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期间曾发生过一宗所谓的“英国间谍案”。日军占领香港后,在赤往设立了一所大集中营,专门关押驻港英国、加拿大军人,约有三四千人,他们在日军进攻香港时,英勇抵抗达十八天,结果寡不敌众,陷于敌手。集中营内,除战俘外,亦有港府前辅政司、按察使、警察总监等高级官员,港督杨慕价爵士则被押往台湾监禁。每天,有一个身材瘦长、略显佝楼,但目光锐利的英国人,被日本宪兵押着来集中营为战俘看病。他的中文名字叫司徒众觉,战前任香港政府医务总监,医术精湛,蜚声港岛,这时被日本人相中,让他兼任…  相似文献   

2.
陈雨晴 《图书馆杂志》2018,(1):I0013-I0015
石黑一雄获奖后,他和日本的关系十分引人注目。尽管之前在日本认识他的人寥寥无几,他依然觉得自己“有一部分是日本人”。地理意义上,石黑一雄的故乡是日本。他生在日本,长在英国。1960年6岁的石黑一雄随父母来到英国之后,1987年才再次回日本。  相似文献   

3.
周鲠生(1889-1971).原名览,湖南长沙人,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学界公认的中国国际法之父.周鲠生先生早年曾留学日本、英国与法国,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和法国国家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教授兼政治系主任,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和校长.解放后,他继续担任武汉大学校长.1950年,任外交部顾问,兼外交学会副会长.此后当选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本文拟从国际法学家、教育活动和外交活动三方面对周鲠生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有关左宗棠研究的著述颇少涉及到他与台湾的关系。其实,左宗棠与台湾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他一生曾三次涉略台湾事务,一次是同治初年任闽浙总督时,一次是同光之际日本侵犯台湾时,一次是中法战争期间。本文拟对此作一综述,并评论其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07,(21):21-21
黎秀石于1914年1月生于南海丹灶海边坊黎家,籍贯广东南海丹灶,1935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解放前曾在《大公报》等报刊和通讯社任编辑、记者、译员、驻国外办事处特派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过《大公报》战地记者,见证和采访了日本投降的全过程。1950年10月,黎秀石从英国回到祖国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广州市培正中学、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1961年起在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任教,1978年调进中山大学外语系任教,曾任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1986年2月退休。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泰安市档案局馆,市外事办接待了一位泰安人民的老朋友,八十四岁高龄的日本友人——盐谷保芳先生。盐谷保芳是泰安人民的朋友,因为他是中日友好的使者;他也曾是泰安人民的罪人,因为他的双手的曾经沾有中国人民的鲜血。1942年盐谷保芳随日军入侵中国,任59师团曹长,在泰安火车站驻扎四年之久,其主要任务是将我省境内的大量煤、铁矿石资源掠夺到日本国。在执行战斗任务时,他带领部属枪杀过我抗战士兵,鉴于这一亲身经历,盐谷保芳特别憎恨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战败回国后,他创建了对中友好民间组织“日本衣会”,大力宣传日军侵略中…  相似文献   

7.
朱履先,江苏泰兴黄桥人,1884年6月6日生,1959年4月7日在南京逝世。他于清末留学于日本士官学校,在日本求学期间结识孙中山先生,同时参加同盟会。回国后在南京清军新军九镇三十四标任管带,参加辛亥革命,在南京发动秣陵关起义。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任命朱履先为陆军二师中将师长兼南京城防司令。辛亥革命后国民党成立,朱履先转入国民党,并任南京讲武堂堂长,后参加二次革命、反张勋复辟。抗战初期,朱履先曾受蒋介石之聘  相似文献   

8.
黄田多次在自传里检讨自己胆小怕事,可是,他却敢和日本人公开叫板。那是1933年底,日本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伪满政权的控制,为各伪警署配上了日本指导官。黄田在当伪警察署长的4年里,日本指导官换了三任,而与他没配合好的就有两任。  相似文献   

9.
马克·奥里尔·斯坦因(1862——1943)是英籍匈牙利考古学家兼探险家。生于布达佩斯,曾在英国的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专攻东方语言学和考古学,并加入了英国籍。1887年到印度,曾在旁遮普当过学监并任拉合尔东方学院院长。1900-1916年曾三次深入我国新疆、甘肃一带为英印殖民政府从事非法测量和掠夺文物活动,著名的“敦煌邪报”就是被他掠走的。从这一方面说,斯坦因是一个殖民主义者,而另一方面作为勇敢的探险家、严肃的考古学家和一直在思索“中国曾经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因素”的斯坦因,他的探险考察报告,真实地、具体地、历史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陈应年 《出版史料》2006,(1):101-103
经济学家杨端六(1885~1966年)原籍江苏苏州,生于湖南长沙。1902年至1904年在湖南中路师范学堂读书,1906年赴日本留学,先入宏文学院,1908年考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不久转入第一高等学校。在日本时曾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回国。1912年任汉口《民国日报》总经理、总编辑。1913年初,赴英国留学,进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经济管理。1920年回国后,进入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编辑部任编纂。罗素从1920年10月到1921年7月在中国各地(上海、杭州、南京、长沙、北京、保定)做了十个月的学术讲演。其间,梁启超作为东道主于11月初在北京首次代表…  相似文献   

