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嵇宪长老师执教的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分数”一课.嵇老师的课堂教学朴实而又扎实,围绕着分数概念本质,多层次地巧妙帮助学生建立分数概念多元表征,深刻理解概念内涵.现撷取几个片段加以赏析.  相似文献   

2.
"认识分数"是小学阶段认识分数的开始.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图形或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来表示.这里的"结合具体情境"既是教学时需要把握的目标,也指明了学生认识分数的具体路径.顾老师在教学中紧扣教学目标,在"情境"上做足了文章,以恰当而有效的情境驱动学生的数学理解.  相似文献   

3.
从三年级起,学生开始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概念的质的飞跃。上好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各级各类公开课中,“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也身影频现,可以称得上是一节经典课例。然而如何摆脱原有经验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的禁锢,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需要教师对教学不断进行对比反思、大胆解构和深度建构。  相似文献   

4.
<正>“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意义,还是读写方法、计算方法,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教材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本节课也是学习分数的种子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基于以上认识,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师》2020,(4):F0002-F0002
2019年11月7日,“辩课进校园”第三十二站走进了浙江省宁波市奉化龙津实验学校。来自本校的邬盼盼老师与来自泉州师范学院的苏明强教授同台献课,共话“分数”。长期以来,分数教学既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亦是难点。如何上好“分数的初步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顺利完成数概念认识上的飞跃呢?两位教师都作出了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分数的意义”教学思考“分数的意义”是学生系统地学习分数知识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在数的认识上是一个质的飞跃。“分数的意义”作为一节概念课,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利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等各种方法使学生经历情感认识、形成表象、抽象概念,即使学生能一字不漏地说出分数的意义,但是学到后面的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很多学生总觉得困难,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没有完全理解分数的意义。显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好分数的意义,教学时教师要准确把握以下几点:1.让学生充分认识单…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嵇宪长老师执教的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分数”一课。嵇老师的课堂教学朴实而又扎实,围绕着分数概念本质,多层次地巧妙帮助学生建立分数概念多元表征,深刻理解概念内涵。现撷取几个片段加以赏析。  相似文献   

8.
正分数是学生认识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分数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如何调整学习难度,让学生轻松掌握新知是值得每位执教教师思考的问题"。认识几分之一"是分数学习的起始课,如何在教材基础上有效整合学习材料,抓住分数本质属性,让学生轻松建立初始概念,为今后系统学习分数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实践及反思。1【教学片段一】教学—211.—的产生2课件出示月饼图(6个、4个、2个、1个月饼各一组)。  相似文献   

9.
三年级数学上册安排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其中分数的概念对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数学概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分数概念本身不像整数概念那样直观易懂,另一方面是有些老师对分数的内涵和意义理解得不够清晰,甚至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因此如何有效地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是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的.一、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动手操作,逐步感悟和完善分数的意义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学生在叙述分数的意义时漏掉"平均"这个关键字.教学时利用情境图,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怎样公平地分一分野炊时  相似文献   

10.
"认识分数"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著名特级教师周卫东一次有力的尝试,解答了教师最常关注的问题:学生对分数有认识吗?学生心中的分数能用文字或图形进行表征吗?如何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展开这节课的教学?如何让具有差异的学生都能深刻理解分数?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知识的教学一般讲究追根溯源,脉络清晰,逻辑性要求较高;数学概念的教学离不开从认识到运用这一常规过程,实际教学中偏重运用,淡化概念认识过程.笔者曾聆听了一节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绝对值》公开课,执教老师娓娓道来,从简单运用到强化训练,环环相扣,得到同行的肯定.笔者深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解题能力确实得到锻炼,但是认知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却受到了限制.一、课堂再现执教老师首先复习了相反数的概念及求  相似文献   

12.
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数学概念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但是在概念课的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把握不好,将概念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以《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为例,用几个大问题作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摘取一些教学片段做简要赏析。  相似文献   

13.
教学录相《植物的果实》一课,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这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果实的构造,形成“果实”的概念。课堂教学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层层展开。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每人带一些果实来上课,这种课前准备的做法,能使学生在形成“果实”的概念之前,对果实有一点粗略的感性知识,思维就是在这种感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分数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从整数到分数是小学阶段中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拓展.在接触分数概念后,学生的数学学习步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但是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不少学生在分数概念建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以至于无法深刻领会分数的意义,从而影响后续相关学习的效率.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深刻解读了教材的学习价值,关注了分数概念的深层内涵和本质,灵动建构分数的概念意象,引领学生整体建构了数概念.  相似文献   

15.
<正>《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它为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以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概念课,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上周刚听了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老师以认识二分之一为突破口,从平均分实物产生1/2,到理解1/2的含义、动手创造1个1/2,学习其他的几分之一,最后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整节课  相似文献   

16.
背景分析 "星期日的安排"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常态课的状态下,许多老师认为这是一节很简单的课,因为学生已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有了整数或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经验,所以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没有难度的.  相似文献   

17.
正苏教版五上《公顷的认识》一课属于概念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如何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来学习新知,是需要思考的一个方面。公顷的学习,虽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让学生独自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公顷,还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像教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一样制作教具或学具,让学生来直观建立起1公顷的表象。如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知l公顷到底有多大呢?笔者在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按照概念教学的基本规律展开了教学。一、在迁移中感受1.谈话复习。朱老师认识一位同学,他的外号叫小马虎,为什么给  相似文献   

18.
有幸再次聆听吴正宪老师对课标修订的专业解读.吴老师就数学课标中"数与代数"领域中关于数概念下分数概念建立中分数意义的理解这一个点展开,引领一线老师理解修订课标. "实验稿"关于分数概念的要求:"(第一学段)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第二学段)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2011版的描述是"(第一学段)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第二学段)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参见例26);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进行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2.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刀、月饼、苹果、正方形等学生用纸、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情境设疑,引出课题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中秋节到了,兔妈妈有4块月饼,要分给2只兔宝宝,每只得几块?如果2块  相似文献   

20.
从自然数的认识到分数的认识,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拓展和飞跃。《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认识分数的起始课,许多教师(如吴正宪、张齐华等老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乐平老师执教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创造性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揭示分数的意义,借助操作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