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别自署绵津山人、沧浪寓公、西陂放鸭翁、西陂居士等.河南商丘人.年十四,应诏以大臣子入侍卫.康熙三年,授黄州通判,历官江西、江宁巡抚,以吏部尚书致仕.康熙五十二年卒,年八十.荦能诗文,工书画,精鉴赏,尤以诗享盛誉于清初文坛,一时文士多与之交游.故对其生平、创作事迹的梳理,有助于其他相关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2.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别自署绵津山人、沧浪寓公、西陂放鸭翁、西陂居士等.河南商丘人.年十四,应诏以大臣子入侍卫.康熙三年,授黄州通判,历官江西、江宁巡抚,以吏部尚书致仕.康熙五十二年卒,年八十.荦能诗文,工书画,精鉴赏,尤以诗享盛誉于清初文坛,一时文士多与之交游.对其生平、创作事迹的梳理,有助于其他相关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3.
《西陂类稿》是宋荦晚年自订其一生著作的总结集。以"西陂"为名约有三义:对故土的眷念、对苏轼的欣慕以及尊康熙之御书。《西陂类稿》编辑成书以后,共有六种版本相继出现:康熙五十年宋氏家刻本,康熙间宋至等补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光绪四年吴元炳重刻本,清抄本,民国6年宋氏重刊本等。  相似文献   

4.
<饮水词>是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词集.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后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性德自幼聪慧好学,长而博通经史,尤好填词,并以词人名世.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成进士,康熙十七年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多次随扈出巡,并曾奉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他生于顺治十一年(一六五五),卒於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仅三十一岁.  相似文献   

5.
<正> 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号忧庵,一号药身,安徽桐城人。生于清顺治十年(1653),卒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享年六十一岁。戴名世小时聪明颖异,六岁入塾读书,二十岁时“授徒以养亲”,二十七岁开始出入于学使刘果、姜棣、孙勷等的慕府中。康熙二十五年(1686),以贡入太学,第一次到北京,其后交游渐广,结识了李光地、韩菼等高官,方苞、王源、刘献廷、阎  相似文献   

6.
前言 王翚字石谷,号乌目山人、乌目山中人、剑门樵客、耕烟散人、耕烟外史、耕烟野老,晚又号清晖主人、清晖山人.生于崇祯五年(1632)阴历二月二十一日,卒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阴历十月十三日,享年86岁.  相似文献   

7.
纳兰性德与曹寅的关系,重视的人尚不多.而他们两人的关系恰恰是很重要的.因为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红楼梦》问世以后,很多人认为贾宝玉是以纳兰性德为原型的.考察纳兰性德与曹寅的关系,不仅有助于了解他们的生平,更重要的是还有助于我们探求纳兰性德和《红楼梦》究竟有无关系和关系如何(这一问题笔者另有专文论述).我们先看一下纳兰性德和曹寅的简历.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康熙十五年任三等侍卫,后升二等侍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一等侍卫,五月底病逝.曹寅,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生于顺治十五年(1685年),比纳兰性德小4岁,康熙十  相似文献   

8.
卫所是明朝主要的军事制度,明朝建国之初,在军队编制上,自京师至地方皆立卫所,明中后期卫所开始“民化”.入清以后,清政府逐步对其进行改制和裁并.继顺治之后,康熙一朝继续对其进行大力裁并.作为康熙年间卫所裁并的第一个阶段,康熙元年至二十五年,共裁并卫所一百九十一个.其中,康熙元年、五年、七年和十七年是卫所裁并的高峰.卫所裁并较多的政区是江苏省、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广东省与湖南省,康熙五年福建省与广西省卫所全裁,康熙十年贵州省的五个实土卫所被改置为县.这一时期的卫所裁并为之后大规模地改卫所为府厅州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此物最相思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称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家贫客游,南逾岭,北出云朔,东泛沧海,登芝罘,经瓯越”。(《清史稿·文苑传》)清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授检讨,纂修《明史》。康熙二十年(1681)充日讲起居注官,出典江南乡试。康熙二十三年(1684),因携仆入内廷抄录四方经进书,官降一级。康熙二十九年(1690)恢复原官,康熙三十一年(1692)又以事被革职。罢归之后,潜心著述,在经学、诗、文与词等领域,均享盛誉,《清史稿·文苑传》称,“当时王士祯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独彝尊兼有众长”。又尤以词称,与陈维崧并称“朱陈”。所编选《词综》一书风行于世,遂开几占清词半壁江山的浙西词派。卒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八十一。  相似文献   

10.
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帝终于以和平方式统一了台湾.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清王朝的政治形势更加稳定,经济更加发展.其中,台湾在这些方面则表现得更为显著.康熙统一台湾不仅是有清一代的重大事件,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康熙能够取得这样杰出的政绩,首先取决于他的雄才大略、爱国立场、知人善用和善后措施;同时又与施琅在台、澎的战略行动,以及郑氏集团在关键时刻的正确决择,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对康熙统一台湾的历史背景、回归过程、善后措施和深远影响,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