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阵父子兵     
侯金  朱广宇 《垂钓》2009,(3):56-57
从我朦朦胧胧地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满辽宁省的钓。那时候还没有度假的概念,每年暑假跟随父亲去水库钓鱼,似乎就是对度假这个词的诠释。而我,也渐渐喜欢上钓鱼,并且继承了他的衣钵。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5,(6):64-65
他说:我喜欢童话故事。他说:我喜欢足球,喜欢布隆德比队,喜欢1992年那支从替补到欧锦赛冠军的丹麦足球队。他说:我喜欢网球,因为我学会了放高球。他说:我喜欢钓鱼,喜欢那种安宁。他说: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赢,那你趁早回家去睡觉。他说:我非常自信我可以击败中国人,即使在他们的地盘。他说:如果我再提高5%-10%,就可以赢任何一个中国人,不论是马林还是王励勤。他走路晃来晃去.像个摇滚明星,他说这样很酷。他剃掉一头金发,活像足球明星小贝的翻版,他说这样很酷。他说话快得像机关枪一样,他说这样很酷。  相似文献   

3.
谢落襄 《钓鱼》2014,(19):1-1
你是否认为钓鱼只是年轻人才会全情投入的运动项目?完全不是这样,已经年过半百的我就痴迷于钓鱼。我曾记得有一个钓鱼的故事:“有个人非常喜欢钓鱼,每到周末他都会独自开心地出钓,而回家的时候却一直是两手空空。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心愿     
我从小就对钓鱼特别有兴趣,虽然那时人小不懂事,但用缝衣线随便绑只蚯蚓也能乱扯上几条小毛鱼儿。但父亲对此总持反对态度。一次我去钓鱼时不小心弄湿了衣服,就被他骂了一顿,还不允许我再去钓鱼,那我只好偷偷地去。 上中学后,学习紧张了,瞒着父亲去也不是办法,唯有向母亲“求救”。经母亲一番说解,父亲才勉强同意但严格规定:一不准下水,二不准超过两小时。这可真惨,不  相似文献   

5.
烟波钓客     
去年国庆节放假7天,年轻人喜 欢“远走高飞”到处旅游,我们这把年纪的老者喜欢就近出游。 10月 1日,我们来到烟波浩淼的百花湖小住,这里游人如织,游船穿梭,有21000多亩广阔的水面让你泛舟、垂钓,108个小岛让你品味无穷。 特别令我羡慕的是那些悠闲自得钓鱼的老者,当地的农民尊称他们为“钓客”。我问一位划船的小伙子:“为什么叫他们钓客?”他略一思索说:“城里来百花湖长期钓鱼的客人吧。”他回答得准确而幽默,引起我对钓客的浓厚兴趣。因为我也是一个钓鱼爱好者。这些钓客多数是从省城贵阳来的,他们不喜欢喧哗的…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很喜欢钓鱼,虽然钓技并不高明,但自从参军入伍后,已经7个月没摸钓鱼竿了。由于部队工作紧张,我也很少写信回家,直到有一天,父亲寄来一本《中国钓鱼》杂志,中间还夹着一封信,我才想起,很久没有问候父母了。  相似文献   

7.
大侠老田     
老田其实还不算老,也就50岁出头。一次钓鱼,一位老者见老田频频得手,便友好地上前搭讪:“我今年退休,刚过60岁,我看你的年纪比我大,肯定钓鱼的时间也很长了吧?”老田解释一番,老者就是不相信草帽下的那张脸没有65岁。回家后,老田问他妻子:“我这张脸怎么会有65岁呢?”他妻子回答:“你在20多岁的时候看上去就像30多岁,你到了50岁难道还会看上去有40岁不成?  相似文献   

8.
我钓鱼是从1947年6月开始的。那年我家建房,母亲又生病,父亲让我辍学在家照顾母亲。母亲患的是产后热,乡村里缺医少药,她不久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9.
没耐心 钓鱼者:“你看我钓鱼都看了三个小时了,你为什么不自己试一试呢?” 旁观者:“我没有耐心。” 浮子 有一次,有个喜爱钓鱼的人带着他的朋友一起去钓鱼。他的朋友不会钓鱼,但他也想试试自己的运气。 他们俩来到河边开始钓鱼了。忽然,那位有生以来头一次钓鱼的人说:“哎,那些红色的玩意儿值多少钱?” “你是说那些浮子吗?噢,很便宜,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应该赔你一支,我那支浮于刚才沉下去了。” 进步 我的邻居和大多数喜欢钓鱼的人一样是个乐天派。一天早晨我问他钓鱼的情况怎么样。 “比以前进步了。”他回答,“上星…  相似文献   

10.
丈夫是旅游客车司机,一个纯粹的钓迷。旅游旺季时几乎天天不着家,偶尔回家一趟,替换些衣物,临走时还不忘带上他那支心爱的鱼竿。他一走,我这个准钓迷就没法钓鱼了。随便翻看《中国钓鱼》,其中的环保文章吸引了我,一个念头在头脑中闪过:难道“关注环保”仅在钓鱼吗?作为一名真  相似文献   

