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五年前的十七大,我刚入社,是"一读"。五年后的十八大,我第一次参加党代会前方报道,诚惶诚恐。淬炼五载,对外传播意念逐渐沁入骨髓。如何从海外关切视角解读十八大,需要我作为一名年轻记者在此番"战役"中努力探寻和学习。以下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精神放光芒,我心情激荡把歌唱."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清秀、婉约的越剧唱腔在浙江代表团讨论现场响起.这是梅花奖得主、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副团长吴凤花代表用独特的方式唱出了学习十七大报告的感受.瞬时,整个会场高潮迭起,成为大会的一个新闻亮点.吴凤花说:"我是情不自禁啊!今年,我能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又是浙江省戏剧界唯一的代表,感到无上的光荣."……  相似文献   

3.
83岁的夏尔·吉斯林先生是《中国报道》的比利时读者。1988年他给编辑部寄来一封信,信中写道:“我已经立下亲手书写的遗嘱,交给了公证人,把中国报道编辑部作为我的遗产继承者。我死之后,比中协会将接到通知,把我的地产出售,将得款转给你们。”第二年,这位老人就不幸去世了。他的遗产按照他的遗愿转移给了中国报道社。虽然我手头没有统计资料,但我们仍相信,这是世界上不多见的一种遗赠。因为人们都知道,无论是国内外,私人遗产理所当然地是转移给死者的家人或亲属的,当然也有赠予本国的慈善团体或公益事业,却极少像我们这位老读者这样,把遗产献给一个遥远的、从未谋面的国家的一个团体!  相似文献   

4.
1963年7月,我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外文局所属的《中国报道》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一干就是35年,直到退休。可以说,我把自己的青春、热情、梦想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它,它也成为我们这一代人一生的至爱和快乐!  相似文献   

5.
袁瑛 《对外大传播》2014,(11):24-25
正相比西方媒体,中国记者(来自主流媒体)关注并报道气候变化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记得一位比我早入行的记者前辈回忆说,2007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环顾四周,中国记者寥寥无几。而就在那次会议上,气候变化谈判因为达成了《巴厘路线图》而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两年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由于一百多个国家的政治领袖齐聚一堂,中国记者前往现场采访的人数已经有近百人之多,在那一年,气候变化成为了关注度极高的新闻话题。也就是从2009年开始,随着气候变化报道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中国媒体开始形  相似文献   

6.
曾平 《对外大传播》2007,(11):26-28
肩负全党的重托和全国人民的期盼,中团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Z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七大不仅受到国人的瞩目,也受到世界的关注.媒体的介入是衡量世人对重大事件关注程度的“晴雨表”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家煤体的1135名记者报名参加了十七大的报道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十六大时859人。有人说:十七大不仅是“民生盛宴”、“民主盛宴”,还是“新闻盛宴”。据了解,大会新闻中心仅在17日安排的集体采访和专访就达数十场。新闻中心的采访室不够用,连餐厅都被临时借用了。如此密集的安排,堪称新闻记者的“盛宴”,在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还是第一次.这些上会的记者们日夜奔波,在大会上捕捉了一个又一个的“亮点”.及时有效地把中共十七大的信息传给世界人民.为此.我们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今日中国杂志社、中国网的上会记者约稿,请他们在国际语境下,谈谈上会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在这个特殊日子里的难忘经历.我们把选些一一汇集起来,便有了这一组关于上会记者体会的文章.在他们的采访经验中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希望能给在外宣领域中的工作者带来一些启。  相似文献   

7.
《对外大传播》2007,(9):57-57
2007第三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将举行,2007亚洲传媒论坛将在北京召开,第六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将在厦门开幕,2007中国互联网大会将在北京举行,中国·石家庄第二届国际动漫节将举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人们很快又将迎来2008年新一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的召开。如何组织报道好这些重要的会议,提高报道的质量,一直是媒介传播人士不断探讨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2007年的“两会”报道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其中,CCTV-4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着力打造的深度报道重点节目《中国焦点2007》尤为显眼。在策划思路上,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年年都要上演的重头戏,“两会”历来是国内外媒体派出精兵强将予以争夺的一块阵地。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也毫不例外地将这个在春天举行的政治性会议作为每年的第一次战役性报道。作为一名年轻的新华人,我有幸参加了2004年的“两会”报道,负责英对外稿件的写作和编译工作。刚刚过去的这半个月高强度的劳动让我收获良多。  相似文献   

