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征联节目值得一提.央视出的上联是: <游予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据央视网公布的"春晚"征集对联出句评选的结果得知,这支出句为一名何氏应征者所作,是从十余万应征句里精选出的八十条获奖作品中,最终入选为2011年"春晚"对联互动活动当场公布的五支出句之一.  相似文献   

2.
古代一位教书先生和一位医生都喜欢对对子。一次,先生去拜访医生,进门就念:“碧桃万树柳千丝”,医生一听马上应对:“红枣二枚姜一片”。先生又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医生对曰:“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先生又出上联:“避暑最宜深竹院”,医生应对下联:“伤风尤妙小柴胡”。二人对罢哈哈大笑,先生出联不俗,医生应对工整,句句不离药名、古方名。  相似文献   

3.
明代宗皇帝听说两个六龄童会对对子,便把他们叫来,一个叫李东阳,一个叫程敏政.明代宗赏给每人两只螃蟹,并出一个上联"螃蟹浑身甲胄",程敏政马上对出了"凤凰遍体文章".李东阳也接着对了一个联:"蜘蛛满腹经纶."对仗工整,别出心裁.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刻     
正幽默笑话忘记端午节古时端午节,私塾先生没收到节礼,问学生什么缘故。学生问了父亲,回来说:"我父亲忘了。"先生说:"我出上联与你对,对不好要挨打。"他出的上联是:"汉有三杰,张良韩信尉迟荣。"学生对不出下联,怕老师打骂,哭告其父。父亲说:"对子出错了,尉迟荣是唐朝人,不是汉朝人。"学生禀告老师,先生笑道:"你父亲几千年前的事都记得很清楚,怎么昨天一个端午节就忘记  相似文献   

5.
妙联趣谈     
"海望楼望海,日观峰观日"这是一副回还对联,无论顺读、倒读都一样。海望楼在海南岛五指山下滨海之处,一位广东老客上楼饮酒,忽发奇想出此上联,全国征下联。这是对得比较工整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左民 《教师博览》2005,(4):28-28
唐代田园诗人戴叙伦.小时候聪明过人,深受塾师喜欢。一天,老师带他去郊游.来到一个名叫“白店”的小集镇.看到迎面有几只白公鸡“喔!喔!喔!”地叫个不停。先生触景生情,吟出一句上联,要他对出下联。  相似文献   

7.
[中考原题]1.文中加线的部分(罗马废墟,一个千古流传之绝响,一个万世不灭之辉煌)是对偶(也叫对仗)句。根据其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上下联对仗工整。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相似文献   

8.
相传,元末朱元璋率兵起义攻下姑苏城时,心潮起伏,想到姑苏古为吴地,于是脱口吟了句"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军师刘伯温一听便知这是巧用"析字法"出的上联,"天"字下加"口"就是"吞"字,"天"字上加"口"就是"吴"字.刘军师莞尔一笑,吟出下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刘伯温的巧对旨在赞颂朱元璋壮志凌云、气壮山河一举"吞吴",推翻元王朝,"全任"在身的"王"者风范.此联巧析字形,对仗工整,寓意深刻,读来让人击掌称妙!  相似文献   

9.
触景生"联"古时候,有位姓张的秀才路过一个叫做白米的小镇,当时天已过午,只见一户人家有一只白公鸡,正在引颈长鸣。张秀才来了灵感,吟出一句上联: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有的对联因上联过于奇巧,使人难以应对,人们称之为"绝对"、"绝联"或"悬联",美名曰"片玉"。明孝宗于重阳节出的一个上联:"今朝重九,九重又遇一重阳。"句中"重九"、"重阳"意义相同,二者均指九月九日重阳节,"九重"则为"重九"的倒语,指帝王所居,此联至今无人对出。  相似文献   

11.
1987年全国高考有一道语文试题,考题的出句即上联是: 梨花院落溶溶月考题要求考生根据“①与出句词语对仗恰当,②平仄对立,③句尾押平声韵”这样三个必备的条件对出下联。这是一道选择题,要求从下列四句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作为对句。  相似文献   

12.
围棋赌酒,一着一酌;坐漏观书,五更五经。明代陆粲去拜访朋友,正赶上朋友家有两位客人边下围棋边饮酒。一位客人出上联,陆粲对下联。另一位客人则对曰:"弹琴赋诗,七弦七言。"出句前后照  相似文献   

13.
与其说《雷电颂》是屈原追求自由和反抗侵略的声音,不如说是郭沫若自己内心深处的呐喊。郭沫若很小的时候就立下了高远的志向。上私塾时,有一次郭沫若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敢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就免罚。上联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对仗如此工整,而且志向如此远大,先生很是吃惊,也很高兴,于是全体学生都免于处罚了。1926年3月,郭沫若从日本留学回来后见到毛泽东,二人结下了毕生友谊。同年夏他弃笔从戎,参加北伐,准备报效祖国。蒋…  相似文献   

14.
正有一个小男孩,幼年在私塾读书。一天,他和同学偷偷钻到私塾旁边的庙里,偷吃了桃子。庙里的和尚到私塾找先生告状。先生对他们说,我出个上联,谁能对出下联,就可以免罚。"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小男孩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结果偷吃桃子的孩子们都免予处罚。  相似文献   

15.
清康熙年间,有个叫周渔璜的人很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来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刚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千姿百态的对联世界中,有一部分上联因为构思奇特而让人难以对出下联,这些“落单”的上联,便被人们称为“绝对”。从前有一位书生去看望岳母,在岳母家小住一日后便欲离去,岳母苦留不住。这时,天上忽然雷声骤响,接着就下起了大雨,岳母灵机一动要跟女婿对句,她出上联,若女婿对上了下联就可以回去。  相似文献   

17.
王冠 《辅导员》2009,(1):16-16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来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枝山出了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伯虎当即对出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这副对联,对得工整巧妙,传诵一时。  相似文献   

18.
名人药名联。相传唐宣宗出中药名为上联求对,曰:“白头翁”。国子助教温庭筠当即对道:“苍耳子”。不仅对仗工整得体,而且雅俗共赏,妙趣横生。谐音药名联。“人参(生)在世为(唯)官桂(贵);厚朴传家要细辛(心)。”谐音双关,意味深长。上联属世俗眼光,不足为训,下联乃  相似文献   

19.
抗战胜利前夕,在一次国共两党共同举办的宴会上,一个国民党文人借酒劲卖弄文才,出了一则上联要共产党人对下联。他的上联是:四川重庆成都,六个字三个地名连成一句话,意思是四川重庆成了国民党的首都。在场的陈毅元帅略加思索,马上对出下联:江西瑞金兴国。也是六个字三个地名连成一句话,意思是江西瑞金成了共产党人复兴中国的地方。上联与下联对仗十分工整,形成鲜明的对比。上联说国民党反动派在日寇的强大攻势下被迫迁都重庆,下联说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复兴中国。陈毅元帅的下联一出,那个国民党文人羞得面红耳赤。陈毅巧对地名联@陈…  相似文献   

20.
律诗共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对句末字押韵,有的律诗首联出句末字也入韵,这是律诗的特点之一;律诗的特点之二就颔联、颈联结构对称工整(即对偶);其特点之三是“对”“粘”,即由其平仄韵律决定的,律诗除首句入韵的首联外,每联之中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这叫作“对”;律诗上下联相“粘”,即上联对句的第二个字与下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声调一致,这就叫“粘”;其特点之四,从内容表达看,一般是先记叙描写,后议论抒情.只要掌握律诗的这四大特点,运用到律诗排序的不同题型中进行分析,就能准确迅速地排除错项,选出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