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来,企业界喊出了“做大做强”的口号,许多学校也跟着效仿。然而,重点学校是“先做大”还是“先做强”,这里面也有个轻重缓急的问题。“做大”与“做强”是相互依存的。“做强”是“做大”的本钱;“做大”是手段,“做强”才是目的。因为“做强”了才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才会使优质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才可能真正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当前学校建设的一个普遍倾向,就是只注重“做大”,不注重“做强”。在我们周围不难找到这样的学校:投入大量的资…  相似文献   

2.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要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符合当代青少年发展需要.文章以中职数学教学为例,简要分析了“教学做合一”的内涵及教学价值,重点分析了“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潘文新 《师道》2005,(7):17-18
教育界近来有人大力倡导要“乐于”做一名普通教师,本觉无可厚非,可近来又发展为有人倡导要“甘于”做一名“教书匠”,仔细想想就不得不有话要说了。  相似文献   

4.
“美后”奋进闯新路──记在改革中发展的美术馆后街小学本刊记者卢锦华做“美后人”,发扬“美后精神”,在东城区美术馆后街小学师生中已经形成一种共识,一种力量。人人为“美后”做贡献,人人为身在“美后”而感到自豪。就是这所学校,有的教师家搬运了却舍不得调走,...  相似文献   

5.
构建岳阳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特点鲜明,具有时代性、地方性和系统性;付诸实践,要珍惜“天时”做大、顺应“地利”做富、弘扬“人和”做旺、发展“职教”做强。  相似文献   

6.
当前,四川正面临成渝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殊机遇。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四川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四川应以神奇神秘神妙的巴蜀文化作为文化资源整合的“金钱”,以创意产业为龙头,以“三大领域”为重点,以“四大模式”为途径,加快四川文化资源整合,做强做大四川文化产业。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发展四川创意产业,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集团的十条建议。  相似文献   

7.
有思路就有出路。学校管理重心从外控管理走向校本管理,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校本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办学要以教师为本。为此,东台市实验小学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管理理念:管是为了达到用不着管,理是为了达到师生学会自理。校长变“用人做工作”为“用工作育人”。在工作要求上,给教师做“加法”;在心理负担上,给教师做“减法”;在取得成绩时,给教师做“乘法”;在出现失误时,给教师做“除法”。教师们说:学校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工作着,幸福着,享受着,快乐着。  相似文献   

8.
杭州教育局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教育办学模式的大改革。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学校教育的集团化。充分利用名校效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旧校”、“名校+弱校”等的发展模式。这种教育发展模式的本意是将“名校”这块“蛋糕”做大,起到“做大做强”的规模效应,以期达成“依托名校发展优质教育,进而实现教育公平”这一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做学做合一”.由此可见“做”是如此的重要,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以“做”的机会,给他们以“做”的时间与空间,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素养的发展.开展多元的数学实验,是教师体现“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有效方式,也能更好地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教育方面作出了难能可贵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独特精深的“教学做合一”等创造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强调以“做”为中心,要求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从而使“教学做”在“做”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他还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对事说是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