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长跑项目是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之一,通过体育教学的开展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从挫折教育研究、在体育教育中渗透挫折教育的意义、挫折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学生学数学时遇到挫折的原因,论述了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强化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适时利用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斗志;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充分利用各种挫折进行耐挫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也应注意●耐●挫●教●育●郭从晓挫折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可能遇到的。然而,面对挫折,有的人能够受到教育,从“挫”中悟理,执着而进;而有的人却不知所措,灰心丧气,对学习产生畏惧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耐挫教育,使学生遇“挫”而不“折”呢?1....  相似文献   

4.
王俐 《文教资料》2012,(4):187-188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对待挫折,耐挫力差,少数学生甚至会走上不归路。近年来挫折教育已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在历史教学中可采用身临其境,正确认识挫折;运用典型事例,正确对待挫折;名人实例,激励学生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耐挫力。  相似文献   

5.
张炯 《快乐阅读》2013,(12):57-57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力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水平,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用一种坚定的意志力战胜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优异的体育成绩。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克服胆怯、懦弱的心理反应、培养学生挫折面前拥有坚定意志的能力以及创设体育活动情境,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国外兴起。在体育活动中实施耐挫教育,能培养学生乐观精神及耐挫的能力,这对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完善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身上所体现的强健的心理品质想到当今的中学生必须加强耐挫力教育。历史教学可以成为耐挫力教育的重要手段:(1)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2)利用古今中外的典范人物,教育学生防范和克服心里挫折;(3)利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耐挫力。  相似文献   

8.
陈明强 《考试周刊》2012,(73):127+31-127,31
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耐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本文从正确认识挫折、挫折的原因、提高耐挫折能力等入手,分析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积极性,探讨如何利用体育教学优势,提高学生耐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活动中实施耐挫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国外兴起.在体育活动中实施耐挫教育,能培养学生乐观精神及耐挫的能力,这对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完善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国外兴起,在体育活动中实施耐挫教育,能培养学生乐观精神及耐挫的能力,这对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完善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很多家庭是"4+2+1"的家庭结构模式,孩子在6位长辈的庇护之下成长.然而,过于顺利的成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耐挫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是当前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对耐挫力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积极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设计耐挫力运动干预方案,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案设计探讨增强小学生耐挫力的有效途径,用运动干预的方式建立学生对挫折的积极认知,进而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合理调控情绪,从消极防御转化为积极构建,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耐挫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合理的锻炼而得到培养、提高的。首先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树立克服挫折的信心;其次,教师可运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重视家庭教育,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学生耐挫折能力,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身心健康水平的必要途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承担培养学生挫折教育指导的责任,利用体育教学的活动性、交往性的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是,当前挫折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如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失败教育""痛苦教育"和"速成教育"等,致使挫折教育的实施效果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要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从人本关怀的角度出发,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有针对性、合理地进行挫折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乐观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面临升学及毕业后走向社会,但很多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低下,经不起困难与挫折.学校体育要刻意地设置困难,使学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挫折教育的意义,合理地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使学生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抗挫、耐挫、越挫越勇的心理基础,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加强小学生的逆商培养势在必行。在数学教学中时刻渗透耐挫能力培养,借助名人效应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根据学生挫折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树立抗挫自信心。使学生形成适应挫折超越困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中的抗挫能力,主要是学生在体育技能学习或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进行合作,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通过体育课堂观察,从体育课中学生应对困难及挫折的表现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体育教学中小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初中体育教学有诸多目标,教师将培养学生抗挫力作为目标内容,不仅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还体现教师教学设计的睿智。学生抗挫力普遍较低,只有经历更多困难和挫折,才能健康成长。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围绕学生抗挫力培养展开教程设计,是对学生健康成长负责,其实践价值显而易见。学生抗挫力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渗透分层教学意识,为更多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耐挫折教育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师可以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挫折情境、自身心态等渗透挫折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知难而上、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增进他们愈挫愈勇、愈挫愈奋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促进他们在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状态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9.
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 ,而且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任。在语文课上做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与加强耐挫教育相结合既是可行的 ,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 ,我分析和运用现行教材 ,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耐挫教育。一、分析课本 ,挖掘耐挫素材我国知名学者张殿国认为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主要是面对困难的勇敢性和耐失败的不屈性及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主要人物面对挫折都能表现出正确的态度 ,他们知难而上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是对小学进行耐挫教育的好教材。新教材第四册课文《劈山救…  相似文献   

20.
李韦 《广西教育》2023,(4):29-32
本文立足小学生挫折体验匮乏的现状,通过研究耐挫力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分析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耐挫力不足的原因,从学生、教师、家庭三个方面探索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耐挫力的培养策略:首先,学生应明确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树立挑战数学难题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教师要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耐挫力的培养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最后,家长要以家庭为实践场,张弛有度地对孩子进行耐挫力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