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防治具有快速、高效、规模化等特点,是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但是,化学农药的不合理、过量使用会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如农药残留、农产品品质下降、环境污染、威胁非靶标生物安全等。为了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杀虫剂在创制过程中特别强调选择性这一特征,以减少对高等动物、作物、天敌、有益昆虫的危害。另一个严重威胁杀虫剂防治效果的问题来自于害虫的抗药性,抗药性会导致杀虫剂防效下降、使用量增加、负面影响加剧。昆虫抗药性机制来自于多个方面,目前研究比较透彻的是靶标不敏感性机制和代谢增强机制。杀虫剂靶标蛋白的氨基酸替换和表达量变化,均可影响杀虫剂与靶蛋白的亲和力,导致高水平抗性。因代谢抗性相关基因家族多、成员多,且参与代谢抗性的基因家族在不断增加,代谢抗性机制与代谢酶基因表达调控,将成为害虫抗药性机制研究的重点。因此,害虫抗药性研究拟重点围绕抗性基因鉴定、抗药性调控网络、基于抗药性的杀虫剂结构优化与设计等几个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2.
植物害虫危害农作物造成减产,为防治害虫使用化学杀虫剂,极大地污染环境,殃及人畜健康、杀死害虫天敌等弊瑞。因此,迫使科学家另辟蹊径,寻求新型“绿色杀虫剂”,而采用高新技术综合防治虫害,是21世纪防治农业虫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杨波 《世界发明》2002,25(1):19-19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微量水平的尼古丁能杀死肺结核菌。他们认为,这一发现在医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目前肺结核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今后也许可以用尼古丁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化工研究所经过近几年的多次试验研究,试制成功了一种新型高效熏蒸杀虫剂——磷化铝,并且已经在沈阳农药厂进行生产。磷化铝是防治粮食害虫的杀虫剂,它比目前应用的氯化苦、溴甲烷、二氯乙烷、林丹等杀虫剂的性能优越。磷化铝的药效非常高,在一般情况下,每吨粮食约用12~27克,在72小时内,就可以杀死各种害虫的卵、蛹、幼虫和成虫,杀虫率可达百分之百,而且没有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问题、环境生态问题、抗药性问题以及禁用高毒农药后出现的农药品种缺乏问题,迫切需要开发新型、高效和安全的生物农药。昆虫杆状病毒具有高效、安全、无污染,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是防治农林害虫的首选生物农药。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在广谱杆状病毒发现分离、病毒速效剂和光保护剂开发上取得突破,使杆状病毒杀虫剂产业发展达到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癌症对人们意味着死亡通知书,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征服癌症的有效方法。最近,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从不同人体内提取出来的免疫细胞的抗癌效果不一样。比如,从强壮、健康者体内提取的免疫细胞在24小时内最多能杀死97%的癌细胞,而年老者和患病者的免疫细胞只能杀死2%的癌细胞。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速灭菊酯(Fenvalerate)又名速灭杀丁,是一种新的合成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它能有效的防治棉花、蔬菜和果树等的多种害虫。同时,对有机磷、有机氯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也具有卓越的防治效果。它是我国取代六六六的有发展前途的农药之一。由于它的化学稳定性强,有可能提高它对环境的污染性,当在大田喷施后,约有56%会进入土壤,因此,研究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其在淹水土壤中嫌气条件下的降解尚未见报导,为此,我们用~(14)C—速灭菊酯(以下简称~(14)C—F.)研究了它在两种  相似文献   

8.
聚集在一起的微小的细胞们是在安静地各自忙碌着?还是像集贸市场那样非常喧闹?细胞们没有发音器官,应该很安静吧?美国洛杉矶大学的科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细胞们并不是很安静,而是用自己的音调在"说话或唱歌"。研究者认真倾听了很多种细胞的声音,当然这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由于医生们大量使用抗生素,因而出现了多种有抗药性的病菌。由抗药性病菌引起的传染病非常难以医治。最近,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利用病毒医治这类疾病很快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格伦·金是美国的一位生物学家,他的工作就是养一种名叫蓝山漏斗网蜘蛛的毒蜘蛛,所以完全有资格被人们称为"蜘蛛人"。但是科学界送给他的这个名号具有更深刻的含义:目前,以他为首的科学家们正在从基因水平上破解蜘蛛毒素的秘密。他的研究工作将导致生产出一种神奇的杀虫剂,可以选择性地专门杀死农业生产中的害虫,而对其他昆虫不会造成任何威胁,从而彻底解决农业现代化给人类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小麦穗蚜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害虫,由于一直采用有机磷杀虫剂乐果或氧化乐果进行防治,产生了抗药性.防效逐年下降。吡虫啉是一种烟碱类内吸性杀虫剂.为了解该药剂对小麦穗蚜的防治效果和对麦蚜天敌的影响以及大面积示范的增产效果,2004年与氧化乐果乳油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曹刚 《知识窗》2002,(1):22
亲杀并不是所有动物的共同习性,事实上,很多动物都有亲切、平和的亲族关系.可是,在产生食物危机之际,一些鸟、昆虫、鱼及哺乳动物,则不惜杀死它们的“近敌“--自己的亲族.科学家们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大白鹭的幼雏就常把最小的弟妹啄死,或把它们扔到窝外.还有一些吃蜜蜂的鸟类,用钩状的尖喙刺死自己的亲族.……  相似文献   

