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泉与艾芜     
艾芜是范泉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在范泉几十年的编辑生涯里,艾芜都是他热情而有力的支持者之一。在这样历时久远而又密切的合作中,他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范泉非常珍惜他们的情谊,始终与艾芜保持着非常亲密的联系和非常真诚的莫逆之交,这种友谊贯穿了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理念】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根据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是亲密需要,人际交往的愿望强烈,对友谊有着迫切的需要。青少年能否与同伴建立亲密的友谊,对促进其社会功能发展极为重要,但是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在与人交往方面存在障碍。明确人际界限,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掌握人际交往原则,对他们来说是人际交往中  相似文献   

3.
刘占兰 《学前教育》2011,(10):29-31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结交朋友和维系友谊是人一生的课题,也是从幼儿期起就应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归属、爱和尊重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儿童在同伴群体中,尤其是在亲密的友谊关系与朋友关系中,获得爱、亲密和可靠的同盟体验,并获得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友谊在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没有朋友则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有情感问题、利他行为少、在一些社会技能上(如加入群体、合作游戏和处理冲突等方面)有缺陷等。  相似文献   

4.
杂侃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婚姻的来临就像小孩换牙一样几乎是必然。而独身主义者正遭到人们“生理有病还是心理有病”的无端怀疑,他们因为缺少纪律的约束,因而也缺乏了组织的保护。——其实许多婚内人士是有组织无纪律的  相似文献   

5.
友谊是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密感情,是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类最优美的情感之一。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一生中最温暖如春又真情永驻的友谊是在幼年时期培养起来的。所以作为家长,应当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帮助孩子从小学会结交朋友,建立友谊。首先,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择友观。  相似文献   

6.
一、青年初期人际交往的一般心理特点 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的独立性、自主性逐步增强,渴望摆脱成人的控制,人际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与儿童、成人人际关系明显不同的特点:他们开始以批判的态度对待父母和老师,并企图从情感上逐渐疏远成人,以求得独立,有心事宁愿写在日记本上也不愿跟父母老师讲,具有较强的"闭锁性".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心理学上将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与此同时,他们与同辈的同学、朋友关系日益亲密,乐于交流.在许多事情上他们听不进师长的意见却乐意接受朋友的建议,学习同伴的经验,许多人在青少年时代与朋友结下了真挚、纯洁的友谊.但由于人际交往能力还相对较弱,青年初期学生的人际交往又矛盾重重,常因一些小事而相互隔膜.渴望友谊又不知道如何缔结友谊是该阶段学生的普遍困惑.  相似文献   

7.
每天早上,非非都要迫不及待地去幼儿园,因为他非常想见到小伙伴成成。在幼儿园里,他们俩一起做游戏,可亲密了。成人之间的友谊,孩子同样拥有,而且这份情感是属于他自己的,家长无法给予。家长切莫小看了孩子之间的友谊,它是孩子童年情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研究表明,孩子  相似文献   

8.
论述孙中山与黄兴在筹建中国同盟会的过程中开始结交和形成的友谊。嗣后,在前仆后继的反清起义战斗中,彼此又真诚地合作。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和创立民国的过程中,继续合作共事。对上述史事,均进行较深的剖析。  相似文献   

9.
论述孙中山与黄兴在筹建中国同盟会的过程中开始结交和形成的友谊。嗣后,在前仆后继的反清起义战斗中,彼此又真诚地合作。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和创立民国的过程中,继续合作共事。对上述史事,均进行较深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教学的对象,一般是年龄在20岁左右的学生。青年学生这个时期的心理日趋复杂、千头万绪,有属于心理过程方面的,也有属于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为了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突出地结合学生心理主要特点来进行教学。这些主要特点是什么呢?具体地说,就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1.
友谊,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也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友谊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有当人们彼此友好相处,知道如何合作、分享和理解时,社会才能和谐地运转。一至两岁的婴儿,喜欢和其他孩子交往。  相似文献   

