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语言学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入手研究隐喻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理论中把隐喻归入修辞学范围的归纳方式,同时,也分析了隐喻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隐喻理论及修辞学中的常见修辞格通感为研究依据,试图将通感隐喻这一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中,旨在探讨向学习者分析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认知理据是否有效促进多义词的短时习得、长时习得和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3.
隐喻研究的发展经由修辞学、哲学至语言学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的研究不断地丰富人们对隐喻的认识,隐喻被认为是“人类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隐喻被纳入了认知科学的研究领域。认知科学领域中的隐喻研究主要涵盖七个主题,涉及到隐喻理论探讨、空间隐喻研究、具体的语言及语言教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丁龙松 《考试周刊》2012,(71):23-24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成是语言修辞,是为了装饰语言形式,是文学、修辞学和文体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知的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形式上的,而且是认知和概念的。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以"爱情"为例,对比英汉在爱情隐喻和转喻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而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词义引申本质上是一种隐喻现象。认知语义学研究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意义关系的原则是语义的隐喻性。从认知的角度对"口"的本义及引申义进行分析,就得出这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传统修辞学中的隐喻理论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探讨修辞层面的隐喻和概念思维层面隐喻的异同,并结合语言、社会文化、道德标准和人类意图四个因素来论证传统修辞隐喻和现代认知隐喻具有内在一致性,以深化对修辞隐喻和认知隐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隐喻作为极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思维关系密切。隐喻研究从最初的修辞学、语言学,拓展到如今认知科学领域,被认为是人们认知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作为同样是认知活动的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隐喻理论研究也为这一认知活动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众多学者和教师探寻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隐喻的认知理论为依据,从词汇扩充、语篇理解以及文化的渗透三个方面,探讨隐喻理论在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寻找专业英语精读课教学新的方式方法,以解决枯燥乏味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修辞学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隐喻的功能也只是语言使用的一种技巧,是对常规语言的变异.认知语言学打破了这种局限,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更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语言研究也不能只限于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而是应该超越语言本身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本质.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并通过人们对"爱"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来论述隐喻在认知中的作用,同时以"爱"为例对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三种主要隐喻理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最初源自于Lakoff与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传统的隐喻被归为修辞学范畴,被看作一种语言现象,研究的是语言自身。当代认知语言学则是在本质上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工具、一种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纵观隐喻研究发展的历程,隐喻的研究涉及了诸多领域,比如电影艺术。文章将从隐喻理论出发,分析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隐喻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语言学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隐喻意义,突破了传统上把隐喻意义归入修辞学的范围的传统方式,同时,也分析了隐喻意义的取象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是文化和认知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取象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朱洁  曹丽英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117-119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人类研究隐喻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而使人们对情感隐喻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爱情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目的是为了从英汉两种文化的角度来支持隐喻的现代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12.
英语委婉语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委婉语的解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概念隐喻,具有突出一个概念的某个方面而同时掩盖其他方面的作用。基于对委婉语中的概念隐喻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尝试性地解释了委婉语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3.
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而基于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其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探讨人体隐喻的理论基础和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隐喻的认知与文化特征.隐喻研究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密不可分.本文认为,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对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5.
<正>1.Introduction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last century to nowadays,many scholars have made a lot of in-depth studies on metaphor from different angles,like philosophy,logic,linguistics and so on.With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deeper study in metaphor,people’s view on metaphor has changed a lot.  相似文献   

16.
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研究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这无疑给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分析隐喻认知的基础上,探讨英、汉隐喻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隐喻的符号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包括在普通语言学的句法研究中。从符号学的角度看,隐喻源于语言符号的相似性;从认知的角度看,隐喻则源于人类认识世界的顺序性和处理语言的关联原则。为了更深入地认识隐喻,有必要从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共同探讨隐喻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仿拟成语中的语音隐喻——一项基于封闭语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国外学者Fonagy于1999年提出的,国内学者李弘(2005)在前者论述的基础上,严格基于隐喻的定义“用一个概念域来跨域喻说另一个概念域”,对英汉语中的语音隐喻作了论述。本文采纳李弘的观点,同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并基于封闭语料对汉语仿拟成语中的语音隐喻进行认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乔治.莱考夫引导的认知语义学极富成效的热烈讨论下,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隐喻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机制。尽管如此,隐喻的理解始终困扰众多语言流派的学者,即使认知语义学也不能解释隐喻命题中由一些客观条件制约的元素。本文尝试性地将真实条件理论与认知语义学的成果融合起来,以期对隐喻语言的理解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