13.
按我们一般人的常识,对害虫是要赶尽杀绝、绝不能手软的。记得小时候看过一则广告,广告词是: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杀虫灵,正义的杀虫灵,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杀死!不过在美国的许多农田里,人们却特意为害虫们留了一些避难所。避难所里虽然食物不多,却不至于让害虫全部饿死、绝种。难道是美国人心慈手软,要对害虫实施虫道主义救助?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阻止害虫破坏庄稼的新方法。通过基因工程,他们让农作物表达出可以杀死病虫的RNA分子。这一探索将为研究病虫害的精确控制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5.
化学农药能够防治病、虫害及消灭杂草 ,保证农作物的增产。在林业、牧业方面也常用农药防治森林、草原及饲料作物的病虫害 ,还用来抑制杂草。所以 ,近几十年来 ,农药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化学农药的品种已增加到 130 0余种 ,全世界化学农药年产量大约在三、四百万吨。为了消除害虫对植物的影响 ,从 2 0世纪 4 0年代起 ,人们开始大量使用有毒的化学农药来杀灭各种害虫。虽然在刚开始使用这些化学农药时 ,控制虫害的效果相当明显 ,然而在使用过程 ,人们逐渐发现化学农药有许多缺点。首先 ,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 ,也杀死了大量的益虫 ;又由于害虫对化学农药会逐渐产生抵抗力 ,人们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只好不断增加剂量 ,生产单位也不难推出新的农药品种。有些农药成分的毒性很大 ,而且在土壤中不能很快地被分解。多年以后 ,这些有毒的化学农药就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据在水稻田的研究 ,以每亩 1.5市斤的 6 %丙体六六六可湿粉剂 ,分别在孕穗、始穗、剂穗三个不同阶段施药 ,收获的稻米中六六六残留量分别达到 0 .12 ppm、 0 .15 ppm、0 .19ppm。每增加一次施药次数 ,稻米中的残留量就要增...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07,(10):42
自古以来,传染病就是人类的大敌,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在其预防和治疗方面都做了不懈努力.后经研究发现,细菌是传染病的罪魁祸首,于是,人们便开始千方百计寻找杀死这种细菌的新药.  相似文献   

17.
虫害是威胁粮食安全储存的重要因素之一,粮食一旦发生虫害其品质会大大降低。目前储粮害虫的防治多采用化学杀虫剂,其优点是廉价、高效,缺点是会对粮食、环境甚至人、畜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且会让害虫产生抗药性。为此无残留、污染少的物理杀虫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常见方法有低温、气调、臭氧、硅藻土、辐照、微波、射频,每种技术适用范围不同。低温、臭氧、硅藻土、气调杀虫目前可实现不移动粮堆,在仓内直接杀虫,其中采用臭氧、气调方法杀虫时需要对粮仓进行改造以提高其气密性。辐照、微波、射频由于受设备的限制尚处于试验研究,只能对少量粮食进行处理,且杀虫工艺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物理杀虫技术的共性是有利于实现绿色储粮,克服了害虫的抗药性问题,但其杀虫工艺有待于深入研究和优化。另外该方法所需设备相对复杂,成本较高,故应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以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 ,植物受到伤害时会释放出特殊的化学物质 ,以向周围的同伴发出警告 ,促使其它植物采取防御措施。植物在被害虫啃咬与被剪刀修剪时发出的警告信息会有所不同 ,而且收到警告信息的其它植物也会“见机行事”。科学家认为 ,进一步了解植物的这类防御机制 ,可能有助于研究更有效、更利于环保的杀虫剂。科学家猜测 ,害虫啃咬植物时 ,其唾液中的化合物可能会促使植物对同伴发出特殊警告。而剪刀不会带来什么特别的化学物质 ,因此受伤植物发出的警告信息也不同 ,邻近植物收到信息后 ,会明白目前的伤害是无法抵御的 ,因此…  相似文献   

19.
对于害虫的防治,人們一向以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杀虫药剂直接把它們杀死。但是用杀虫药剂的防治总不可能把害虫全部杀死,留下的一部分,到第二年由于繁殖迅速又会恢复和增加到原来的水平。結果几乎每年都要防治,却还不能达到彻底消灭害虫的目的。在十年前,有些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这就是用某些方法让害虫失去繁殖能力,以至不能生育,来达到彻底消灭害虫。  相似文献   

20.
<正>要想将有效载荷送入太空,如今唯一的选择就是火箭。然而,这种情况未来可能会发生改变,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其他的太空旅行方式,比如,用太空电梯、水下太空枪、弹射器甚至气球来旅行或将有效载荷送入太空。虽然其中有些方法看起来就像白日梦,但它们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现实。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