12.
在夜晚寂静而沉闷的映衬下,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背着高过头的行囊,向一个未知地出发。这对他们来说,是属于青春的第一次,不平凡而异常艰难的旅行……这群少年最大的有17岁,最小的只有13岁。第一次离开父母出远门,对他们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有摄制组跟随,但不对他们提供帮助,遇到再大的困难,也只有靠自己,一切自力更生。“第一天,很兴奋,很高兴。我第一次出远门,没有父母像照顾鲜花一般的宠爱,倒也别有一番滋味。这个倚靠海边的村落是如此美妙,我听见,细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我听见,微风抚摸树梢的亲昵;我听见,其他同伴银铃…  相似文献   

13.
亲密、纯洁、高尚的友谊,是团结友爱的基础。多交知心益友,也是青年学生的良好愿望。如今,善交际、广交友已成为许多中学生的共同特点。然而,由于中学生涉世不深阅历浅,在如何交友、如何择友等问题上不免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孙云晓等人,对近年来省级以上模范人物,或在某些专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士,如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等400位年龄在45岁以下的成功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首要结果是,成功青年在孩提时代的社会地位一般来说也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15.
一、师专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分析在大学这座美丽而又有些许神秘的象牙塔中,聚集着一群群渴望交友、崇尚友谊、拥有一颗颗躁动、热情的心,却又初涉人世、缺乏人际交往艺术的青年。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热情,渴望与人交往,与社会沟通,渴望在交往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获得友谊、赢得爱情,扬起美好生活的风帆。但是强烈的渴望与自身素质之间的差异令青年们或孤芳自赏、或迷茫失落、或知难而退、或碰壁而归,在人际交往中品尝着挫败的苦涩,在不能理顺的人际关系中叹息、挣扎。而师专和其它普通高校又存在一些差异,反映在他们之…  相似文献   

16.
党外人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是中国的独创。党外代表人士则是党外人士中的代表人物。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由于历史条件、年龄构成、成长环境和经历等因素导致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认同、统战政策的把握、合作共事主动性等方面差异性,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促进政治认同,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衡量人才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人才的创造能力,然而一份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调查表明,我国近几年涌现出的发明家,绝大多数的年纪在45岁以上.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创造能力并非来源于他们所受的教育,而是以他们的半个人生为代价,在实践中一点一点地摸索积累起来的,在恢复正规高等教育后的十年中,我国培养的各类大学生高达300多万,相当于建国以来30年的总和,而在1987年度的国家级发明奖的217人中,19—39岁的青年获奖者仅占7,6%,科学史所表明的科技人员创造能力的最佳发挥年龄是25—45岁,可是我们国家却是;一方面培养几百万大学毕业生而发明创造者却凤毛麟角,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还需要十年、二十年的磨砺,延缓了甚至延误了人才创造能力的发挥,这个问题似乎出  相似文献   

18.
[活动背景] 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亲密关系,对小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小学低年级,朋友意味着空间距离较近的玩伴.在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中,朋友可以发展成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满足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的伙伴.到了高年级,友谊的主要特征是亲密的共享,这个阶段的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也是小团体最容易形成的时期.小学高年级,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维护友谊的同时建立是非观念,保护好自己的人际边界,为发展成熟健康的友谊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30多位师范学校的实习生就要离开他们生活了45天的小学了,学生、教师到校门口送行。就在他们刚上车的时候,有些学生竟哭了起来,有的女学生哭得眼睛象红桃子一样。那些实习生也一边说着道别的话,一边抹着眼泪。为什么短短45天的接触,实习生同学生们就结下了如此亲密的友谊,如此深厚的感情?原来,实习教师到学校时,大  相似文献   

20.
从教20多年来.绝大多数时间我都在教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大概在9~12岁之间.正是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但有很长一段时间,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陷入苦恼与困惑之中。因为三四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还谈不上有什么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他们往往很被动,只满足于完成作业。部分学生还明显地表现出讨厌学语文的思想倾向。所以教起来身累,心更累。该怎样解除这些苦恼与困惑呢?通过学习新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