11.
子牛 《钓鱼》2004,(10):24-24
去年秋天听长子说过,在南京市南郊的花神湖常看到有人钓鱼,而且收费很低,建议我去玩玩。苦于钓鱼无去处的我一直向往前去过把钓瘾,但始终因故而未能成行。今年“五一”节那天,长子又给我带来了新的消息,说花神湖今年钓鱼不收费了,有不少人在那里钓鱼。我问他钓鱼人的战况如何?他不太清楚,但说风景宜人,湖水清澈,空气清新,是个休闲“鱼”乐的好去处。经他这么一渲染,早就埋在心底的“垂钓花神湖”的欲望顿时升腾起来,要他乘“五一”放假的机会带我去一趟。他立即答应:“只要天不下雨,明天就去”!  相似文献   

12.
我这个人喜欢钓鱼,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从十来岁扛着小竹竿蹦蹦跳跳地跟着父亲到小河边学钓鱼起到现在,我的钓鱼历史已有45年了。我又是一个钓鱼书籍的爱好者,《中国钓鱼》出刊不久我就订阅了。但那时收入很低,加上邮局服务质量太劣,一年6期总共才收到3期,妻一怒之下不让我订了。最近几年,我们这个地方连年干旱,河塘干涸,好多老钓点无鱼可钓,加上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去远钓,因此钓鱼的机会少了。钓不成鱼,对于一个老钓迷来说,其失落感真令人不好受,哪怕是接触一下跟钓鱼有关的事物也好哇。于是,我又迷上了《中国钓鱼》,从中享受钓鱼的乐趣。信不过邮局,我就到书报摊上买。这个城市买不齐,我就到那个城市去买。  相似文献   

13.
去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和儿子一道去钓鱼。儿子多年没回家,一回来就陪我去钓鱼,不论对我还是对他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4.
焦卿 《垂钓》2014,(10):11-11
铁岭市上台水库位于铁岭县上台村西北侧,虽说这座水库不如柴河水库那般有名,但我却对这里充满了感情。我七八岁的时候就和父亲一起在上台水库钓鱼了,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父亲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只有钓鱼是他一成不变的爱好。小时候,我是跟着父亲钓鱼,而现在是我带着父亲钓鱼。  相似文献   

15.
莺飞草长,百花争艳的4月初,我受《中国钓鱼》编辑部委托,如约来到原中国排协副主席、国家女排主教练邓若曾先生家里,对他进行了有关钓鱼活动方面的专访。邓若曾钓鱼的历史很长了。小时候他住在长江边,老家在四川,那里山青水秀,河流湖地很多。稍大一些时就开始和父亲一起钓鱼,父亲是个钓鱼好手。他那时候也钓,也用手抓鱼。50年代参加工作后,虽然从事排球运动,训练比赛很紧张也很累,钓鱼时间少了,但始终没间断过。“文革”期间,国家队的训练比赛都停了,没有什么事做,他又有了钓鱼的时间,兴趣也就格外地浓了。邓若曾参加钓鱼…  相似文献   

16.
半个钓鱼人     
谢立娟 《钓鱼》2005,(8):34-34
我是个不会钓鱼的女人,但我却喜欢去看钓鱼,因为我老公经常去钓鱼。刚开始时我看他钓鱼,见他一脸专注的神情,仿佛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根本就忽略了我的存在,我常常在等待他钓鱼时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待收竿时,他才会想起身边的那只“睡猫”,然后拖着迷迷糊糊的我向家的方向走去。这种甜蜜而又浪漫的故事常常发生,我也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7.
顾景龙 《垂钓》2005,5(10):51-53
星期六的早上,接到老曹打来的电话,问我是否有事,不用听他说下去就猜得到,准是约我去钓鱼。我说:“今天恐怕不行,我9点钟要去参加一个朋友父亲的葬礼。”老曹说:“你瞧。人生苦短,所以你更应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钓鱼!说好了,我10点在家等你。”  相似文献   

18.
马文林 《中国钓鱼》2005,(11):31-31
我喜欢用七星漂钓鱼,特别是在流动水域钓鱼使用七星漂既方便又灵敏。我以前使用的七星漂大部分是用老蒜挺儿、鸡、鸭、鹅、孔雀等羽毛翎的硬梗儿制作的,怕挤压,携带不方便。使用时间久了容易变成黄色,甚至发霉起黑斑,不容易清洗掉,涂上白漆,过不了多久就脱落了。  相似文献   

19.
陈天开 《中国钓鱼》2018,(12):95-96
今年78岁了,一生喜欢钓鱼。我从七八岁时就开始学钓鱼,那时跟村里的一位老人叫覃美清学钓鱼,我叫他四伯父。平时他喜欢我乖灵小巧的,他一去钓鱼,就叫我跟他一块到河边。每次他都拿着两三支钓竿,他自己拿两支,分给我一支钓竿,让我跟着他学。那时钓鱼用的全部是蚯蚓(我们壮族地区叫蚜虫)作钓饵,而钓竿是用山上野生的小金竹来做的。  相似文献   

20.
我的运动生涯中,有三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蔡振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塑造了我。还有一个人是我的主管教练尹霄,他从1988年进青年队一直到1999年,他对我和刘国梁就像父亲一样。再一个就是我的父亲孔祥智,他和母亲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我的父亲是乒乓球教练,他打球时进过省队,但没有赶上好时候,因为文化大革命不得不停止了运动生涯。我小时候看他陪队员打球,推挡还行,正手差一点儿。很多运动员的父亲都打过球.像邓亚萍、刘国梁,或者像王楠的爸爸那样特别喜欢乒乓球。我想,父辈们在年轻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