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认为,酒不仅是魏晋酒士的精神“麻醉剂”,更是寄寓士人历史悲剧的现实载体,酒与他们的结合是悲剧的、矛盾人生的表现;魏晋酒士由此开辟另一种生命道路“中间路线”:徘徊在现实和虚幻之间,而这正揭示了魏晋酒士积极病态的人生画卷。  相似文献   

2.
在被称为“一代之文学”的汉代辞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悲士不遇”这一主题,其原因何在?本文从三方面论述汉代辞赋中悲士不遇主题的成因。首先,士人的不遇是悲士不遇辞赋产生的现实基础。其次,对“遇”的强烈渴望和由此产生的强烈的不遇之感是悲士不遇之辞赋产生的主观原因。第三,辞赋是汉代士人表达其不遇情怀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3.
以康熙己未博学鸿儒科“四大布衣”为代表的布衣处士士人群在清初大都有游幕乞食的经历。作为“谋食”之举,为人作幕被视为降志辱身之举,游幕在影响士人心态的同时,也促使其诗歌内容与诗风发生演变。另一方面,游幕为布衣处士士人群提供了相对安定的薯述环境和广泛的交游范围,大幅提升了他们的诗歌创作和学术水平。通过游幕,布衣处士士人群对社会现实认识的更清楚,对他们应诏博学鸿儒科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之际,士阶层显现出活跃的流动状态,同时,“士”的含义纷繁复杂,新兴士人与传统之士相混杂,人们对于“士”如何定位的问题还难以把握。孔子及其门弟子组成的儒士集团,是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新兴士人的典型代表。这一时期,士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个体自由,但又与他们所服务的卿大夫之间存在着比较固定的主仆关系,与战国时期士人“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情况尚有距离。总之,处于这一历史嬗变之际的士阶层,其复杂性远甚于春秋中期以前及稍后的战国中晚期之士。  相似文献   

5.
士不遇”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主题。春秋战国, 王室衰微, 权力下移, 给士人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遇。时代造就了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精神。儒家思想则在士的这种文化精神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忧患意识也如影随形, 最终“士不遇”成为作家关注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初高中阶段语文教学,都需要对“士”及“士人”的精神特质有相对清晰的了解,如此,才能挖掘出“士”给予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把握“士”之精神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士不遇”是汉人屈骚解读的突出主题。汉代的仿骚、悼骚作品往往通过对屈原经历遭际、思想行为的演绎和选择、议论和评价,突显出屈原怀才不遇的命运悲剧;流波所及,文坛上出现了大批以“士不遇”为主题的散文和赋。共同汇成了汉代文坛“士不遇”的洪流强音。“士不遇”悲情既是屈骚所固有的情感内容,也是汉代士人对自己乃至千古士人悲剧命运的思考结果与屈骚悲情共鸣所撞击出的耀眼火花。经汉人的屈骚解读,第一次把“士不遇”主题彰显于汉代文坛而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自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士不遇”主题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8.
二、商人向士绅阶层的攀缘 (一)商人业儒现象的类型 在士人向商人阶层渗透的同时,商人也通过种种途径向士绅阶层攀缘、流动,与“士而商”者相对应,“商而士”者也不乏其人。商人业儒与士人经商共同构成了明清的士商渗透现象与士商合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出现并作用于中国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士”在先秦是“游士”,在秦汉以后则是“士大夫”。这种变化,除了有大一统政局建立的客观原因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主观原因,即一种全新的生命理念、全新的精神风貌注入先秦士人风气的体内,从而基本上影响了秦汉以后的士人风气,变革了秦汉以后的士人风貌,而屈原正是这种士风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0.
论孔子士人美学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审美文化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士人美学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士”的理论标准,士人的美学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初步形成,文章阐述了孔子审美思想论士人美学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有其名而无其实,他人教育学有其实而无其名,这是教育学自成为独立学科至今一直存在的奇怪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古今中外学者普遍认为教育就是他人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自卑、焦虑、浮躁等文化心态的驱使,学者们在建构民族文论时患上多语症,呈现出了语量超多、语意空洞、语法杂乱、语境自闭等症状。治疗这一病症的关键在于调整好学者们的文化心态,使之直面本民族当下的文艺实践,不断增强研究工作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人间词话》的学者多注重西方思想对王国维"境界"说产生的影响,本文从王国维与庄子的主体形象、思想中"真"的追求以及"物化"与"观物"的具体概念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探究《庄子》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哲学何以成为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元问题,也是哲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近代学者从求同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中国有哲学,但其论证有很大局限性;持同样观点的一些当代学者在求同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中国哲学的民族特色。另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中国无哲学的观点。实际上,植根于中国文化有机体中的中国哲学是世界文化的殊相之一,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从现有研究成果看,持这一观点是比较客观的。  相似文献   

15.
礼不二嫡观念是一夫一妻制的理论基础,但因战乱等因素出现的前母问题却对这一基础形成很大的威胁。而如何处理这个礼经从未规定但现实中屡见不鲜的难题,成了对魏晋时期礼学家的极大考验。从西晋到东晋,从不应制服到交相为服,寻求适合时代发展的变礼之中,成为礼学家的重要目标。表现在前母问题上,二嫡产生的嫡庶问题因为这种寻求变得不再重要,家族和睦、父慈子孝才是变礼之中。礼制本就有经有权,变乱之时,最须权变。但权变并非全无规则,随波逐流,而是在明确制礼本意之后,能根据时势,加以调整,使之既合于礼意,又能够化解实际难题。这样的权变,既对丧服制度形成挑战,也为它的逐渐完善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人科学的名学,徐中玉学术精神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以强烈的介入现实体现出儒家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于徐中玉来说,不是一种潮涨潮落的时尚,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情结。由此而表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批判态度、独立人格的学术践行和打通学科分界的学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罗隐科场无名、仕途失意,对唐末黑暗的社会现实无比愤恨,发为诗歌,多感时伤世、讽刺怒张之作,他的讽刺诗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抒怀泄愤诗,一是讽时喻世诗。由于他的讽刺诗的愤怒的感情、辛辣的风格,在当时和后代都受到某些正统文人的责难,但正因如此,才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别具光彩。  相似文献   

18.
史华兹与黄克武:严复思想研究的两条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严复研究在意识形态及海峡两岸现实需求的感应下,学人参照历史,将现实的影子照在严复的身上,比照严复在晚清社会将西方学者的思想理念投影到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图景中.历史与现实的反衬在思想史研究上特别有魅力.鉴于此,解读严复译著,一直是思想史、学术史的热点、难点.史华兹的宏观探究与黄克武对严译《群己权界论》的个案探讨实际上是严复思想研究的两条路径,两者的重叠与分歧反映了研究者的现实感、学术时空及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与对严复译著文本的解读存在着制约及促动的内在联系.研究者与文本解读的距离昭示的学术得失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