11.
俞颂华名垚,笔名澹庐,江苏太仓人,1893年3月9日(清光绪十九年农历正月廿一日)生于上海。今年是他诞生九十周年。俞颂华在上海澄衷中学和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毕业后,于1915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毕业于东京法政大学,得学士学位。在日本时,就开始研读马克思等的著作。1916年年底,曾回国至北京,与钱梅先结婚,婚后又去日本。他在中学时代,就喜爱阅读报刊杂志,关心时事,立志成为于国于民有利的新闻工作者。从日本回国后,于1919年4月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这是他从事新闻工作的开始。同年9月,《时事新报》发行《解放与改造》杂志,  相似文献   

12.
杨伟光与中国新闻事业是这样结缘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学的是报纸新闻学,曾在报纸实习;六七十年代,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职,从编辑、记者直至任副台长;八九十年代,他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台长,他和其他台领导一起带领全台职工把中央电视台建设成为世界大台。他是怎么抓住报  相似文献   

13.
正(一)鲍君甫又名杨登瀛,是旧日上海滩上知名度很高的人物。他曾在上海担任国民党中统的头目,又曾经在上海租界工部局任重要职务,与租界里不少洋人关系密切,而且他与上海松口日本势力范围内的一些日本人也有联系,是个很吃得开的人物。鲍君甫在上海期间曾经秘密地帮助过中共地下党,与周恩来、顾顺章(此人后来沦为中共特大叛徒,出卖了很多中共党员,造成极大的  相似文献   

14.
读书     
鲁珀特·默多克虽在今年3月11日过了70大寿,但他新婚还不过两年。现在他和第三任妻子、一位名叫邓文迪的华裔女子定居纽约,这里是他和前妻安娜选择的理想城市——令人感到“兴奋和友善”。他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发迹于南澳的阿德莱德,在牛津受了正统的英国教育、却对英国人的伪善和喋喋不休深恶痛绝。然而他的全球扩张之路却正是从打败英国报业大鳄罗伯特·马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济衰退,日本卫星电视广播公司面临破产危机,日本前首相海部的大公子海部正树、亦面临失业的危机。在其父当政,贵为首相有权有势之时,海部正树这位当时只有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十分抢手,有很多工作争相聘请,曾在TBS电视台任高职,后来又转当内阁总理大臣秘书,后来更转到日本卫星广播(JSB)任总经理。可是,随着父亲的下野,没有父荫的保护,这位现年  相似文献   

16.
丘吉尔不仅是英国历史上,也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26岁就当选为英国议会下院议员,31岁被任命为殖民地事务次官(相当于副大臣职位),33岁任贸易大臣,35岁任内政大臣,36岁任海军大臣。以后虽几经沉浮,但他已在英国政坛上扎下了牢固的根基。在政界前后共叱咤风云50多年,并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尤其是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他勇挑重担,力挽狂澜,经受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改变英国和世界的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丘吉尔本人也成为当代及后世许多人心目中崇拜的伟人。人们总想探究一下丘吉尔是如何迅速成名的,想解开这个谜,答案可能有多方面。但他的新闻生涯和在新闻方面的突出成就给他带来的好处也许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17.
《开封民立报》创刊于1913年5月,同年7月间被袁世凯在河南的代理人张镇芳以武力强行封禁。《开封民立报》的创办人陈伯昂,清末曾留学日本,在日本东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早期的同盟会会员。留日期间,他曾在进步刊物《河南》杂志任编辑发行等职。1912年8月间,陈伯昂来到开封,奉孙中山的函示,在开封设立国民党河南支部。同时经过半年的筹备,《开封民立报》1913年5月20日创刊,社址在理事厅街,陈自任总编。  相似文献   

18.
美国进步新闻记者、纽约大学亨特新闻学院教授詹姆士·阿伦森,今年年初应聘来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英语新闻写作专业的研究生讲授新闻学。阿伦森在美国从事新闻工作已将近四十年。他出生于美国东北部的波士顿,早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后入哥伦比亚新闻研究院,获硕士学位。他曾先后在《波士顿晚报》、《纽约时报》、《纽约先驱论坛报》和《纽约邮报》当记者和编辑。一九四八年,他与英国人贝尔弗雷基共同创办《国民前卫》周报,任总编辑。  相似文献   

19.
张晖,1967年11月出生,1990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被分配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曾先后在国际台国际部任编辑,在时政部任记者,在英国任驻外记者。现任国际台时政部主任,时政报道首席记者。擅长国际新闻报道和时政报道,作品多次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优秀对外新闻奖等国家级奖项。  相似文献   

20.
评委分阵     
ALAN CHAN陈幼坚 生于1950年,在香港长大,中学理科毕业后,只念过十个月的夜间设计课程。他曾获本地及海外设计奖项五百多个,包括美国COMMUNICATIONARTS优异奖,NEW YOUR ATR DIRECTORSCLUB AWARD,GRAPHIS,英国D&AD,日本TOKYO TYPE DIRECTORS CLUB AWA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