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间接紫外吸光光度法测定水果中VC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原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4):41-43,15
用I3-间接紫外吸光光度法测定11种水果中的Vc含量,并进行了重复实验和回收实验.其结果:Vc含量在0-0.99mmol/kg之间;回收率在92.8%-100%之间.该方法准确度较好,且方法简便,灵敏度可达0.025mmol/kg,可用于新鲜水果中VC的快速、简易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实验感染长爪沙鼠结果如下:每只沙鼠感染15—30只囊蚴20—32天后,在其胸腔、腹腔、肝和肌肉等处回收到卫氏并殖吸虫大型童虫。虫体总回收率为31.3%(154/495),虫体主要分布在沙鼠腹腔44.2%(68/154),胸腔26.0%(40/154)等处.  相似文献   

3.
以"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产生的含碘四氯化碳实验废液为原料,碘酸钾为氧化剂,以碘回收率为考察指标,探索了氧化萃取法的最佳回收条件。结果表明:碘酸钾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2倍,硫酸用量为理论用量,反应时间为0.5 h时,进行V(CCl4)∶V(浓缩H20)为500 mL∶200 mL的大量废液回收实验,四氯化碳层碘回收率为91.43%。将回收得到的碘四氯化碳液循环用于该实验测定分配系数K d及平衡常数K c,与标准液对比,K d误差为0.75%,K c误差为1.87%。用此方法回收该实验废液,再循环用于该实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废碘液中碘的回收及升华装置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氧化还原法回收废弃碘溶液中的碘及升华装置的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解决了碘蒸汽外逸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本实验所用的原料易得、成本低、实验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易于控制,且提高了碘的回收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影响分离的因素如树脂种类、料液pH值等的研究,确定了离子交换法从解钼液中分离回收钨钼的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综合实验,解析液中钨钼比达14,可以返回主流程,钨的回收率可达75%.树脂用碱性次氯酸钠溶液再生,盐酸转型后,重复使用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HNO3——HClO4混合酸处理黑木耳试样,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黑木耳中的镉和铅.同时,还对黑木耳中镉、铅元素进行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5%~98%.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废电脑及其配件中的金属材料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报废电脑主板中含有大量的贵金属和贱金属元素.利用ICP-AES法对样品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定性分析,用容量分析法测定了常量元素的含量,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微量元素的含量.讨论了基体元素对测定的影响,并做了回收实验.  相似文献   

8.
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七叶一枝花根茎的主要有效成分重楼皂苷,用高氯酸显色法进行含量测定.设计正交试验,探讨了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总皂苷的影响及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重楼总皂苷得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最优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7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重楼总皂苷得率为12.74%.实验通过精密度、稳定性以及加样回收等方法学研究进行验证,RSD均小于2%.  相似文献   

9.
采用盐酸、氢氟酸、硝酸、高氯酸溶解试样,不溶余渣用焦硫酸钾熔融回收,在酒石酸介质中以氯磺酚S为显色剂,在分光光度计上650.0nm处测定,建立了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矿石中铌量的分析方法。讨论了比色波长、显色酸度、显色剂用量和酒石酸用量等实验条件,确立了最佳实验方案。对试验样品进行了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试验,测定值与标准值在误差范围内,回收率在97.4%~103.3%之间。  相似文献   

10.
按照源头控制污染理念,对氢氧化镉性质实验废水进行了回收处理,得到了可供实验循环使用的试剂CdSO4,其产率为99.32%,投入产出比为1∶37,达到了重金属实验废水"零排放"的环境要求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文中针对实验室含银废液中银的再生利用提出了新方法。该方法由氯化钠沉淀-氨水溶解-电解-制备硝酸银等几个步骤组成,不仅能够使废液中的银得到有效回收(回收率达96.5%以上,回收银纯度达99.90%),而且可以循环使用于分析测定实验。具有操作方便、回收率高和成本低的特点,适宜于化学实验室等场合处理废液和循环利用含银试剂。  相似文献   

