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时期大学生典型教育的再认识和有效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京中医药大学九个学院的抽样调查,发现大部分青年学生在心理上认同先进典型的重要作用,但对先进典型的关注度下降;道德品质、精神品质、人格魅力和典型事迹是学生衡量校园先进典型非常重要因素;校园先进典型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当前学校选树先进典型机制还不完善;大学生肯定典型宣传作用的积极作用,但学校对于典型的宣传只停留于一般评选流程、一般宣传报道,对其内在思想的挖掘较肤浅,典型的延展度不够,没能深入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学校、各学院都能有序开展一些学习先进典型活动,但青年大学生学习先进典型活动的动机各异。新时期要有效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影响作用必须厘清先进典型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对校园先进典型孵化的重要性的认识;多类别、广渠道选树各级各类"亲切型"典型;立足实际,探索先进典型的孵化模式;注重实效,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对位。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成长具有自身内在的规律性,具体体现在学习、心理及思想等层面。把握遵循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的成长规律,对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启示:要回归常识,敬畏学习刻苦学习;塑造积极向上心理品质;提升思想境界,激发主动成长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挫折的两面性与挫折承受力 (一)挫折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 中学生若对挫折处理得法,就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意义.首先,挫折能激发学生的行为力量.挫折是一种内驱力,它能推动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  相似文献   

4.
先进典型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行之有效的先进典型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价值观的颤变,加之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与时俱进不够,当前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困境重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不断更新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理念,优化先进典型教育环境,科学开展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工作,才能让大学生榜样教育切实发挥其时代功效。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启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成长起来,成为当代高素质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社会需要楷模,大学生同样需要榜样引领。挖掘、宣传和学习好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本文重点研究新时期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意义、原则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先进典型的可接受性是先进典型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障。先进典型教育需要重视在选树、宣传、学习、引领中的可接受性,让先进典型因可接受而深入大学生的内心,让大学生在先进典型的感召与示范下,真正起到激励、引领作用,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与学识水平,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先进典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通过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集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实际、接地气,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唯有这样才更有意义和时效,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绿色成长教育就是"让生命自然、自主、可持续成长的教育",创建美好学校,目的是让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铺上美好的底色。美好教育是顺其自然的教育,需要尊重自然的规律;美好教育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需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驱力;美好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需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0.
付德志 《科教导刊》2021,(1):178-179
最近几年,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推行,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德育常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成长特点,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并从多个维度入手,不断的进行方案更新与优化,以达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这一过程中,高校相关管理者有必要进行先进典型的培育,结合培育现状,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基于问题的原因,不断创新培育机制,最终形成完善的先进典型培育策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利条件.文章主要针对高校先进典型培育现状及创新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先进典型对青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青年的心理特点是先进典型教育有效性的客观心理基础.同时,心理学有关理论知识能促进先进典型教育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2.
何其芳当年提出典型“共名”说 ,实质是如何理解典型的突出性格特点问题。在典型问题探讨中 ,常常会牵涉到这个问题。实际上 ,典型之成为典型 ,并不是由于他的突出性格特点 ,典型的突出性格特点也不能抽象化为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身上见到的性格共性 ,必须把典型的典型性与典型的客观效果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3.
巴尔扎克的辉煌艺术的最高顶点,是他的人物塑造。巴尔扎克大大开拓并丰富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提供了从肖像描写到内心刻划、从描写人物的环境到展示人物言行的全面的艺术经验,使得在小说中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安徽花鼓灯是中国汉民族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是高校舞蹈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中主要角色有兰花和鼓架子,兰花是女角的总称,她的表演和技术水平是一台演出的重头戏,从某种程度上说,兰花的技术标志着花鼓灯班的整体水平。运用舞蹈生态学原理,从兰花丰富的舞蹈语汇中提取规律性的动律特征。真正领悟兰花的韵味,增强花鼓灯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数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主要论述了典型实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典型案例教育的文化诉求是基于高校校园文化特质的一种理念和行动。通过典型案例教育使学生受到教育、提高素养,最终达到文化品质的提升,是高校典型案例教育出发点也是归宿。案例教育以案例为载体,以活动为形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教育功能。强化典型案例教育的文化诉求,符合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有利于把高校校园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案例教育中,进而使案例教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和成人学生的特殊性是成人高等数学教学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成人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将数学史知识灵活应用于成人高等数学教学的观点,并举例说明了数学史知识在成人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提出了数学史知识与高等数学教学相结合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8.
迁移是心理学术语。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者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母语负迁移是客观存在的,并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多层面的影响。本文对母语负迁移给大学生英语学习所造成的干扰及其造成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途径,以便能高效地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无意识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无意识教育作为对有意识教育的有益补充,具有依附性、愉悦性、潜隐性、易逝性等特征,它能够有效消除被教育者的逆反心理、覆盖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要着重从塑造高尚主体人格感、树立先进典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大众传媒导向作用等方面来进一步强化无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based on John Dewey’s ideas on experience, to examine how primary students used their own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were affected by own and others’ experience in science discourse, and to illuminate the implications of exper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 To do these, science discourses by a group of six fourth-graders were observed, where they talked about their ideas related to thermal concepts. The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analyzed based on Dewey’s perspective, and depicted as the discourse map which was developed to illustrate students’ transaction and changing process of students’ idea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howed typical examples of Dewey’s notions of experience, such as the principles of continuity and of transaction and of different types of experience, examples of ‘the expanded continuity and transaction’, and science discourse as inquiry. It was also found that students’ everyday experiences played several roles: as a rebuttal for changing their own ideas or others’, backing for assurance of their own ideas in individual students’ inner changes after discourse with others, and backing for other’s ideas. Based on these observations, this study argues that everyday experience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primary students’ science learning because most of their experience comes from everyday, not school science, contexts. In addition, to evoke educative exper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 it is important for teacher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Dewey’s notions of the principles of continuity and of transaction and to thei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