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测试LC两端电压ULC替代测试电阻R两端电压UR的方法对测试RLC串联电路谐振点的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并从伏频曲线、理论计算和物理意义三个角度阐述这种新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在RLC串联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实验中,用测试LC两端的电压替代测试电阻R两端的电压对实验进行改进,并从不同的方面简述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同时此改进的实验可以直接在示波器光屏上显示出被测的RLC谐振特性曲线的图像。  相似文献   

3.
从Q值的定义出发,分别求出了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的Q值.讨论了相同形式的Q值的不同含义及两电路的谐振特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说明用测量电容与电感上的电压寻找谐振点,比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寻找谐振点的方法能够取得较为准确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平功远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5):54-55,62
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假设电源内阻可以忽略不计,当变阻器滑片滑动时,要求R0两端的电压调节方便(即滑片P滑动时,R0两端电压明显变化,并且电压变化大致与OP长度成正比),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应如何取值?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较为准确的测定RLC串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的方法,对测量原理进行了说明,并与传统测量方法进行比较.该方法具有原理清楚,测量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李夫至 《邢台师专学报》1995,(2):103-107,115
  相似文献   

8.
在高频大功率谐振大电路的设计中,耦合电路是设计的关键,现结合实例,给出其简明的设计步骤,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自激现象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提出问题如图1,这是在实验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分压电路.电路中有变阻器RACB,通过滑片的调节,可以改变RAC两端电压.变阻器的两个固定端A、B分别与开关K的两接线柱相连,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提出了一种较为准确的测定RLC串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的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该方法具有原理清楚、准确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RLC串联电路的六个特性的分析研究,明确了这些特性存在的条件,进一步探讨了电流谐振和电压谐振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2.
《商洛学院学报》2016,(4):13-16
基于单片机设计了蓄电池效率测试系统,给出了硬件电路和控制程序的设计。在测试系统中接入蓄电池进行测试,记录了蓄电池的吸收电量和释放电量,以及在充电过程中的端电压和电流,通过单片机计算出了蓄电池的效率为83.01%,验证了测试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课题为载体,设计基于谐振型电路的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以课题为载体,为学生创建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环境,随之引入教学内容,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实现系统的实验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培养,从而建立理论结合实践的优良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LED负载驱动电路的转换效率、可靠性以及恒流性能,提出了一种采用LLC谐振电路和基于LM3404HV的高集成度恒流模块相结合的驱动电路,侧重讨论了LLC谐振电路的ZVS、空载与短路特性以及恒流电路,并根据理论设计了实验样机,通过样机的实验测试,验证了该LED负载驱动电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RLC电路三频段电流与能量的变化过程,并给出了低频,谐振、高频三种情况下电流,能量的计算方法。特别是低频段和高频段对电流的近似计算方法,对于迅速提供数据,检验复杂精确的计算结果都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16.
RCL串联谐振曲线在谐振频率高的电路中其非对称性不太明显 ,反之就比较明显 ,本文给出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在RLC串联谐振实验中去掉取样电阻R0,串入电流表的新实验方法,该方法使电路品质因数Q明显提高,谐振曲线更加尖锐,谐振点测量准确,同时,该方法还可方便测出线路交流损耗电阻,使Q的计算值与测量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例1]电路如图(1)所示当P向左滑动过程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分析: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R’是串联的,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U’,电流表(?)测串联电路中电流.由于P向左滑动使R’变小.R与R’串联,所以总电阻也变小.根据欧姆定律I=U/R,U是不变的(电源电压),总电阻变小,所以电流变大,即(?)变大.由于R始终不变,所以根据U=IR知U变大。即(?)变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频率谐振实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分别测试和计算了钛酸钡相对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变化关系。谐振法测试结果表明,在100Hz~10kHz频率范围内,钛酸钡相对介电常数随频率从1 250下降到150。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显示,光频下该材料相对介电常数数值较小且存在色散现象。两种方式对比研究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电介质相关极化理论。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路课程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入仿真软件NI Multisim10.0构建虚拟电子平台,对等效电源电路、谐振电路和三相电路进行实例探讨。实践表明,学生在这个虚拟实验平台上动手搭建电路并进行仿真,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