12.
美洲白银与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殖民地时期西属美洲生产了大约 1 0万至 1 3万吨的白银 ;其中向美洲以外地区输出了大约 80 %以上 ,这些白银的近一半流入了中国 ;白银之所以流入中国因为当时中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 ,白银作为货币可以平衡贸易 ,同时 ,从白银与黄金的世界比价看 ,白银的价格在中国大大高于欧洲 ,作为特殊商品的白银可以被从欧洲贱买而到中国贵卖 ,从中套利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对早期近代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但明朝的灭亡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衰落也同当时中国白银输入的减少甚至外流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 ,美洲的白银生产与中国早期近代的经济发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3.
废液中银的回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运用化学沉淀的方法回收废液中的银,银的沉淀经常压下过滤、洗涤在高温及一些必要条件下还原从而得到金属银。  相似文献   

14.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制备三角形银纳米粒子溶胶。用紫外灯对三角形银纳米粒子溶胶进行光诱导实验。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仪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下的银胶纳米粒子的光谱特性和表面形貌,以PATP为探针分子检测银胶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多,银纳米粒子溶胶颜色变化显著;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吸收峰出现"蓝移";透射电子显微镜图显示银纳米粒子由三角形逐渐转变成截角三角形银纳米粒子、球形银纳米粒子;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增强效应随着光照时间的变化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处理废感光胶片中银及片基的方法,达到减少对环境污染,同时变废为宝的目的。采用稀硝酸将废感光胶片所附的银化合物溶解成银离子,达到脱银目的,用电解方法从含银溶液提取纯银。综合各种处理废感光胶片方法中,化学溶解法性最佳。试验证明10%稀硝酸处理废感光胶片在温度为70~90℃效果最佳,当硝酸银溶液银浓度为12 g/L时,电解法提银处理溶液效果最佳,处理后硝酸溶液还可以胶片脱银,达到循环利用、高效目的。  相似文献   

16.
LiFePO4是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潜在正极材料.LiFePO4微粒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方法合成,为了增加其电子导电率,在水中用硝酸银溶液对LiFePO4进行包覆.粒子表面高分散的银提高了电子导电率和容量.不同电流密度下银包覆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和其他高导电率的LiFePO4是相似的.银包覆是一种保持容量的有效方法,甚至在高的电流密度下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朱思兰 《天中学刊》2002,17(2):22-22
研究了运用化学沉淀法回收CODCr分析废液中银的方法,银的沉淀经减压过滤、洗涤及高温还原而得到金属单质银,银的回收率达97.51%,回收银的纯度为98.5%。  相似文献   

18.
纳米银线因其具有透光度高和导电性好的特点而成为制备柔性透明导电膜材料的良好选择.长径比是影响透光度和导电性的主要因素,银线的长径比越大,导电膜的透光度越高,导电性越好.采用多元醇法将硝酸银中的Ag+还原得到了高长径比纳米银线,反应所用的试剂包括还原剂乙二醇、结构导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络合剂氯化铜.用X线衍射仪和电子扫描显微镜等手段对纳米银线的形貌进行表征.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PVP用量少,制得的纳米银线纯度高,长径比可达100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长寿命银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解法,在银丝基体上制备一层致密的Ag2S电活性物质.将固态膜与FET组装,制成一种新型的银离子敏感器件.传感器的线形范围为1.0×10-1~6.2×10-6mol/L,检测下限为3.0×10-6mol/L.斜率为59.2m l/decade,适宜的pH范围为2.05~8.10.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因子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得到发展,通过国家财税制度的改革,以及海外贸易的出超,中国的白银储量大大增加。随着明清政府及民间对木材需求的增加,林木丰茂、水运便利的清水江流域得到了开发,木商贸易在这一地区逐渐兴盛起来。而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则通过木材贸易积累了大量白银,并将白银加工成各种精美的银饰品,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苗族银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