10.
黄歆 《对外大传播》2008,(12):45-46
大家都知道,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借用这个表述,我把这篇《中国致富速度将放缓》中体现出来的对外经济报道的要素归纳为时机、故事、角度这三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5年的辉煌历程。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驶上快车道,而这其中的每一步都由党中央在掌舵。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党代会起到的关键作用,用洗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读来令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跨过的每一步改革历程感慨、振奋!而同时,我们也感谢新华社记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将“五个首次”提炼出来。在此本刊转载两篇短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对于我这个热爱世界语、追求世界语崇高理想的人来说,1950年的5月是太美了,因为在这个月份里,不仅世界语杂志《中国报道》诞生了,而且我的第一个孩子也降生了。在那“双喜临门”的时节,我接到了世界语老师冯文洛先生的来信,他要我立即参加《中国报道》编辑部的工作。我便告别了任教的成都市女子中学和成都华阳县中(那时两个学校都有世界语  相似文献   

13.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影响着世界。 为了共同研究和探讨“全球资本新格局与金融中国”这一命题,中国金融网主办召开了“第二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暨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展年会”,3天会议期间,有千余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廊坊“天下第一城”相聚。就“全球资本市场变化、城市投融资、金融生态”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会议旨在通过金融生态概念将金融机构、城市政府部门和企业密切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推动金融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实现银、政、企紧密合作、互惠共赢。于是有人说,这是奥运中国前夜的一次思想盛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发给大会的贺信中说:“‘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这项政策从设计、规划到实施过程中,金融的作用是巨大的。金融对提高中国的生产力、对推动社会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曾几何时,人们以为金融离自己很远,但当中国的市长和银行在这次会议上为城市发展共商民生大计,当路透集团在会上告诉我们,它的盈利点中传媒只占5名,其余都是在金融业的作为时,当“以新闻手法解读经济方略,以专家视角点评财经事件”的中国著名专栏作家水皮活跃在现场,而各大媒体的记者也纷纷对中国金融网拿出助阵之势时,谁还会说,金融离我们很远,谁又能说,金融报道是窄众的?且听中国金融网总裁何世红在全球背景下解读中国金融传媒……  相似文献   

14.
对外宣期刊过去经济报道的评价第一,外宣期刊过去的经济报道主要是成就展示型的。由于西方一度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信息封锁,中国的声音很难被世界倾听,所以我们创办《中国建设》这本外宣刊物目的就是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声音,介绍中国的建设成就,也就是说办刊的目的是介绍和展示。过去中国的经济一直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不是特别大。没有那么多的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传媒(本文主要指报刊)明显强化了有关中国的报道,其采访面之广,报道量之大,投入人力之众,耗费钱财之多,技术手段之先进,新闻倾向性之显著,批评、挑战性之浓烈,都可称得上史无前例。美国很早就有关于中国的报道。但在二战以前,未曾出现过长时间的、相对集中的报道。二战期间,不少大报刊都派遣驻华记者,  相似文献   

16.
清明节是新闻报道的“富矿”。围绕丧葬吊唁,每年都可以有写不完的新闻,但年年写,稿件内容相似度高,海外读者难免失去兴趣。今年清明节,新华社对外部和北京分社精心策划,尝试跳出中国人丧葬习俗以及殡葬业暴利这两大清明节报道“常热点”,挖掘其他一些有趣且有对外报道价值的新闻题材,开拓清明对外报道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对外大传播》2010,(10):65-65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在北京举行201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举行,届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将向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报告工作,大会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简称"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两会”期间,我被社里派出采访全国政协大会。作为上会记者,为网络报道供稿20篇共19550字,为印刷版两会报道供稿5篇共19000字(会后又陆续发相关稿件近1万字),另提供图片22张。其中10篇稿件被中国网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转载。从1997年至今,我是第3次采访全国政协大会。每次上会都有这样的感觉:满眼都是采访对象,遍地都是令人兴奋的选题,但我们上会记者人数太少,精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文明史上,大国崛起往往伴随着血腥和战争。一个日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将会展示出什么样的形象,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世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此篇理论文章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刻解读,作者从"和平发展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科学总结和概括"、"走和平发展道路战略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国际形势大变革大调整中对各国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离不开中国"以及"坚持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体现"五个方面说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的英明决断,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是解读十七大报告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媒体应该如何报道全球化下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如何充分、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中国在危机中的经济调整政策和对世界经济恢复的贡献虽然世界经济危机初步得到遏制,但这些问题将是中国媒体人一直要客观面对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