的“硬”材料,将专业术语变得浅显易懂,让研究成果的价值和意义,更接近社会和读者。为此,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4.
在科技含量高、专业术语多的军事科技新闻写作中,如能恰当运用修辞格,不仅能够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而且能够巧妙地发挥军事科技新闻所特有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影响力,提升军事科技新闻的宣传价值。  相似文献   

5.
可读性、趣味性时下在新闻圈内使用频率颇高,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应当是两者的完美统一。所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达到“双美”。 在实际写作和编辑工作中,要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尤其对于专业性极强的专业术语,处置不好往往会顾此失彼,很难两全。专  相似文献   

6.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到今天,走过了16个春秋。作为一个尚未成熟的新兴市场,许多东西都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而来,包括一些交易制度和规则。其中许多证券专业术语也是从西方较成熟的证券市场复制而来。作为媒体和记者,在采访报道证券市场新闻时,只有准确、规范地使用专业术语  相似文献   

7.
顾潜 《新闻大学》2002,(2):53-56
一、新闻背景的运用 现代社会的读者不仅要求了解新闻事件本身,更愿意了解“为什么”和“怎么回事”。记者通常是通过安排、使用新闻背景材料来完成这一任务的。大量而又巧妙地使用新闻背景材料,是西方记者新闻写作的一大特色。背景材料处理得好,会增加新闻作品的魅力,其效果是显著的。 1、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在一篇新闻中,背景置于何处,应该根据新闻事实的需要而灵活多变,它可以放在新闻的主体部分,也可穿插在导语或结尾中。西方记者在这方面往往显得特别的不拘一格,通达权变。把背景放在导语中,运用得好,可以立刻吸引读者注意。 请看合众社关于一次有关硅的国际座谈会的消  相似文献   

8.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指运用多幅图片,结合文字报道,全面深刻的介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种新闻摄影报道形式。十多年来,中国三峡工程报在摄影报道中运用专题报道的形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一、精心策划选题新闻摄影靠抓拍出新闻,讲求时效  相似文献   

9.
周浩 《新闻世界》2012,(7):34-35
新闻是用于传递信息和快速交流的,这决定了新闻语言的使用有其自身的特色和要求,新闻的语言美缘起于此。新闻语言必须是依据事实本身逻辑,采用理性准确的语言,简明扼要的表达事实,对专业术语做通俗化处理,把数字形象化,这样才能实现有效传播,满足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0.
对于社会新闻本身规律中不可避免的负面、消极情绪显露,在新闻操作中要“巧妙”、“有理有节”地规避和消解;对于社会新闻中可供运用的正面“因子”,要充分、合理运用,提高社会新闻的正面“话语效果”;在新闻采写技巧运用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有选择性、导向性的版面表达语言,主动、有效地引导报道达到最佳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牛丽红  马雄 《编辑学刊》2015,(2):101-104
探讨了经济新闻在报道流程中大众化术语"变译"的范式,分析了网络时代里信息技术在辅助其新闻专业术语"变译"方面的功能、使用方法和技巧,从而让更广大的读者群能更容易、更快捷、更有效地接受经济新闻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视角是一个专业术语,是指镜头所能统摄到的景物的多少。借用视角这一概念引申到新闻报道中,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还原或升华经济现象本来面目。本文结合具体的经济报道来谈一谈如何运用不同的新闻视角在选  相似文献   

13.
巩勇  孙荣刚 《新闻前哨》2007,(2):100-101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指运用多幅图片,结合文字报道,全面深刻的介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种新闻摄影报道形式。十多年来,中国三峡工程报在摄影报道中运用专题报道的形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闻策划,是指新闻机构对一个时期或一项专题的报道所进行的有创意的设计、指挥和调控。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新闻策划是现代新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媒体之间激烈竞争的产物,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在当前新闻实践中已显现出积极的效果。新闻策划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尚需要在理论上认真总结。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新闻策划,我们可以明确新闻策划是一项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分析它的层次构成,将有助于寻求策划的优化途径,取得更好策划效果。按照系统…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新闻的第一要素。要提高党报的可读性,首先要在语言上多下功夫。“官腔”和套话令读者生厌,要尽量避免使用。多用朴实的语言。还要少用专业术语,多用口语和大白话。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使用较多的新闻传播专业术语,表达中国媒体融入世界交往体系的意向,体现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在新闻传播观念上的变化,也为我国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更新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17.
陈力丹  王晶 《青年记者》2009,(21):22-23
2009年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使用较多的新闻传播专业术语,表达中国媒体融入世界交往体系的意向,体现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在新闻传播观念上的变化,也为我国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更新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18.
江华秀 《新闻窗》2006,(5):83-83
有了新闻报纸,就有了新闻校对。勿庸置疑,新闻校对是报纸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校对工作特别强调的是博与专。校对工作中的“博”,是指校对人员应具有对汉语语法和修辞等规范用法的知识,以及对古今中外、文言白话、人文自然、天文地理等专业术语的熟练运用,虽不必精通,但须广博。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闻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如果在写法上不能费点“神”,就容易落俗套,赶浪头,出现一刀切的现象,最终败坏受众的胃口,收不到好的社会效果。经济新闻怎样才能反映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呢?我想就本人写稿和读稿的体会谈谈取胜的“诀窍”。 写共性。 经济新闻是对社会经济生活所作的报道,而经济生活又与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因此,经济新闻要力求反映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深入到市场变化中去找题目;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供销中选角度;从计划、财税、金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入手选材料。但写作对象不能仅限于经济战线的干部和职工,而应是各行业的人们共同关心的信息。不能写得业务性太强,使用专业术语太多,造成“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不能除了交待几项措施外就是成串的数字和百分比,给人以干巴枯燥的印象。不要把领导的讲话和官方的文件、公告、布告等内容硬性塞进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定位是新闻媒体通过新闻传播内容和方式,确定、调整与受众等方面关系的社会行为,其规律性在于这种行为具有追求传播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效应一致性的趋向。概括地说,新闻的定位规律(简称定位律)就是大众传媒运用传播动机与效果内在统一的辨证法则来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的新闻规律。新闻定位律是新闻传播的普遍规律,其基本特征至少有五个方面:l、新闻定位律的社会性。新闻定位律的社会性首先取决于传媒在社会舆论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舆论本质上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方式。处于社会舆论主导地位和具有主渠道作用的新闻传媒,必然要集中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