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础链接】多义词的义项可分为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基本义是词语最常用、最基本的意义。引申义是基本义发展引申出来的意义。如“鉴”本义为镜子,引申义为“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霜”的比喻义为“白色”。需要注意的是,词的比喻义与修辞上的比喻是有区别的,修辞上的比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临时运用的,离开了当时的语境,这一比喻的意义也就不存在或已经改变了,而比喻义则是词义中已固定下来的语义。从词义的比较方面看,词语可分为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从词义的感…  相似文献   

2.
汉语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中的比喻都有一个比喻过程,但有区别。比喻义属词汇学的范畴,由于比喻的长期使用,喻体的词义已成为本体的词义,其性质是长期固定的。修辞中的比喻只存在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性质是临时的。在公文中,如按公文语体要求,运用比喻修辞和词的比喻义,可达到用具体说明抽象、浅显说明的深奥、生动代替平淡、熟悉说明陌生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3.
浅谈词的比喻义黄芬香每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有的词只有一项意义,而更多的词具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意义,这样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中最基本、最常用、而且往往是最初的意义叫基本义,由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词的比喻义是引申义的一种,它是指多义词中通过比喻...  相似文献   

4.
字词的比喻义是由于词的比喻用法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它是由词的基本义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字词的比喻义与比喻修辞格有相同之处,即两者都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产生的词义,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一、从语言标记上看,字词的比喻义由于意义固定,人们已经不感觉是一种比喻,而比喻修辞格在使  相似文献   

5.
词的比喻义,虽是通过基本意义的借喻而形成的,但作为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成了多义词的一个义项,自然只是一个“词”。而比喻则不同,它作为一种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修辞方式,是就句子的整体内容来说的,当然不可能只是一个“词”。因此,设计要求辨析“句中加点词哪是比喻义哪是比喻手法”的习题(见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高四册《语文基础训练》第8页),就很值得研究了。例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一句,我们只能说“加点词”是比喻体,没有比喻义,但若将它看作比喻,那叫人怎么能够接受呢?当然,比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请看下面题目:从词义角度看,与“宏伟的蓝图”这一语言现象不一致的一项是()A灰色的作品B.争论的焦点C.劳动的结晶D.鲜花的海洋该题考查的是词的比喻义和比喻修辞格的区别。词的比喻义和比喻修辞方法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分析时切不可混为一谈。比喻义属于词法的范畴,比喻属修辞的范畴。比喻义是由基本义通过打比方的方法转化并固定下来的意义。例如,大脑顽固不化好像花岗岩一样,于是用“花岗岩”来比喻“顽固不化”,久而久之,“花岗岩”就有了“顽固不化”的含义(比喻义),可以直接说“花岗岩脑袋”,不需要借助于“像”…  相似文献   

7.
比喻义是语义学所研究的词的理性意义,比喻是语用学研究的一种辞格,二者分属两个不同范畴,可是常有人将词的比喻义与词的比喻用法混为一谈或张冠李戴,影响了人们对词义的准确理解和对辞格的正确认识、要想真正地把它们区分开来,首先必须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8.
赵安民 《语文知识》2001,(10):33-35
高校现代汉语教材在讲到多义词时,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讲到了词的比喻义。把“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叫做比喻义。(黄伯荣《现代汉语》514页)像“帽子”比喻“罪名”,“近视”比喻“目光短浅”,“结晶”比喻“成果”,“搁浅”比喻“停顿”,“酝酿”比喻“商量准备”等。并且都详述了比喻义与比喻修辞格的区别。那么,通过借代而固定在词上的意义是否可以叫做词的借代义呢?像“须眉”代指“男子”,“笔墨”代指“文章”,“干戈”代指“战争”,“管弦”代指“音乐”等。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须眉”“笔墨”“干戈”用来指称“男子”“文章”“战争”显然不是它们的本义,也不是由本义推演发展而来的引申义,更不是通过打比方而形成的比喻义。因为,比喻的构成基础是相似点,而借代的构成基础却是相关性。这里显然只是相关而非相似,它们的意义是通过借代形成的,把它们看作词的借代义,既符合语言实际,又有利于明确多义词的词义来源和义项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词的比喻是多义词的转义,它具有相似性、附着性、固定性。从比喻义产生的缘由及比喻义与词的内部结构关系角度划分,可将比喻义分为多种类型。词的比喻义丰富了词汇,使语言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0.
“比喻造词”和“词的比喻义”属于不同的研究范畴和领域,简言之,比喻造词是用比喻的方法创造新词,属丁造词法范畴,而词的比喻义是原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通过比喻来指称其它意义,创造卅了新义,属于词义变化范畴。具体区别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